第四百四十八章 巨额纸币现话剧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南曲,表演用的大型场地。</p><p>今天馨研等大家要表演一个叫话剧的节目。</p><p>姚崇四个人拿着天上人间赠送的票,来到最好的一个贵宾间。</p><p>单独存在,周围要隔上两丈没有其他包间。</p><p>其他地方搭了临时的看台,好多人买了爆米花吃。</p><p>各个位置,根据观感的舒适感,价格有所区别。</p><p>贵的一百缗一个包间,便宜的几十钱得抢票。</p><p>如姚崇四个人的包间,相当于四百缗,根本不给别人用。</p><p>姚崇四个人看看包厢里的情况,有藤制的长椅、木头的茶几、丝绸的抱枕。</p><p>“周围隔得远,倒是方便说话不被人听去。”卢怀慎评价布局设计。</p><p>“稍显空旷,李易对此方面,应是没有好的想法。”姚崇针对李易说话,习惯了。</p><p>魏知古呵呵一笑,端起茶水喝,吧嗒吧嗒嘴儿:“正二品的茶,陛下赏的就这个味。”</p><p>“今年李家庄子在茶上赚了许多钱,有商人买了运到外边去卖,听闻可得利三倍以上。”</p><p>张说提及茶叶的事情,如今大家已经形成潮流了。</p><p>在长安不备上些李家庄子的茶,招待客人显得失礼。</p><p>此时陆续还有人赶到地方,大多是文人墨客和商贾、官宦。</p><p>寻常的百姓舍不得花几十个钱看什么话剧,有那钱够一家人吃顿好的了。</p><p>又过片刻,演员们出现。</p><p>场上安静下来,有人准备好了要往台上扔的好丝绸,最少是丈长,太短了没办法当钱花。</p><p>根据布的纺织方式和刺绣不同,分许多种。</p><p>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缠头是一种,红绡是另一种。</p><p>开幕,背景音乐响起,笛子的江南春色。</p><p>梁山伯和祝英台分别出场,祝英台女装露面,之后换男装,要去上学。</p><p>上学的路上遇到了另一个人,梁山伯。</p><p>于是两个人一起读书,一起游玩,梁山伯傻傻的愣是看不出祝英台是女的。</p><p>背景音乐又一次响起,小提琴在高音部的主旋律,也就是唱的: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p><p>当一遍小提琴演奏完,立即换到了中音部再次重复。</p><p>其他乐器加入进来,把氛围给烘托出来。</p><p>二人同窗三载开始了,背景音乐突然变得活泼起来,小提琴直接拉出了哆啦嗖啦哆啦哆来咪来哆啦嗖的轻松节奏。</p><p>之后二人要拜把子,男人和男人拜是兄弟,男女拜就是夫妻。</p><p>一直到十八岁,毕业了,送别吧。</p><p>背景音乐给出来的是大提琴和小提琴的依依惜别之意,一个浑厚,一个婉转。</p><p>祝英台着急,观众也着急,祝英台与梁山伯说,家里还有个妹妹,人不错,让梁山伯去提亲。</p><p>回到家中,祝英台等着梁山伯,梁山伯没钱啊,赶路需要钱,他得慢慢走。</p><p>这时祝英台的家里让她嫁人,她不干。</p><p>背景音乐再出,代表着封建传统势力的祝英台的家人的乐器是管乐,突兀地就出现了哆西、啦哆嗖嗖、哆西、啦哆来来</p><p>代表着祝英台的小提琴在底声部抗争,声音顶不过管乐器。</p><p>舞台上的祝英台说着她想要嫁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努力劝家人,家人怒不可遏。</p><p>最后祝英台没办法了,继续着急地等着梁山伯。</p><p<p>背景音乐给出来的是大提琴和小提琴的依依惜别之意,一个浑厚,一个婉转。</p><p>祝英台着急,观众也着急,祝英台与梁山伯说,家里还有个妹妹,人不错,让梁山伯去提亲。</p><p>回到家中,祝英台等着梁山伯,梁山伯没钱啊,赶路需要钱,他得慢慢走。</p><p>这时祝英台的家里让她嫁人,她不干。</p><p>背景音乐再出,代表着封建传统势力的祝英台的家人的乐器是管乐,突兀地就出现了哆西、啦哆嗖嗖、哆西、啦哆来来</p><p>代表着祝英台的小提琴在底声部抗争,声音顶不过管乐器。</p><p>舞台上的祝英台说着她想要嫁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努力劝家人,家人怒不可遏。</p><p>最后祝英台没办法了,继续着急地等着梁山伯。</p><p>观众们心情复杂,他们觉得家里的长辈给定亲没错,可又认为梁山伯应该祝英台在一起。</p><p>当梁山伯好不容易赶到的时候,祝英台家的亲事已经定完。</p><p>两个人跑到楼台私会,背景音乐,大提琴和小提琴一应一和,如泣如述。</p><p>好多观众都流下了眼泪,两个人最后约定,即使生不能在一起,死也得埋一起。</p><p>梁山伯走了,大病一场,再没起来。</p><p>祝英台出嫁,提出要求,要绕路,最后一个要求。</p><p>于是出嫁的队伍就绕着走,绕到了梁山伯坟墓的地方,祝英台冲过去。</p><p>舞台上的坟突然裂的逢,祝英台一头扎进去,在一片烟雾中,背景音乐恢弘,重复主旋律。</p><p>烟雾散去,两只大蝴蝶相伴在一起,飞来飞去。</p><p>音乐依旧响着,梁山伯与祝英台这版本的话剧结束。</p><p>观众们愣愣地坐在那里,没人往舞台上扔布,他们还在品味,没回过神。</p><p>直到演员出来谢幕,观众才反应过来,各种布往上甩,还有扔出去一摞兑换券的。</p><p>另有服务员端着托盘挨个包厢走,包厢里的人给东西,金子了、成匹的绸子</p><p>“我等身上都不到一缗了。”张说探头出去看一眼,发现情况不妙。</p><p>别的包厢都给,最豪华的没动静,是不满意?</p><p>另外三人同样着急,这个</p><p>在包厢为四个人服务的潇云从旁边拉出个盒子,盒子中是一捆捆面值一缗的兑换券。</p><p>“四位,你们来时命人先送过来的兑换券在这,一共四千缗。”潇云笑着与四人说。</p><p>姚崇等人呆住,不是四千缗的问题,是兑换券怎么出一缗的了。</p><p>不等他们询问,端托盘的人过来了。</p><p>张说赶紧拿起来,放到托盘上。</p><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