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大魏文圣报,稚童狂妄,京都炸锅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也不可能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这样做只会让天下百姓厌恶大魏文宫。</p><p>这很不合理。</p><p>许清宵皱眉。</p><p>而陈正儒继续开口道。</p><p>“你是否认为,大魏文宫这般做法,有些不合常理?”</p><p>陈正儒问道。</p><p>“恩,的确不合常理,哪怕严磊已经被我废掉儒位,可毕竟严磊身后的蓬儒,代表着还是朱圣一脉。”</p><p>“这般行为,只会让天下百姓感到厌恶,不过却可以调控读书人的情绪。”</p><p>“但他们本来就可以这般做,为何要节外生枝?”</p><p>许清宵给予回答。</p><p>明明直接搞一份文报即可,完全不需要特意来恶心自己,这样做肯定是有其他目的的。</p><p>干嘛要节外生枝?</p><p>你说恨吧?的确恨意无穷,但到了这个层次的人,都能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p><p>举个例子,假设杀了自己,蓬儒就可以成为圣人,那蓬儒想尽一切办法都会杀了自己。</p><p>因为利益太大了。</p><p>可若是杀了自己,并不能成为圣人,哪怕蓬儒再恨自己,也不会用这种手段,因为一旦自己死了,他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p><p>这就是一个利益问题。</p><p>大儒也好。</p><p>皇帝也罢。</p><p>六部尚书,武将一脉,各地藩王,其实说来说去都是围绕利益去做事。</p><p>怀宁亲王不恨自己吗?他恨!</p><p>他不希望自己死吗?他想!</p><p>可问题是,他不能直接出手杀自己,否则倒霉的反而会是他,并且对他来说,只有坏处没有什么好处。</p><p>除非他已经预料到,自己不死得话,他就造不了反。</p><p>不然得话,不管如何,他都不会出手杀自己。</p><p>“老夫也沉思了许久,但始终找不到一个答案。”</p><p>“目前唯一能知道的是,严磊现在就是一枚棋子,无论用任何手段,都会来挤兑你的大魏文报。”</p><p>“至于文宫到底是什么目的,暂时还不清楚。”</p><p>“不过守任,你可要多加注意啊。”</p><p>陈正儒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让许清宵多加注意。</p><p>“恩。”</p><p>许清宵明白陈正儒所言,不管文宫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至少目前能得知的就是。</p><p>严磊会用尽一切办法,哪怕是下三滥的手段,也会挤兑大魏文报,说句难听点的,人家就算是一坨屎,也要把你搞臭。</p><p>明白这点后,许清宵的确有些提防了。</p><p>“对了,陈大人,有几件事情,明日上朝你一定要说。”</p><p>许清宵忽然开口。</p><p>既然大魏文宫想要恶心自己,那自己也要有所准备啊。</p><p>不管如何,都要挖个大坑让文宫的人跳进去,不然的话,当真被一直恶心,就算是能打脸回去,这过程也不爽啊。</p><p>既然知道对方已经抱着这种态度了,许清宵就不会客气。</p><p>“你说,守仁。”</p><p>陈正儒点了点头,让许清宵说。</p><p>“陈大人,这三件事情,明日上朝一定要说,并且一定要逼文宫大儒答应下来,否则的话,坚决不能答应文宫所有要求。”</p><p>“第一,限制文宫报的内容,陈大人,虽然我不知文宫报的内容是什么,但说来说去最多和现在的大魏文报有点相似罢了。”</p><p>“大魏文报以后还会有新的内容,可如若不限制大魏文宫的话,只怕严磊会不断抄袭我的内容,到时候就真的要被恶心死。”</p><p>“所以现在说好了,陛下作证,满朝文武见证之下,让文宫大儒答应,这样一来的话,后续守仁推出来的东西,文宫也不敢明目张胆抄袭。”</p><p>许清宵说出第一件事情。</p><p>严磊摆明了想要恶心自己,按照自己的大魏文报做了一个新的文报,这一点没办法,不过许清宵断定以严磊的智商,肯定想不出更多的东西。</p><p>其中内容无非就是将国家大事和一些大儒心得写上去罢了,至于其他的版块,譬如说许清宵打算弄的诗词版块,女性版块,以及小说版块等等东西。</p><p>每一个都是抢占用户的大招。</p><p>严磊起初肯定不会在意,但随着发现竞争不过了,以这种人的品性,肯定会选择抄袭。</p><p>即便是他不选择抄袭,文宫也会有人让他抄袭,毕竟他就是一枚棋子。</p><p>名声臭了就臭了,大不了换一个人,反正只要不殃及文宫就行。</p><p>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当真恶心人了,哪怕自己最终结果是赢了,可这过程属实让人反胃。</p><p>大魏文宫不是说,自己抄袭他们吗?行,那以后大魏文报的内容,你们不能与之相同,否则的话,就封禁!</p><p>此话一说,陈正儒点了点头道。</p><p>“这点不错,未雨绸缪。”</p><p>陈正儒答应下来了,明日上朝会去说这件事情的。</p><p>“第二,还请陈大人明日一定要说清楚,不能低价出售,大魏文宫的财力,学生也有所耳闻,具体有多少不清楚,但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应该不夸张。”</p><p>“如若大魏文宫为了销量,免费赠送,就有些不妥了,这一点陈大人您更明白。”</p><p>许清宵如此说道。</p><p>而陈正儒听到这话后,也不由点了点头。</p><p>文报的作用,绝对不是说赚点银子那么简单,其真正的可怕,是影响力。</p><p>哪怕是不赚钱,这种东西也有极大的作用,大魏文宫每年花费海量银子,去推广大儒的作品,派一些文宫读书人去穷苦之地启蒙孩童。</p><p>为的是什么?不就是稳固读书人的地位以及大魏文宫的地位!</p><p>一份文报成本价十五文钱,而一份文报完全可以提供给十几个人甚至是更多人去看。</p><p>一千万人,也不过是一百万份文报,算起来一万五千两白银罢了。</p><p>按照一天一份,一个月四十五万两白银,一年下来也不就是五百四十万两白银。</p><p>当然如果是免费的话,估计翻个倍没问题,一年一千万两白银。</p><p>对大魏王朝来说,这有点多。</p><p>但对大魏文宫来说,或许真不算多。</p><p>毕竟文报这种东西,主要就是看前期,一旦养成用户习惯之后,那么你再慢慢回调价格,百姓也不会说什么。</p><p>价格上,许清宵必须要让陈正儒给予限制,否则的话,还是很吃力的。</p><p>倒不是打不起价格战,而是没必要,张如会的银子难道不是辛辛苦苦赚来的?</p><p>大魏文宫的银子,可当真不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多少人孝敬?盛世之时,大魏王朝拨款多少?</p><p>再者许清宵还要继续收购书店,并且人工劳力费都要算进去吧?</p><p>可大魏文宫呢?各大书院以及各大书店,都愿意跟大魏文宫合作啊,这威望摆在这里就没的说。</p><p>至于人力?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