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大魏辩法,如来无相,金刚经显,天变了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是一位长老。</p><p>毕竟一直不回答,终究不是一件好事,太上仙宗身为七大仙门之首,自然逃不掉。</p><p>只是这个回答响起之时。</p><p>慧觉神僧不由缓缓问道。</p><p>“道法无量,为何无成仙者?”</p><p>慧觉神僧问道。</p><p>此话一说,后者当下给予回答。</p><p>“道法无量,但我等修道之人,还未参透道理,无有成仙者,自然正常。”</p><p>他给予回答。</p><p>只是话一说完,仙宫中,无尘道人不由摇了摇头,叹了口气。</p><p>这个回答还不如不回答算了。</p><p>的确,当他回答完毕,慧觉神僧不由双手合十道。</p><p>“此言大善。”</p><p>一瞬间,仙门弟子皆然皱眉,他们瞬间便明白慧觉神僧这是在做什么了。</p><p>上来就挖坑。</p><p>第一场交锋,仙门直接败了。</p><p>京都百姓们也有些发愣,不理解怎么回事,但细细琢磨一番,顿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p><p>慧觉神僧先是说佛有万法,问仙门有多少法。</p><p>仙门回答无量之法,慧觉神僧询问既无量,为何无仙?</p><p>这其实就已经在挖坑。</p><p>常理来说,都会解释是自己无能,与道法无关。</p><p>可慧觉神僧要的就是这个回答。</p><p>人家还没说你仙门不行,你自己就承认自己不行了,这还辩什么法?</p><p>“是贫道禅意不足,与仙门无关。”</p><p>这一刻,太上仙宫内,那长老脸色难看,当众承认自己的过错,而后闭嘴不语。</p><p>这没办法。</p><p>他要是不主动承认错误的话,就意味着仙门没有能者。</p><p>与其带上整个仙门丢人,倒不如把锅甩到自己身上,最起码也算是最后的挽救。</p><p>第一次交锋。</p><p>仙门就吃了亏。</p><p>不是大亏。</p><p>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佛门当真是有备而来。</p><p>仙门的的确确有些无力。</p><p>倒不是仙门不如佛门,而是辩法这种东西,仙门的确就不擅长。</p><p>与各自环境不一样。</p><p>佛门弟子如若聪慧,佛门会让他学习经文,好好去参透佛法,然后行万里路,跟着大师去理解万物,去思考人生。</p><p>而仙门弟子如若聪慧,仙门就是好好修练,加油努力,然后没了。</p><p>这还得看到之后才会说一句,不然平时大家都在练气修仙,谁有空搭理你啊。</p><p>尘界有一个经典故事。</p><p>有两个富家翁,他们一个信佛一个信道。</p><p>信佛的前往深山中,找到一名老僧,说自己想要遁入空门,老僧让他静坐三天,不能吃不能喝,若是撑过去了,就收其为徒。</p><p>信道的前往深山中,也找到一名老道,说自己崇敬道法,想要修仙,老道点了点头,也让他静坐三天,但允许对方吃允许对方喝,也允许对方走动。</p><p>只不过,后者静坐三天后,想要拜师时,却发现对方消失了。</p><p>留下了一句话。</p><p>没事不要烦我修仙。</p><p>这就是佛道之间的本质,不是说佛门无私,因为佛渡有钱,哦,不是,有缘人。</p><p>也不是说道门自私,而是道门讲究的是自我,本我,真我,你想修道你就自己修呗,又不是没有经法,自己看,不懂找个人问问也行。</p><p>总而言之,没事不要打扰别人修道。</p><p>也正是因为如此,佛门有一定的系统化和强制性。</p><p>仙门就很散漫,除了一些戒律之外,其他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己都嫌时间不够,哪里还有时间来管你。</p><p>不修仙等死啊?</p><p>此时。</p><p>京都外。</p><p>慧觉神僧没有继续开口了,辩法本身是一问一答,他提问了,接下来是仙门提问。</p><p>依旧是安静了一刻钟。</p><p>太上仙宗的声音响起。</p><p>这一次,是无尘道人的声音了。</p><p>“敢问慧觉神僧,从何而来?”</p><p>无尘道人开口。</p><p>“自西洲而来。”</p><p>慧觉神僧不假思索,直接回答。</p><p>“敢问是路远还是心远?”</p><p>无尘道人直接出声,开始禅机辩语。</p><p>一时之间,慧觉神僧稍稍沉默,随后开口。</p><p>“心中无相,天涯就是咫尺。”</p><p>慧觉神僧回答道。</p><p>“既然无相,何必辩法?”</p><p>无尘道人淡然开口。</p><p>可慧觉神僧却显得十分平静道。</p><p>“如不辩法,怎知无相?”</p><p>此话一说,无尘道人声音突然变大。</p><p>“既然无相,那辩经之者,又是何人?