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我来教民去致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听到毕构的话,李易露出笑容。</p><p>“老毕,你这个人确实有那么两下子。事情是这样子滴,受干旱蝗灾而死的人,来世想继续在一起,实在是太难了,而且想过好日子”</p><p>“你是为蝗灾而来?”不等李易说完,毕构盯着他问。</p><p>“不,我是给大家找一条新的致富之路。”李易一副你要相信我的样子一口喝尽小盅里的酒。</p><p>等毕构跟着喝完,李易压低声音:“老毕,我收一斤蚂蚱,给一个鸡蛋,你猜一斤蚂蚱鸡吃了能下几个蛋?”</p><p>“几个?”毕构对这个不懂,比吸引了,一起放低声音问。</p><p>“四个。”李易比划出四根指头。</p><p>他没提还要喂糠的事情,一斤肉给鸡吃了,下不出来一斤蛋。</p><p>并且不是吃完就一定连续下蛋,还长肉呢。</p><p>对外宣传要往多了说,不然别人不配合。</p><p>“你赚了三个蛋?你这做买卖的心怎能”毕构不高兴了。</p><p>“我给你二斤蚂蚱,你给我一个蛋,我让你赚七个。”李易怼回去。</p><p>“老夫又不养鸡。”毕构想了下,发现难度大。</p><p>“你当河南府尹,得俸禄贫什么比整天干苦力的人多出那么多?”李易换个问题。</p><p>“那怎能相比?老夫老夫老夫所管之事可利许多百姓。”</p><p>毕构停顿了又停顿,终于说出来个理由。</p><p>“我收蚂蚱喂鸡给蛋,同样利许多百姓,我为何不可以多赚?”李易讲道理。</p><p>“只是你所赚过多,应分些利给鸭子呢?鸭子吃一斤蚂蚱可下几个蛋?”</p><p>毕构想说分利给别人,又怕李易问自己为什么不把俸禄给别人,只好说鸭子。</p><p>“三个,差不多,别看鸭子平时下蛋比鸡少,那是吃的东西不过好。</p><p>吃多了虫子,鸡和鸭子会长大,大了后的蛋也大,大蛋孵出来的小鸡、小鸭大。</p><p>所以从我这里买小鸡小鸭,同样的价钱就是赚。</p><p>老毕你回去张贴个告示,就说我这里过两旬后有大量鸡崽儿,三旬左右鸭崽。”</p><p>李易对毕构说。</p><p>毕构最初一直点头,等最后一句出来,他深呼吸:“你小子还要赚另一份钱。”</p><p>“哪是赚钱,我赚钱我自己养不好么?给别人卖个苗钱,别人自己抓了蚂蚱剁碎喂鸡,小鸡噌噌长。</p><p>等长大了,又能下蛋,孵小鸡,越养越多,天天吃鸡肉、鸡蛋吃到腻味。”</p><p>李易比划着介绍鸡生蛋、蛋生鸡的无限循环。</p><p>“没有蚂蚱了怎么办?”毕构觉得有道理,又担心吃的问题。</p><p>“没有蚂蚱说明蝗灾结束了,可以了,鸡鸭愿意养就继续喂其他饲料,不愿意养便卖了。”</p><p>李易摊手,看,多好的事情。</p><p>“所以你还是为了蝗灾而来。”毕构觉得事情实捶了,没跑。</p><p>“吃菜,再不吃菜就凉了,回锅热,葱不好吃。”李易夹一段葱爆羊肉中的葱。</p><p>毕构跟着吃片肉,咽下去:“你就断定今年一定有蝗灾?”</p><p>“没,我没,不是我,我什么都没说,我过来养鸡、养鸭、养小猪。”李易摇头,说啥都不承认。</p><p>“你刚刚”</p><p>“对,老毕你提醒我了,我忘了个事,换回去的鸡蛋和鸭蛋,一般孵不出来小鸡小鸭。</p><p>怎么办?”毕构觉得有道理,又担心吃的问题。</p><p>“没有蚂蚱说明蝗灾结束了,可以了,鸡鸭愿意养就继续喂其他饲料,不愿意养便卖了。”</p><p>李易摊手,看,多好的事情。</p><p>“所以你还是为了蝗灾而来。”毕构觉得事情实捶了,没跑。</p><p>“吃菜,再不吃菜就凉了,回锅热,葱不好吃。”李易夹一段葱爆羊肉中的葱。</p><p>毕构跟着吃片肉,咽下去:“你就断定今年一定有蝗灾?”</p><p>“没,我没,不是我,我什么都没说,我过来养鸡、养鸭、养小猪。”李易摇头,说啥都不承认。</p><p>“你刚刚”</p><p>“对,老毕你提醒我了,我忘了个事,换回去的鸡蛋和鸭蛋,一般孵不出来小鸡小鸭。</p><p>另外几天后,会有一批确定不能长大的鸡蛋和鸭蛋要卖,我们算了还是叫人卖,怕你们不给弄熟了就卖要吃出事情。”</p><p>李易后面说的是照蛋,第一次照是看有没有受精,没有直接拿走。</p><p>第二次照是看出没出问题,出问题的就要煮了卖,或者是烤、蒸、炒。</p><p>之后不出壳的是纯毛蛋了,选出来,还是要吃掉。</p><p>只要蒸煮时间长,尤其是蒸的温度高,里面的菌会被杀死。</p><p>给别人他不放心,尤其是小摊贩,拿走一堆,又不会用冰镇上,放时间一长,别人吃了生病。</p><p>“你做不出事?”毕构对李易是越来越好奇。</p><p>“我当天出了当天卖,只能当场吃,不给带走。卖不完,有雇工,给他们和我庄子上的人做了吃。”</p><p>李易说出一个很简单的办法,我人多,我自己能处理掉。</p><p>毕构一时间不出声,喝汤、吃菜,等又饮了三盅酒,放下筷子。</p><p>“谁出的主意?确定有蝗灾?百姓多畏惧蝗灾,以为是上天之威。</p><p>一定是长安有人快马到四处传播今生和来世的故事,以轮回之计破天威之力。</p><p>你又过来,不说蝗灾,只说养鸡鸭得利,百姓自会动心。之后呢?”</p><p>毕构方才边吃边喝边想,终于想明白了,一环套一环,目的明确。</p><p>李易喝口汤,同样放下筷子。</p><p>“去年的此时可见这许多蚂蚱?再看蚂蚱的颜色会如此深?</p><p>旱情已显,只是太行山东边各道种麦多,百姓还高兴呢。</p><p>之后会有人传扬,蝗虫是天生之物,鸡鸭亦不是人,鸡鸭和猪吃蝗虫,天威不会落到人身上。”</p><p>李易给出答案了,百姓需要的仅仅是个借口。</p><p>有了好处,加上一个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