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水罗盘寻龙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三弟,给,易弟走时留下的韵律的书。”李成器无精打采地把三本书放到李隆基面前的书案上。</p><p>李隆基没去碰书,坐在那里看上去心情同样不怎么好。</p><p>“说是一个月内回来,等一等。”过了十几息,李隆基才出声。</p><p>他习惯去庄子找李易聊天,隔上几天去一次,只有过年那几日间隔的时间稍微长了些。</p><p>虽说每次过去都能问到新的办法和技术。</p><p>实际上他已经不在乎了,他单纯地想找个舒心的地方。</p><p>在朝堂,与官员们明争暗斗,还有朝堂外的各大家族。</p><p>地方大吏,一个个的名额,真的是用其才?</p><p>在宫里,睡觉都需要人于外面守着。</p><p>唯独到了庄子,睡觉安稳,哪怕有天塌下来,似乎也无所谓,至少不是自己一个人去顶。</p><p>跟易弟在一起,天塌了,易弟会出手。</p><p>“武功县窑妥协了,要卖窑,原本是武功县的人,与县里一起经营窑,赚了钱,人已不在武功县,只有祖宅。”</p><p>李成器说起另一见事情,武功县的窑实际拥有人聪明,准备卖了。</p><p>现在以后卖能多要钱。</p><p>等别人的窑少出来新釉瓷,再卖可就没人愿意买了。</p><p>“有人要买么?”李隆基专门关注一个县里的窑。</p><p>“没,谁敢买?未跟易弟商量好,买了没有新釉,便是寻死。”李成器摇头。</p><p>“再等等,把价钱压下来,告诉宋德去买。”</p><p>李隆基帮着想办法,他不在乎钱,相信李易更不在乎。</p><p>价高了却不能买,不然以后谁都敢得罪李易,反正最后还能高价出手东西。</p><p>“大哥,你那边的联盟何时去打井?”李隆基想起正事。</p><p>“与魏知古的工部商量好了,他们派小官员盯着,明日就走,一路走一路招当地的工匠。”</p><p>李成器说进度,干旱,指望着打井,百姓自己挖一口井费很大力气,还不知道能不能挖出水。</p><p>他有办法,李易给出来了,一个罗盘加上一个寻龙尺。</p><p>这两个本来是用以测风水的工具,受磁场影响。</p><p>地下水文越复杂,磁场干扰越大。</p><p>李易那个时候打井,尤其是农村,发现打着打着就打到了一口棺材。</p><p>棺材给启出来,重新换个地方埋,烧纸、上香,棺材下面就是水眼。</p><p>而距离旁边不远的地方,挖了二十多米深,没水。</p><p>所以说,罗盘和寻龙尺,在找地下水方面还是很有用的。</p><p>拿着罗盘到一个位置,发现转动的情况跟寻常不一样。</p><p>那么地下一个是有带磁的金属矿,一个是水文复杂。</p><p>打井吧,总比随便找个地方瞎钻强。</p><p>李易就是这么用两种看风水的设备的,风水怎样先不管,找到水便可。</p><p>李易知道,古人点穴,如果点好了,那么就可以把棺材里抽成真空。</p><p>水先上来,没进棺材,然后很快下去,棺材本身木头就好,再经过水和泥土的密封,一下子就被抽干。</p><p>里面的尸体保存是栩栩如生。</p><p>他不考虑埋人,找到水为上。</p><p>故此李成器对找水有了更大的把握,实在不行,逮个地方拼命钻,终归能钻出来水。</p><p>“每一口水井,俱是无数百姓的命。”李隆基眯着眼睛说转动的情况跟寻常不一样。</p><p>那么地下一个是有带磁的金属矿,一个是水文复杂。</p><p>打井吧,总比随便找个地方瞎钻强。</p><p>李易就是这么用两种看风水的设备的,风水怎样先不管,找到水便可。</p><p>李易知道,古人点穴,如果点好了,那么就可以把棺材里抽成真空。</p><p>水先上来,没进棺材,然后很快下去,棺材本身木头就好,再经过水和泥土的密封,一下子就被抽干。</p><p>里面的尸体保存是栩栩如生。</p><p>他不考虑埋人,找到水为上。</p><p>故此李成器对找水有了更大的把握,实在不行,逮个地方拼命钻,终归能钻出来水。</p><p>“每一口水井,俱是无数百姓的命。”李隆基眯着眼睛说道。</p><p>他不知道地下水的水层随着大量开采水资源会下降,他只晓得干旱的时候没水就死人。</p><p>当然,正常农业和饮用水,想把地下水层给快速降低是不可能的。</p><p>只有工业无限制抽水才会造成那个结果。</p><p>“回头我会安排。”李成器扔下一句话,高兴地走了。</p><p>他终于不用整天玩乐来告诉三弟自己没有野心,他一样能参与进大唐的发展中去。</p><p>他以另一个形式去作,给三弟打辅助。</p><p>不然他活着有什么意思?整天跟人打鼓、唱曲?</p><p>人这一辈子,谁还不想作些什么?以前没有办法,如今找到了新思路。</p><p>夜色降临,长安城的一小部分百姓跑到考场外面围观,考生会不停地出来,哪怕晚上。</p><p>摆摊的人,壮着胆子把摊位挪过来,趁机卖东西。</p><p>包括天上人间,派来两个棉花糖设备。</p><p>棉花糖赚钱,现在不仅仅是天上人间的外面卖,东西两市都有。</p><p>心灵手巧的工匠们照着仿制,棉花糖的价钱一降再降,从原来的一个一文多纯利润,变成了三个一文的地步。</p><p>蔗糖的价格倒是上涨了,就是红糖。</p><p>红糖变白糖,最初大家不知道。</p><p>后来有煮海为盐的人见了,给出注意,用黄泥水混合,再煮出来就是白的糖。</p><p>庄子上用的是木炭,比黄泥水价钱高,但效果更好。</p><p>已经离开的李易之前就知道了,他对此表示称赞,好,聪明,这才是我大唐的工匠技艺。</p><p>他没打算用棉花糖长久发财,拿出来是为卢怀慎服务。</p><p>眼下的庄子里的铁匠,正在进行翻砂制锅,爆米花锅炉的锅。</p><p>当抗压能力稳定后,就可以用来嘣爆米花了。</p><p>大米、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