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先帝遗孤,赐南蛮王,女帝表露心意,愿接受许清宵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p>他是礼部尚书,更加懂得礼部的事情,这种事情一旦传开了,而且人家光明正大走来,你拒绝见面,甚至把对方隔离在外。</p><p>这不就是变相承认,对方是太子,但他来了以后,会影响当今陛下,所以不让他进来?</p><p>这不是吃饱没事干,给自己找麻烦吗?</p><p>王新志所言,的的确确有道理。</p><p>许清宵明白王新志的意思,其实说到底,藩王也好,突邪王朝也罢,甚至是一些暗中势力都不算什么。</p><p>真正让王新志担忧,让所有人担忧的事情,就是人言可畏。</p><p>自古以来,男子当家,长幼有分。</p><p>皇帝是女人,这本身就是破天荒的事情,没得选才选。</p><p>季灵是女子,是大魏女帝,千古未曾有过的事情,再者季灵也不是长女,综合以上这两点,说实话因为没得选,所以让她继承皇位可以。</p><p>可当太子回来了,其实对于百姓来说,他们更加偏向的还是男子为帝,而且长幼要分。</p><p>这不是偏向这么简单,而是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这是儒道思想,根深蒂固的一个观念。</p><p>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人就可以完美利用这件事情,从而引导百姓。</p><p>这才是真正麻烦的事情。</p><p>不然,当真以为这些势力能动摇大魏?</p><p>说来说去还不是百姓的事情。</p><p>这也好在,大魏出了个许清宵,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序,以致于没有发生什么天灾人祸。</p><p>百姓们也逐渐富裕起来了。</p><p>如若没有许清宵,事情就真的麻烦了,现在有个许清宵,很多事情可以缓和缓和。</p><p>“你莫要啰嗦这么多。”</p><p>“不能入我大魏,就是不能入我大魏。”</p><p>陈正儒开口,他下定决心,就是不让对方入大魏,不管如何,都不能。</p><p>没进大魏,很多事情可以好好去处理,哪怕当真有些问题,大不了动用兵力去压。</p><p>让刑部,兵部去处理,实在不行让这些宦官去做这种事情。</p><p>谁敢吵闹,谁敢嚷嚷,严查。</p><p>毕竟非常时期动用非常手段,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狠一点。</p><p>可王新志却深吸一口气,朝着女帝一拜。</p><p>“陛下,万万不可答应。”</p><p>“自古以来,堵不如疏,若按照陈尚书所言,先不说中洲龙鼎无法铸成,光是说拒皇室遗孤于皇城之外,朝堂内朝堂外都会引来不必要的争纷。”</p><p>“到时候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联手干涉,再扶持一批贼子,乱我大魏,后果不堪设想。”</p><p>“请陛下明鉴。”</p><p>王新志开口,他也是铁了心,不同意陈正儒的观点。</p><p>不是他扶持太子,而是这不容于礼,带来的影响太不好了,是极度的不好。</p><p>如果中洲就只有大魏一个王朝,那什么都好说了,可问题是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虎视眈眈的看着。</p><p>你真不把太子放在眼里,回头直接给太子兵力,再给太子权力,让他举兵杀来,紧接着国内藩王响应。</p><p>一声令下,大魏王朝会陷入什么局面?</p><p>你说上下一心?可问题是,谁不想往上爬?尤其是朝堂内的这些人,兵部当中,就没有人想要成为新的兵部尚书?</p><p>户部当中,就没有人想要成为新的户部尚书?</p><p>人家打的是正义旗号,我先帝遗孤,想要回大魏认祖归宗,你大魏居然不让?那我只能这样做了。</p><p>名正言顺的杀回去,百姓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毕竟两者都有道理。</p><p>配合各地藩王,内乱外乱一起爆发,这事怎么解决?</p><p>你说大魏有一品武者?行啊,一品武者出现了说什么?直接把先帝遗孤杀了?这可能吗?那反过来是不是说,你也可以把当朝皇帝也给杀了?</p><p>清官难断家务事,尤其是皇室的事情。</p><p>一品武者只怕都不好插手这件事情,又不是说有人要造反,而且归根结底就是,你站不住脚。</p><p>两人你一言我一句,显得有些水火不同。</p><p>这一刻。</p><p>许清宵深吸了口气,望着两人缓缓开口道。</p><p>“两位大人,莫要争吵什么了。”</p><p>“本王有一计,不知两位愿不愿意听一听?”</p><p>许清宵知道,无论是陈正儒还是王新志,其实都是为大魏好,只是想法不一样罢了。</p><p>他不希望内部发生什么矛盾。</p><p>“请王爷明说。”</p><p>对于许清宵,两人还是保持尊重。</p><p>“拒太子于大魏国都之外,这的确不可,传出去了,麻烦很大,不得民心。”</p><p>“不过一直严查身份,也不妥,不如这样,查清楚身份后,请陛下赐太子王位,南蜀就很不错,让太子去南蜀为王,也算是镇守一方。”</p><p>“能为大魏效力,这一生也不愁什么了,不知诸位怎想?”</p><p>许清宵开口,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p><p>拒绝肯定不行。</p><p>但让他来大魏京都,更加不行。</p><p>所以不如直接让对方去南蜀之地,封个南蜀王,也绝对不差。</p><p>至于有没有异心,那是另外的事情,至少有缓冲的时间。</p><p>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硬碰硬对谁都不好。</p><p>怀柔,永远是王道。</p><p>此话一说,百官们有些沉思,陈正儒和王新志也不由沉默了。</p><p>过了一会,陈正儒点了点头。</p><p>“王爷所言,的确不错。”</p><p>他给予回答,认可了这个,虽然还是将这个祸害引进大魏,但不管怎么说,不会将事情弄得太僵硬。</p><p>封王也是个隐患,只不过问题不大,至少能慢慢解决。</p><p>“可以。”</p><p>“陛下是何意?”</p><p>王新志也同意了,他也知道陈正儒的顾虑是什么,眼下许清宵提出来的计划,的确可以,属于见招拆招了。</p><p>往后也会有麻烦,但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如此激烈。</p><p>“朕同意许爱卿之言。”</p><p>“陈尚书,就以许爱卿所言,拟一道圣旨,先查明身份,如若当真是父皇遗孤,朕的哥哥,便让他去南蜀称王,也算是朕的一片心意。”</p><p>“行了,如若没有其他事情,退朝吧。”</p><p>女帝也赞同许清宵之言。</p><p>当下,满朝文武齐齐朝着女帝一拜。</p><p>“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p><p>随着满朝文武如此高呼后,季灵起身,而后离开大殿。</p><p>这一刻,百官也起身离开,各自回去。</p><p>众人的心情还是有些沉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