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亏空补漏计难猜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李隆基的眼睛亮了,心中想着李日知、刘幽求两个名字,觉得可以操作一拨。</p><p>正如李易所说,他这个皇帝年岁相对小,许多老臣是经历好三四个皇帝。</p><p>一个个都要得到权力,对他的威信有影响。</p><p>故此要挪掉位置,姚崇便负责干脏活。</p><p>挪是挪了,名声却不好听,总是有人抱怨,没看卢怀慎遇到点大事便不吱声么。</p><p>他为了自保,不想被收拾下去。</p><p>若照易弟的办法,组个团,全扔进去,给他们找活干,自己的名声就好了。</p><p>“易弟,为兄认为有道理,可以与陛下透个气儿,你说的新团,叫什么名字好?”</p><p>李隆基决定照着办,现在缺一个好名字。</p><p>“大唐第一皇家巡查团。”李易随口说出个名字。</p><p>“为何是皇家?”李隆基筷子抖了一下,皇家团里一群老头?</p><p>“告诉别人是陛下组的团,不然他们一大堆老臣,势力不小,让他们自己搞个名义,怕出事。”</p><p>李易可不想让李隆基真的放手,一大群老狐狸,门生故旧繁多。</p><p>李隆基颔首,表示明白,一点即透。</p><p>要把老臣们的团儿给控制住,之后安插人手,叫高力士派太监负责服侍团组成员。</p><p>团里的人想传信息,由太监负责。</p><p>对外宣称皇家,让人知道他们为自己这个陛下办事。</p><p>有了决定,李隆基多吃了半个饼,掰了一个饼,跟李易一人一半。</p><p>吃过饭回院子,李隆基向外传命令。</p><p>两队快马出去,一队奔着郑州荥阳,去找李日知,一队去杭州,找在杭州当刺史的刘幽求。</p><p>多吃了半张饼的李易在一大堆钱面前溜达,观看庄户兴高采烈地筛选、整理。</p><p>黄金只有少量,不值五千缗。</p><p>大多数还是各类布,有漂亮的,杭州的、益州的、苏州的,这些布值钱,而且保存的比较好。</p><p>另外是绢和帛,帛多而绢少。</p><p>一匹匹展开,看颜色、看手感,判断还能放多长时间。</p><p>先挑匹,只要有不好的地方,一匹挑出来。</p><p>之后在从挑出来的布匹里往下裁糟了的地方,其他的尽量保证尺寸。</p><p>有人过来卖采的茶,都是单独交易,一次有个几丈,用这样的给他们。</p><p>他们拿着也是去买东西。</p><p>一群人收拾布帛,一群人拆铜钱,一串串的拆开,看生锈的痕迹。</p><p>有的铜钱都是锈,不能和其他的放在一起,不然其他的会跟着加速生锈。</p><p>挑选出来,准备先刷洗一下,然后放到醋里泡。</p><p>收拾好了,才能继续花用,好在字都在,没有锈烂。</p><p>庄户们不觉得累,反而十分开心,钱啊,这是真正的钱,是东主用本事赚来的。</p><p>“宋德,赶快派人到洛阳,把安置在山上的人蓝田县人找回来,看洛阳那里有没有大的商队到长安,陆路、水路皆可。”</p><p>李易知道朝廷出面,事情解决,他的后续手段改变,把百姓接回来,然后给补偿。</p><p>“东主,后回来的七十个人,叫他们回家?”</p><p>宋德想起了昨天刚随大队人马回来的生锈的痕迹。</p><p>有的铜钱都是锈,不能和其他的放在一起,不然其他的会跟着加速生锈。</p><p>挑选出来,准备先刷洗一下,然后放到醋里泡。</p><p>收拾好了,才能继续花用,好在字都在,没有锈烂。</p><p>庄户们不觉得累,反而十分开心,钱啊,这是真正的钱,是东主用本事赚来的。</p><p>“宋德,赶快派人到洛阳,把安置在山上的人蓝田县人找回来,看洛阳那里有没有大的商队到长安,陆路、水路皆可。”</p><p>李易知道朝廷出面,事情解决,他的后续手段改变,把百姓接回来,然后给补偿。</p><p>“东主,后回来的七十个人,叫他们回家?”</p><p>宋德想起了昨天刚随大队人马回来的七十个蓝田县人。</p><p>“住两天,赶路辛苦,而且提心吊胆,蓝田县会乱上几天,等新的官员派去,七十个人情绪稳定,再送回去。”</p><p>李易担心现在送,七十个人回家会虚脱,然后生病。</p><p>“那我先派人到他们家中说一下。”宋德答应一句,找人去安排。</p><p>蓝田县中,姚崇一大群高官们还未吃饭,没心情吃。</p><p>县里的一个个库房被打开,一群户部的人冲进去查账和核对实物。</p><p>太府寺的人也不嫌麻烦,查常平仓。</p><p>其实不用查就知道,保证有问题,可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不然无法定罪。</p><p>醉仙楼中,三个宰相单独坐在临窗的一个单间里,桌子上放了绿茶冲泡的茶水和点心。</p><p>“来,大家尝尝这个从四品下的茶。”张说在三个人中年岁最小,负责活跃气氛。</p><p>“老夫一直只喝从二品的茶。”卢怀慎跟着打趣一句。</p><p>姚崇皱眉头:“不敢查呀,京兆府除万年和长安两县,其余二十县,只要查,必出事,何况整个大唐。”</p><p>“我等在地方为官时又不是不知道,谁查了?谁补了?”张说可不觉得现在说这话有什么用。</p><p>三个宰相皆有当地方官的经历,岂会不清楚里面的门道。</p><p>当地方官时,他们还要按照规矩来,都没去揭开事实。</p><p>姚崇喝口茶,吧嗒两下嘴:“味道比正二品的少了些清香,但更浓。”</p><p>“茶叶放的多,当然浓了,这样的茶,续个三四次水,便没有味道,还不能吃。”张说评价。</p><p>从二品的茶,泡完后里面的芽能嚼着吃了。</p><p>从四品下的茶叶是叶子,小一点的叶子,到五品那里是大叶子,之后叶子不完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