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镇压文宫!读书人慌了,陈正儒,杀儒之心!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封圣都不足为过。”</p><p>京都百姓们也暴怒了,一个个抄起家伙,朝着大魏文宫和大魏宫廷外走去。</p><p>而守仁学堂,这一刻也是无比沸腾与热闹。</p><p>“出事了,出事了,百姓们纷纷前往文宫和大魏宫廷外,好像是要去打读书人。”</p><p>“不好了,文宫外聚集了不少百姓。”</p><p>“四大书院外也聚集了不少百姓,感觉我等读书人这次犯众怒了。”</p><p>守仁学堂内,有不少声音响起,一些读书人急急忙忙跑了过来,略显慌张。</p><p>然而,就在这时,李守明的声音响起了。</p><p>“怕什么?”</p><p>“京都百姓是去找文宫读书人麻烦,我们是守仁学堂的学生,百姓不会对我们出手的。”</p><p>“恩,老师在民间的威望极高,这次百姓也是针对大魏文宫,与我等无关。”</p><p>学堂内有人开口,并没有任何一丝畏惧。</p><p>可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忽然在守仁学堂响起。</p><p>“所有人听着!”</p><p>“随我前往大魏宫廷。”</p><p>声音响起,是陈星河的声音。</p><p>这一刻,陈星河穿着一套素衣,从房间内走出,望着众学生如此说道。</p><p>“师伯,我们是去做什么?”</p><p>“师伯?去大魏宫廷作甚?”</p><p>守仁学堂的学生们有些好奇,不知道陈星河是何意。</p><p>“揍人!”</p><p>“揍读书人!”</p><p>陈星河十分潇洒,他一步跨过学堂之门,朝着外面赶去。</p><p>这个时候,大魏文宫的读书人已经惹来民怨,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p><p>文宫儒生,抓住这次机会,在大魏宫廷内,大肆辱骂许清宵,骂了整整一天,别说大魏宫廷内每隔一刻钟就听到这帮人鬼哭狼嚎了。</p><p>就连守仁学堂每隔一刻钟,也能听到这些人鬼叫连天。</p><p>大家伙都憋着一口气,现在机会来了,陈星河会放过吗?</p><p>果然,随着陈星河如此开口,所有守仁学堂的学生们一个个激动了,纷纷跟着陈星河往大魏宫廷走去。</p><p>一时之间。</p><p>整个京都,已经彻底沸腾起来了。</p><p>到处都是百姓,拿着家伙,朝着大魏宫廷走去。</p><p>一支支八门京兵迅速整装待发,看到这种情势,肯定要出动兵部,他们想要稳住局面,但看到百姓们一个个眼中冒火。</p><p>八门京兵们实在是不敢大声说话啊,只能让大家维持好秩序,千万不要发生民乱,这要是发生了民乱,可不是小事啊。</p><p>大魏宫廷外。</p><p>数以万计的读书人,依旧是每隔一刻钟大声请愿。</p><p>他们这一天,可谓是骂爽了,堂堂一位大儒,未来的新圣,被他们这样辱骂,这还不够爽吗?</p><p>本来自从许清宵来了以后,大魏文宫处处被打压,导致他们心里很不爽,尤其是许清宵太年轻了,如此年轻,就成为了大儒。</p><p>有心胸宽阔之人,表示敬佩和尊重,但文人相轻,有些文人就不一样,他们总觉得许清宵用了莫名的手段,或者觉得许清宵德不配位。</p><p>平日里只能在私底下辱骂许清宵,后来许清宵成为大魏未来新圣,大家都不敢说了,只能憋在心里。</p><p>但这次不一样了,许清宵杀降,犯下滔天大罪,落下话柄,再配合大魏儒报的文章,他们岂能不怒?</p><p>岂能不抓住这次机会,疯狂贬低许清宵和践踏许清宵?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愉悦?</p><p>只是骂了一天,大魏宫廷没有任何一点反应,大家还是有些不爽。</p><p>“诸位,我们不要隔一刻钟,这样,我们隔半刻钟喊一声,大家轮流来。”</p><p>有儒生提议,不要一刻钟喊一次,半刻钟,让陛下听见,让满朝文武听见,大骂国贼许清宵。</p><p>这个提议瞬间得到众人的认可。</p><p>下一刻,有读书人站起身来,大声怒骂道。</p><p>“大魏江山,天降灾祸,国贼许清宵,杀降犯天怒,死不足惜,还请陛下严惩许清宵!”</p><p>洪亮的声音响起,当下,五六千儒生齐齐怒吼,大骂许清宵国贼也。</p><p>然而,就在此时,阵阵脚步声响起,是八门京兵的身影。</p><p>一支支军队出现,神色严肃,手持兵器,直接将大魏文宫外的读书们全部封锁圈住,面色冷冽无比。</p><p>而随着八门京兵的出现,大部分读书人脸色有些难看,莫名有点害怕。</p><p>可有部分读书人根本无惧这一切,甚至还露出狂喜之色。</p><p>“诸位!”</p><p>“不要惊慌,有十位大儒在此,这些京兵不敢伤我等,若他们敢伤我等,光是这杀降欺儒,天地不容。”</p><p>有人开口,自信无比道,认为八门京兵不敢出手伤他们。</p><p>的确,随着这道声音响起,不少儒生跟着大喊。</p><p>“没错,他们不敢伤我等,十位大儒在此,数万儒生,若他们敢伤我等读书人,就是犯下天怒。”</p><p>“自古以来,杀降欺儒之国,皆会遭天谴,某就不信,他们敢欺负我等儒生。”</p><p>“这只怕又是许清宵下的令了,哈哈哈哈哈,许清宵怕了,国贼许清宵怕了,他害怕我等之言,害怕百姓醒悟,所以派兵镇压。”</p><p>“是的,许清宵怕了,他怕了,否则的话,为何派兵前来?他是害怕,百姓醒悟,我等一定要镇守此地,让京都百姓,让大魏百姓,让天下百姓都知道,许清宵国贼也。”</p><p>不少书生嗨了,彻底嗨了,看到京兵来临,不但没有任何害怕,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激烈。</p><p>他们认为,许清宵这是怕了,是心虚了,不然的话,为何派兵前来?</p><p>不仅仅是这些儒生,十位大儒也是如此。</p><p>“我辈读书人,为天下苍生而读书,无惧强权,有一颗无畏之心。”</p><p>“诸位,我们的后盾是百姓,是天下百姓。”</p><p>“听本儒之令,团结一致,如若京兵敢动手,我等死战于此,老夫不信,他许清宵敢杀儒。”</p><p>有大儒开口,大声吼道。</p><p>“他许清宵即便是再狂,他也不敢杀儒,他若是敢杀儒,天下百姓绝对不会放过他许清宵的。”</p><p>“对,我等的后盾,是百姓,是天下民意,诸位不要慌。”</p><p>一尊尊大儒开口。</p><p>他们的声音无比洪亮,在这一刻,认为天下百姓是他们的后盾,无惧强权。</p><p>这一番话,使得这群读书人热血沸腾,情绪高昂。</p><p>“传许大人之令,国家动荡,风雨交加之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