是猪狗吗?”</p><p>无尘道人如此说道。</p><p>此言一出,引来众人惊叹。</p><p>仙门弟子纷纷叫好,京都内不少人也不禁攥紧拳头,大声喊了一句好。</p><p>压根就不理解。</p><p>大魏皇宫中,女帝静静听着两人禅意,听到无尘道人如此开口,也是不由点头称赞。</p><p>至于百姓们却皱眉连连,大多数听不懂这禅机之意。</p><p>“这说的什么跟什么啊?”</p><p>“是啊,听都听不明白,什么什么啊。”</p><p>百姓们议论,本以为是一场惊世热闹,却没想到他们高估了自己。</p><p>这完全就听不懂嘛。</p><p>可就在此时。</p><p>酒楼当中,一道声音缓缓响起。</p><p>为世人解惑。</p><p>“这还不简单吗。”</p><p>“仙门道长问慧觉和尚,从什么地方来,其意思就是来大魏做什么。”</p><p>“慧觉和尚回答,从西洲来,而西洲是佛门圣地,是来弘扬佛法的。”</p><p>“仙门道长问,是路远还是心远,其意思是说,此番弘扬佛法,不觉得有些大动干戈吗?”</p><p>声音响起,是一位和尚,三十岁左右,坐在酒楼当中,面前摆放着美酒与肉,显得格外违和。</p><p>不过和尚眉清目秀,而且说话也十分温和,与众人耐心讲解。</p><p>只不过他称呼仙门为道长,称呼慧觉为和尚,让人觉得有些古怪。</p><p>但众人不在乎这个,而是还是没听明白,不懂啊。</p><p>“小师父,你能不能更加通俗易懂一点,我还是听不明白啊。”</p><p>“这路远还是心远,怎么又是这个意思啊?”</p><p>众人开口,希望对方能说的更直白一点。</p><p>一瞬间,后者愣了一下,紧接着他也没有发脾气,而是换了种说法。</p><p>“路远心远,这意思就是,你从西洲一路跑过来,是走的累还是心更累一点,毕竟相隔两个大洲,你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前来大魏,执念太深,哪里像佛门弟子。”</p><p>“其实这就是辩法关键点,仙门道长已经出招,不管你说是路远还是心远,都是累,也就是承认自己有杂念,有执着,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如之前一般,不管是我无能还是道法无能,其实都是无能,落了下乘。”</p><p>“可慧觉和尚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回答,自己心中没有杂念,只是为了弘扬佛法,佛法无执着,所以自己也没有执着,没有杂念,自己已是佛,所以无论多远,一切皆在佛前脚下,也就不存在路远还是心远。”</p><p>“这个时候,慧觉和尚认为自己不是人,而是佛,没有执念的佛,来大魏辩法,是佛法自然,顺应天理,顺应自然。”</p><p>“然而,仙门道长的意思很简单,你说你是佛,没有执念,那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大魏辩法?为什么要弘扬佛法,这不是杂念执着,这是什么吗?”</p><p>“而慧觉和尚回答,如若不辩法,怎能说明自己无杂念。”</p><p>“而仙门道长却问对方,佛是无形的,而你是有形的,可你口口声声说,你是佛,没有执念,那站在我面前的是猪狗吗?”</p><p>“诸位听明白了吗?”</p><p>年轻的和尚开口,他尽可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讲述这段禅机。</p><p>只是吧,没有说的很仔细,因为这涉及禅。</p><p>与世人难以言禅,将大概意思说出来就好,不然你压根都不知道两人再说什么。</p><p>这番话说完,百姓们似懂非懂了。</p><p>“我明白了,从一开始,无尘道人就认为对方来大魏弘扬佛法,并非是为了普度众生,而是心有执念,是虚伪虚假的,而慧觉神僧认为自己是佛,来宏愿佛法,不是执念,是为了天下苍生。”</p><p>有人开口,总结了一番。</p><p>“对。”</p><p>年轻和尚点了点头,给予了赞赏。</p><p>一时之间,百姓们有些感慨。</p><p>真他娘的复杂,不过也是真他娘的蕴含道理啊。</p><p>这年头,不读点书,都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p><p>此时此刻,人们望着天穹上的慧觉神僧,十分好奇对方会回答什么。</p><p>而慧觉神僧稍稍沉思一番,紧接着给予了回答。</p><p>“是道长眼中的猪狗,还是心中的猪狗?”</p><p>慧觉神僧开口,这是他的回答。</p><p>你骂我是猪狗,那请问是你眼中的猪狗,还是心中的猪狗。</p><p>这又是挖坑。</p><p>如若是眼中的猪狗,就证明你修行不得,以肉眼观人,见人是人。</p><p>如若是心中的猪狗,那是你心中有尘埃,见人非人。</p><p>此言一出。</p><p>无尘道人稍加思索,而后直言。</p><p>“非眼非心。”