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战略战术同相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李隆基晚上如讲笑话一般说着庄子周围的情况。</p><p>李旦、豆卢贵妃、李成器和其他几个王爷同样当笑话听。</p><p>另外四个王爷一直没见过李易的面,却帮过忙,并且拿了许多好处。</p><p>他们想去,又怕暴露身份,只能从别人口中了解李易的事情。</p><p>反正觉得那少年本事大,不然冬天自己怎么吃到的香瓜和西瓜?</p><p>以前温泉那里有些蔬菜,却从来没有过西瓜。</p><p>去年秋后的西瓜就能保存,放在盐水里泡,然后搬进地窖里。</p><p>等这批西瓜吃差不多的时候,大棚西瓜出来了。</p><p>李家庄子除了供应给天上人间,就没往外卖过一个,全是他们自己吃了,然后西瓜皮放芒硝制西瓜霜。</p><p>眼看着到手的钱不去赚,一般人谁能作到?</p><p>前两天科举考试,李家庄子出四十二个人,四十二个人就挤到甲等前面。</p><p>这本事,以后还要问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没,接着自己跟着继续捞好处。</p><p>百福殿里大家高兴地吃喝着,其乐融融的样子。</p><p>政事堂中,姚崇没走,今天晚上他留下。</p><p>他在研究四十二个学子写的关于治理旱灾和蝗灾的文章。</p><p>旱灾里面说产竹多的地方,让接竹管,然后引水直接走竹管。</p><p>不用非得完整的竹子,劈开,把竹节打掉,然后旁边钻出小孔,这样更省水。</p><p>前提是地势要一面高一面低,不然水流不过去。</p><p>打井不用说了,宋王的队伍分散开,派出许多支小队伍,到那边教导怎么打井,顺便拉进联盟。</p><p>春天这一茬不厉害,麦子都差不多了,旱灾能扛过去。</p><p>关键在于秋天的那一茬,那时干旱加剧,只能引水去灌,同时越旱蝗虫越多。</p><p>若真有大旱大蝗,到了明年才是最严重的,上游的水不够了,很多蝗虫产卵。</p><p>是的,蝗虫产卵,李易那里说了,蝗虫不是什么上天给的,是像鸡下蛋一样,把小崽弄进土里。</p><p>杀蝗虫埋的方法并不好,说有的蝗虫眼看要下蛋了,就是产卵了。</p><p>如果活着捉埋土里,蝗虫会用最后的一刻产下卵。</p><p>最好的办法是有水的地方,在水中间漂浮一只小舟,舟上点很多灯笼,晚上蝗虫会飞过去,然后掉水里淹死。</p><p>没水就在地上架很多火堆,周围用网了,或干脆就等着蝗虫冲进去烧死。</p><p>白天的时候鸡鸭有效果,尤其是在粮田里。</p><p>粮食的叶子不好吃,鸡鸭不爱吃,更喜欢吃肉。</p><p>菜地里的话,如果没经过专门饲养的鸡鸭,很可能一口蝗虫一口菜。</p><p>李家庄子为了应对这个情况,养了好长时间的蛆,用来喂鸡鸭。</p><p>只要同一个群的鸡鸭,孵化出来,由大的鸡鸭教导,小的也会盯着虫子吃。</p><p>另外是烟熏法,最好的烟是蒿子冒出来的烟,一熏便是一片接一片的蝗虫掉下来。</p><p>姚崇一条条看着,他知道这属于技术领域范畴。</p><p>学子敢写出来,必然是李易那边教导的缘故。</p><p>考卷中在说出各种方法的时候,强调,蝗灾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人的畏惧之心。</p><p>有蝗虫,不去杀,有什么办法?</p><p>“故,天下事,鬼神不可畏时,必然有其利。百姓见利,可无道德、不敬鬼神,何况蝗虫乎?</p>&l没经过专门饲养的鸡鸭,很可能一口蝗虫一口菜。</p><p>李家庄子为了应对这个情况,养了好长时间的蛆,用来喂鸡鸭。</p><p>只要同一个群的鸡鸭,孵化出来,由大的鸡鸭教导,小的也会盯着虫子吃。</p><p>另外是烟熏法,最好的烟是蒿子冒出来的烟,一熏便是一片接一片的蝗虫掉下来。</p><p>姚崇一条条看着,他知道这属于技术领域范畴。</p><p>学子敢写出来,必然是李易那边教导的缘故。</p><p>考卷中在说出各种方法的时候,强调,蝗灾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人的畏惧之心。</p><p>有蝗虫,不去杀,有什么办法?</p><p>“故,天下事,鬼神不可畏时,必然有其利。百姓见利,可无道德、不敬鬼神,何况蝗虫乎?</p><p>使民见利,凡捕杀蝗虫者钱财可入,民能逆天而行。</p><p>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矣。今反其道而行,趋民逐利,民自奋力捕蝗,此乃上计。</p><p>若日增十钱,其民愿往,日增百钱,则不分老幼,皆去行之。”</p><p>姚崇念出来一篇时务策。</p><p>意思是说,百姓害怕蝗虫,但是,你让百姓知道捕捉蝗虫能赚钱,什么这个那个的,管他老天爷怎么想,干吧。</p><p>抓蝗虫一天如果能够赚十文钱,好多人愿意去做。</p><p>要是能赚一百文,老少齐上阵,大家疯了。</p><p>“妙哇,李易,你果然不一般。”姚崇两手搓着夸赞一下李易。</p><p>接着看下一篇。</p><p>下一篇同样是治蝗策。</p><p>出的主意又不同。</p><p>“有人欲以天降之灾不可违,我等应用前世今生蝗灾干旱为由而推,岂不闻上元夜,三生石畔、彼岸花开此乃宣传之攻势哉。”</p><p>这个庄子的学子说用宣传攻势来应对。</p><p>百姓害怕天灾,说是上天降下的惩罚。</p><p>那么正月十五那个节目就要拿出来用,告诉百姓,前世今生,还有来世,现在不杀蝗虫,今生吃苦,来世难想聚。</p><p>以迷信对迷信,看谁牛逼,上天出点事就是眼下,这辈子和下辈子难道不比面前的事情严重?</p><p>姚崇看着,起一身鸡皮疙瘩。</p><p>他回忆,李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鸡鸭的?那么多的数量,就是不杀了卖,养着。</p><p>到后来才说可以卖小鸡苗、鸭苗。</p><p>然后小猪正好是留在了刚开春的时候产崽儿。</p><p>正月十五给王皇后打助攻,顺便就埋下男女为什么死了的原因。</p><p>处心积虑呀。</p><p>为了应对蝗灾,他提前干了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