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官职之争,吏部刑部,女帝宣见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外郎,实在是有些不妥,臣认为倒不如让许清宵来礼部,礼部当中刚好有主事一职。”</p><p>“一来,可以让许清宵熟悉朝堂礼仪,二来也可让许清宵积累见识,免得未来犯错,等磨砺几年后,再去吏部也不迟。”</p><p>吴普的声音响起,可在许清宵耳中就有些离谱了。</p><p>去礼部清水衙门倒没什么,反正能进六部就已经算很不错了,毕竟这是大魏政治中心,任何一个职位,放到外面去,那就是天大的官。</p><p>可女帝给自己员外郎从六,你直接给我降到从七?</p><p>直接削弱两级,简直是离谱啊。</p><p>不是许清宵追求权力,而是有句老话叫做,官大一级压死人,自己官职越大,做起事来就越方便,否则让我过去打杂,真想要施展手脚,你还要层层上报,一件事情卡一年?</p><p>许清宵可不干。</p><p>“吴郎中此言差矣。”</p><p>“陛下,许清宵虽确实年轻,可任贤不在龄,这天下也没有听说过越老就越有才能的?无非是熟能生巧。”</p><p>“臣觉得,许清宵有万古之才,绝不可能以常理来形,吏部员外郎倒也不是不行,若不是许清宵未上过战场,臣还希望如此大才来我兵部,莫说员外郎,即便是陛下给许清宵郎中之职,臣也愿意。”</p><p>这一刻,广平侯之声响起。</p><p>他们这些列侯,平日无需上朝,今日上朝就是为了给许清宵撑场面,也是为了给许清宵争职。</p><p>所有人都知道,许清宵任职之事,肯定会是一场争斗,故此他们过来,直接让列侯为许清宵争权。</p><p>也算是给他们看看自己的态度。</p><p>的确,随着广平侯开口,吴普沉默了,毕竟他不过是个郎中,从五的官员,怎么敢跟广平侯争吵什么,双方不是一个量级啊。</p><p>然而这一刻,吏部有人出来了。</p><p>“臣,吏部侍郎,不敢苟同广平侯之言。”</p><p>“臣认为,吏部掌管大魏官员升迁,需要足够之经验,否则无论做对多少次,若升迁错一次,便会酿出大错,许清宵是有万古之才,但不适合吏部。”</p><p>“臣认为,礼部或工部合适,任职员外郎也不错,毕竟许清宵之才,臣等有所耳闻。”</p><p>这是吏部侍郎出面了,虽然他也比不过广平侯,但在朝堂上还是有资格说几句话的,尤其他还是吏部的官员。</p><p>说话自然分量足。</p><p>不过他也没有直接否定,而是给许清宵留了员外郎的职位,不过礼部和工部的员外郎就没什么作用了。</p><p>“去礼部和工部,岂不是显得大材小用?”</p><p>“臣不认同,吏部最好。”</p><p>“而且陛下既然开口,想来陛下也深思熟虑过,臣认同陛下之言。”</p><p>广平侯开口,武官的气势抖露出来了,一句话骂的礼部和工部有些不开心了,什么叫做来我礼部和工部显得大材小用?</p><p>你出门的规模,还有你身上的官袍,包括你家不是我们搞出来的?好家伙。</p><p>“臣等附议广平侯之言。”</p><p>当下,武官集团齐齐开口,除了国公等人不说话,其余武官都开口帮忙了。</p><p>去吏部好啊。</p><p>总不可能一直让儒官把控?</p><p>虽然不知道陛下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可这也算是一个警告,国公们心中冷笑,而儒官们却有些沉默。</p><p>也就在此时,终于位列官最前的老者出声了。</p><p>“臣,吏部尚书,陈正儒见过陛下。”</p><p>“许清宵来吏部,此事有些不妥,还望陛下三思。”</p><p>陈正儒开口了,许清宵没有看去,但他知道到了这个级别开口,基本上女帝就要做出决定了。</p><p>当朝左丞相开口,这分量还是足够的,尤其还是吏部尚书,这就是一把手啊。</p><p>“不妥,不妥,老臣认为,许清宵适合去吏部。”</p><p>己方派出陈正儒,我方安国公也不可能坐视不管了,他往旁站了出来,语气平静,但态度也很明确。</p><p>就去吏部!</p><p>“好了。”</p><p>“许清宵的确有大才,去礼部与工部不妥,但去吏部的话,朕深思一番,也有些不妥。”</p><p>“这样,让许清宵去刑部,”</p><p>“张靖,刑部可有员外郎空缺?”</p><p>大魏女帝的声音响起,她打了个和场,但却将许清宵安排至刑部,一时之间众人都有些疑惑了。</p><p>实在不知道女帝这到底是想要做什么。</p><p>“陛下,臣在。”</p><p>“刑部尚未有空缺。”</p><p>张靖开口,显得恭恭敬敬,他是臣,东明会的,与儒官武官不是一个势力。</p><p>所以他也有些好奇了,怎么把许清宵安排到他的部门?</p><p>这不是儒武相争吗?关我屁事?</p><p>张靖满是好奇,可这些好奇只能藏在心中。</p><p>“那主事可有?”</p><p>女帝继续问道。</p><p>“主事也无,但最近刑部的确缺人手,可以添加至一主事。”</p><p>张靖出声,他完全听得懂女帝是什么意思,先问员外郎有没有,这个可以说没有。</p><p>但随后问了一句主事,其实是一种迂回,员外郎或许真的有些不妥,但主事也差不多了,如果还说没有,那就是自讨苦吃。</p><p>“既如此,那许清宵便去刑部,任职从七主事,三日内上任,诸位爱卿还有什么意见吗?”</p><p>女帝开口,充满威严的目光扫了一眼大殿。</p><p>当下声音响起。</p><p>“臣等无任何异议。”</p><p>从七主事,听起来感觉不咋地,可实际上职位不小了。</p><p>六部,掌管大魏王朝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尤其是吏,户,刑这三个部门,更是实权部门,从七的主事,也算是有一定权力。</p><p>再者许清宵这才不过是刚刚入朝啊。</p><p>上来就是主事,换做是其他人,估计就是去礼部和工部打打下手,熬点资历,当然也可以去其他部门打下手,毕竟杂工多点无所谓,分担点压力。</p><p>可上来就是主事,就有些不同,之前更是任职员外郎,这就更夸张了。</p><p>总而言之,这个结果大家都比较满意。</p><p>对于儒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