</p><p>但当此话一说,无尘道人就有些后悔了。</p><p>因为慧觉神僧双手合十,缓缓开口道。</p><p>“无。”</p><p>刹那间,无尘道人长长叹了口气,随后朝着慧觉神僧深深一拜。</p><p>“贫道输了。”</p><p>他很直接,承认自己败了。</p><p>人们诧异,尤其是仙门弟子,他们都不明白,怎么好端端直接输了?</p><p>方才不还说的好好的吗?</p><p>大家你来我往,怎么就输了?</p><p>大魏京都内,只有少部分人知晓无尘道人为何会输,大部分人则是充满着不解。</p><p>酒楼内,众百姓也是纷纷望着这年轻和尚,眼神当中满是好奇。</p><p>而这年轻和尚,叹了口气,望着慧觉神僧道。</p><p>“慧觉和尚的辩术,的确是天竺寺数一数二。”</p><p>“他询问仙门道长,你口中的猪狗,是眼睛看到的,还是心中认定的?”</p><p>“无论如何回答,都是错误的,眼见非真,心见非实。”</p><p>“仙门道长回答非眼非心,而慧觉和尚一个无字,其意是说,既然不是眼也不是心,那就是无。”</p><p>“无既空空,既是空空,又何来执着?之前所说,都是空,你提出来的疑惑,也自然是空。”</p><p>“所以仙门道长败了,慧觉和尚赢了。”</p><p>年轻和尚如此回答道。</p><p>说的众人彻底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p><p>这佛门禅机,当真是古怪的很啊。</p><p>但这就是辩法,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要么你说服对方,要么对方说服你。</p><p>十分简单。</p><p>但现在,无尘道人被说服了。</p><p>“阿弥陀佛。”</p><p>慧觉神僧双手合十,念诵一句佛号。</p><p>随后,他再次提问。</p><p>仙门当中,变得更加安静。</p><p>不,应当说整个大魏都变得十分安静。</p><p>比之前还要安静许多。</p><p>太上仙宗的无尘道人都败了,谁还有资格上去撄锋?</p><p>足足半个时辰后。</p><p>终于有人回答了慧觉神僧的问题。</p><p>但可惜的是,连三句话都没有坚持,就败下阵来了。</p><p>整场辩法足足持续了四个时辰。</p><p>大多数都是慧觉神僧在说话,大魏京都内,说话的声音不多。</p><p>这四个时辰来。</p><p>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p><p>好消息是,大魏比东洲要好一些,东洲两个时辰内就全败了,目前四个时辰,还没有完全失败。</p><p>至少仙门还能回答几个问题,虽然清一色都是输,可总比东洲好。</p><p>坏消息就是,七大仙门,已经有三个输了,剩下四大仙门,更不用去想。</p><p>慧觉神僧的声音停下来了。</p><p>辩法四个时辰。</p><p>也差不多到了时候,不可能一直辩法下去。</p><p>就如此。</p><p>第一天辩法结束。</p><p>大魏败了。</p><p>如若不是无尘道人强行抬了一手,其实是惨败。</p><p>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期待着许清宵显身。</p><p>夜晚,大魏显得有些压抑。</p><p>百姓们聚集在各大酒楼,谈论今日辩法之事。</p><p>大部分是互相解释今日辩法的意思。</p><p>可越说到后面,百姓们越觉得佛门的可怕,同时也愤恨在这个时候,王朝阳居然不出面。</p><p>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大圣人后代,结果佛门都欺负到家门口了,王朝阳不理不管。</p><p>还当真是好圣孙啊。</p><p>不过这种言语上的辱骂,到没有什么,毕竟王朝阳不是大魏子民,不帮大魏也没话说。</p><p>只是让人觉得恶心罢了。</p><p>但更多人讨论的事情,还是许清宵。</p><p>“如若许圣出面,区区佛门,算得了什么?”</p><p>“就是,虽然今日失败,但我大魏还有许圣。”</p><p>“说的没错,大魏还没有败,有许圣在,一切都不成问题。”</p><p>不少人的声音响起。</p><p>他们想到了许清宵,认为许清宵没有出面,那么事情就还有转机。</p><p>只是虽然大部分言论是这般,也有人泼冷水。</p><p>“许圣固然才华横溢,可佛门辩法,倒也不是许圣擅长的东西。”</p><p>“实际上,王亚圣之所以不出面,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亚圣都不敢说一定能胜,半圣自然更不行了。”</p><p>是读书人开口。</p><p>来自天地文宫。</p><p>但对比朱圣一脉读书人不一样的是,后者并没有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