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求遍神佛问自己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二月十六日,长安的气氛愈发紧张。</p><p>尤其是寺、庙、观里上香的人变多,大部分是求考试顺利。</p><p>连摆摊算命的都多了起来,大家求签、添灯油钱。</p><p>据说灵验的寺里,大家族带着今年应试的子弟过去,一下子就买好多香,享有钱的绢帛用车拉。</p><p>管事宋德带着四十二个学子也出发了,一车车的刚蒸好的饺子、干饼、炒面、酱菜。</p><p>车队中的车一辆接一辆,依旧那般壮观。</p><p>到了城门口,先送守门军士饺子和兑好的酱油醋蒜泥香油蘸料,然后才进去,直奔城西悲田坊。</p><p>要考试了,明天要在家呆着,洗澡、好好休息。</p><p>今天是最后一天能活动的日子。</p><p>别人去寺庙道观,李易让学子们给悲田坊的人送吃食。</p><p>学子们明白李易的意思,以后当了官,别整天想着求这个求那个,百姓才重要。</p><p>若是治下百姓过不好日子,仙佛保佑不了你们。</p><p>学子们信,因为他们知道,现在李易集庄子、皇庄、张家村子、务工者聚居区的万民,可以直接闯宫弹劾。</p><p>文散官超过五品了,有资格入朝。</p><p>带着一份真正的万民书,弹劾谁,谁就得请假,要规避。</p><p>万民之意不可挡。</p><p>惹急了,召集众人往外城的一个城门口一站,别管李易最后会不会倒霉,被弹劾的人先要被拿下。</p><p>这是万民之势,怎么来的?当然是给了好日子过。</p><p>悲田坊的人眼下日子好过了许多,有活儿干,总能多些收入。</p><p>衙门给的吃食还不错,可以果腹,不过是没有什么肉和蔬菜,野菜没出来,挖不到。</p><p>太医署的人总来看病,其实是医博士带着学生来练手,并且送药。</p><p>有的人生病是老病,根本治不好,只能缓解。</p><p>还有盲聋哑的人,以及没人照顾的孩子。</p><p>凡是能干活但没地方住,暂时在悲田坊的借宿的,有了活干,也给一点钱。</p><p>衙门不可能给他们卖肉吃,若买了,更多的人会挤进来,没病装病。</p><p>吃的饭是陈年稻子和谷子,然后是咸菜。</p><p>这样才能保证悲田坊里的人利益,别人不与他们争。</p><p>每旬李家庄子会送些吃食过来,能吃个两天,等到了夏日天热,估计只能吃一天。</p><p>今天庄子送的东西多,除了饺子之外,其他的东西可以保存很长时间。</p><p>因为干旱,天热得早,悲田坊该洗的被褥要洗,房子里面要晾一晾。</p><p>坊中的人需要转移出去一段时间,给他们把吃食备上,万一到了新的地方,官府的人照顾不到,也好多坚持几天。</p><p>李易要走了,考试完就走,他不在,就不放心。</p><p>学子们到了,悲田坊的老人和孩子最为开心。</p><p>小孩子帮忙打来水,给同坊活动不方便的人洗手,自己也把小手洗一洗,准备吃好吃的。</p><p>有的老人动起来很苦难,就趟在李易庄子给打造的床上侧个身,看着学子们。</p><p>这个高度</p><p>噗嗵一个学子跪到床边,用筷子夹着饺子喂。</p><p>其他学子找差不多的人学着喂,至于小娃娃,蹲着就行,或者抱在怀里。</p><p>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谁觉得不对。</p><p>坊外过来几个人,看了看,又一起离开。</p><p>“老夫即便不想让李易的庄的地方,官府的人照顾不到,也好多坚持几天。</p><p>李易要走了,考试完就走,他不在,就不放心。</p><p>学子们到了,悲田坊的老人和孩子最为开心。</p><p>小孩子帮忙打来水,给同坊活动不方便的人洗手,自己也把小手洗一洗,准备吃好吃的。</p><p>有的老人动起来很苦难,就趟在李易庄子给打造的床上侧个身,看着学子们。</p><p>这个高度</p><p>噗嗵一个学子跪到床边,用筷子夹着饺子喂。</p><p>其他学子找差不多的人学着喂,至于小娃娃,蹲着就行,或者抱在怀里。</p><p>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谁觉得不对。</p><p>坊外过来几个人,看了看,又一起离开。</p><p>“老夫即便不想让李易的庄子出头,怕压制朝堂,这四十二个人,老夫却觉得可录。”</p><p>车上,姚崇对着另外三个人说。</p><p>魏知古不想来,他看到姚崇就别扭,姚崇想让他来,张说帮忙给拉着。</p><p>李易庄子每次车队出行,他们都会有人汇报,然后想着要干什么。</p><p>以前送东西,是找帮闲,用其他的车就送了,这回是豪华四轮马车车队。</p><p>估计陛下那里也知道了,说不定已经派人到此打探。</p><p>李家庄子豪华车队一动,必然有事。</p><p>果然,四十二个内定的学子到来。</p><p>旁的考生在烧香、求签,庄子的考生给悲田坊送温暖。</p><p>当看到学子很自然地跪在那里给老人喂饭时,姚崇心中有一万个要压制庄子的想法,也愿意给四十二个人放行。</p><p>“姚相不觉得他们是作样子?”魏知古找事儿。</p><p>“作一辈子样子,老夫认。”姚崇不在乎称呼,反正大家还要一起在宫里共事。</p><p>他没指望魏知古对他有什么恭敬,工部送文书,魏知古从没送过一次。</p><p>“明年可是二百二十个。”卢怀慎提醒,人太多,怎么办?</p><p>“增加科举录取人数而已,到时外放为官,定要仔细考评。”姚崇说此话的时候心虚。</p><p>他知道李易庄子上的学子考上,哪一个敢害民,不用朝廷考评,李易就先动手了。</p><p>李易会用什么手段,天晓得!</p><p>姚崇甚至相信,哪一个庄子出来的官员违背了当时的承诺,李易动手,自己想保,李易会连自己一起算计。</p><p>“但有富贵日,莫忘苦寒人。李易不会是说着玩儿。”张说在旁边出声。</p><p>他已经感受到了少年东主的意志,看看武功县窑的情况,便明了。</p><p>当时只有一个口头约定,武功县窑耍小聪明,百姓一肚子委屈。</p><p&g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