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推拒蓝田命选官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翌日早,李隆基和李成器打包了一份早饭乘车离开,王皇后留下。</p><p>宋德亲自带队拉着货物去给长安和在长安的两个洛阳商人送去,三成的分红。</p><p>商人们不要钱,选择打了八折价格的商品。</p><p>如此一来,商人占到了便宜,不然买十原价,打折就赚百分之二十。</p><p>李家庄子同样没亏,商品平时限制数量,卖不出去多少,别人不要现钱,属于成本钱。</p><p>交接完货,宋德与一群商人商议起到蓝田县买那五块地的事情。</p><p>“宋管事,地还买?”良掌柜以为合伙骗一次人就结束了,怎又要回去?</p><p>“买呀,赚钱。”宋德表情认真。</p><p>“确实可以赚钱?”另一个方掌柜诧异。</p><p>“这话说的,东主让我签文契,不赚钱,万一朝廷没去抓人,我们岂不是要赔技术?”</p><p>“既然有钱赚,李东主自己去赚不好?”</p><p>“我家东主要那许多钱财作甚?你们帮着骗一次,可拿三成好处,换了别人给么?诸位不愿,宋某去找其他人。”</p><p>“别,宋管事,就是问问,没其他意思。”</p><p>“对,宋管事,有好买卖记得我们,哪个还能不答应。”</p><p>“宋管事你说说怎么合作?”</p><p>商人们见宋德要离开,转眼变换态度。</p><p>“我家东主出技术,占八成毛利,你们出钱,交税,再分利。”宋德说出分配比例。</p><p>“宋管事,你透个底儿,剩两成利,还是毛利,要扣除人工和我们听说的商税,还有得赚吗?”</p><p>良掌柜先出声询问,其他人点头。</p><p>他们不觉得利益占八成利多,李易那技术,一文本钱做出来的东西,卖一百文是少的。</p><p>“有,我家东主的意思是,出一千缗,一年内可得钱万缗。</p><p>东主拿八成,剩两千缗,十税一,交一千缗。</p><p>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雇人和伙食钱,最后能剩六百缗。</p><p>第一年投入一千缗,包括买地的钱,得六百缗。</p><p>第二年不用出买地的钱,而且基础设施修好了,可得钱八百缗。</p><p>两年回本,两成的利,第三年再有八百缗是八成的利。”</p><p>宋德说出来数据,李易说的,只会多,不会少。</p><p>“三年翻倍是不是?”有人算得快,给出答案。</p><p>“对,主要是这个钱赚得稳,东主说了,保证诸位投进去的钱最少获利这些,如不够,东主补齐。”</p><p>宋德脸上带着一丝骄傲的神色。</p><p>“宋管事,为何是十税一?三十税一不好吗?”方掌柜心疼钱。</p><p>“你作别的买卖是三十税一,蓝田县的必须是十税一,不然上面眼红。</p><p>若大家有愿意负责运输和贩卖的,可以是三十税一,只是回报多少要看诸位自己的本事了。”</p><p>宋德把话说清楚,矿产直接投入就是十税一。</p><p>加工好的成品谁愿意买到手到外面卖,按照买的价钱先收三十分之一。</p><p>然后拿出去卖一百倍的价钱,那是自己能耐。</p><p>“宋管事,我答应了,我出一万缗。”马上有人报名,张口一千万钱。</p><p>“最多一人一千缗。”宋德却拒绝。</p><p>“为何?我愿意多出,我信李东主。”对方不干了。</p><p>“有钱大家一起赚,若我家东主不顾念大家的情分,真出手在各行,诸位可觉得自己能顶住我家东主的攻势?”</p><p>宋德扔十税一,蓝田县的必须是十税一,不然上面眼红。</p><p>若大家有愿意负责运输和贩卖的,可以是三十税一,只是回报多少要看诸位自己的本事了。”</p><p>宋德把话说清楚,矿产直接投入就是十税一。</p><p>加工好的成品谁愿意买到手到外面卖,按照买的价钱先收三十分之一。</p><p>然后拿出去卖一百倍的价钱,那是自己能耐。</p><p>“宋管事,我答应了,我出一万缗。”马上有人报名,张口一千万钱。</p><p>“最多一人一千缗。”宋德却拒绝。</p><p>“为何?我愿意多出,我信李东主。”对方不干了。</p><p>“有钱大家一起赚,若我家东主不顾念大家的情分,真出手在各行,诸位可觉得自己能顶住我家东主的攻势?”</p><p>宋德扔出来一句话。</p><p>众商人脸色一变,不敢应。</p><p>有纺织行业的商人,现在用得还是李易无偿放出来的三锭脚踏纺车。</p><p>卖化妆品的,从李家庄子买肥皂和香皂,加上一点花露水。</p><p>家中田产多,同时贩粮的人,努力地去给自己家和收粮的地方推广李易研究出来的各种利民工具。</p><p>养殖鸡鸭的更不用说,学到了人工孵化技术。</p><p>至于开酒楼的</p><p>李易的把好多技术不要钱地扔出来。</p><p>天知道他还有多少更厉害的技术,他认真起来,所有行业全受冲击。</p><p>“李东主仁义。”</p><p>“就没见过这么好的人。”</p><p>“宋管事,千万要告诉李东主,我们很守规矩。”</p><p>“一千缗,就一千缗。”</p><p>大家一顿夸,答应出一千缗去蓝田县合作。</p><p>蓝田县现在的县令、县丞、县尉、主簿、文书等等,全被拿下了。</p><p>姚崇正在从其他县里抽调人手,账和库房的实物还未查完呢。</p><p>好多人提心吊胆,怕自己被安排过去,尤其是七八品的小官,还有等着分配的官员。</p><p>他们都决定了,一旦让自己去,自己就不去,拒绝上任。</p><p>蓝田县好危险的说啊,财政亏空,东西补不齐。</p><p>过去后,估计是把所有的账给平了,从头算,可县财政没钱。</p><p>而且当地民怨一定很大,难以治理。</p><p>“当官还挑三拣四,不知道为百姓谋福,竟然不如个少念。”姚崇看到了不少说请的条子。</p><p>一张张条子表达出相同的意思,不要把摸一个人派到蓝田县。</p><p>姚崇怒啊,突然就想起了一个带着鸡鸭离开长安奔赴蝗灾第一线的身影。</p><p>自己在钦天监说要大旱的时候就行文到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