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女帝的反应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朝堂之上的事情,有些老狐狸明白,但对于天下读书人来说,若是没有涉足其中,根本难知一二。



譬如说大魏缺钱,但为什么会缺钱,缺钱的原因在何处?



有几个人知道?没有身在朝堂,根本就无从得知,甚至有部分官员也没有意识到大魏的危机在何处。



可这篇文章,却将大魏眼下所有问题,全部都写出来了。



不但写出来了,而且还是那种一针见血。



自己想避都避不开的犀利。



但真正让她震惊的不是提出问题。



满朝文武,谁不会提问题?



真正让她震撼的是,解决问题。



这篇安国策上,有解答之法,而这解答之法,更是清新脱俗。



大魏钱庄。



聚百姓钱财,造百姓之福。



其中论点更是让这位女帝连连震撼。



譬如富村修路。



身为大魏的帝王,她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有经济贸易才能促进银两流通,银两流通才能营造税收。



而种种交易,都离不开漕运,无论多便宜的东西,经手漕运都会变得昂贵。



若能修路,漕运费用将可以大大降低,买价依旧便宜卖出,而卖家减少漕运之费,将其中价格减少,薄利多销,如此一来买卖之人便会繁多起来。



而对大魏来说,每一笔买卖都是税收。



但问题来了,修路修路,谁修?



让百姓自己掏钱修路吗?



有这个觉悟,大魏早就统一天下了。



所以只能让朝廷拨款修路了。



只是修建一条官道,需花费数万两白银。



然而官道畅通,漕运费减少,百姓的确盈利了。



可一个大问题来了,等当地收取一万两税收要多长时间?



而且当地县衙有了银子以后,不可能还苦巴巴过日子吧?



各种配套花费,就是大几千两银子,因为这件事情,先帝杀了一批贪官污吏。



但这个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



试点测试可以,想要全国铺开做不到。



原因无他。



没钱。



一个县修一条路就是一万两白银。



十个县就是十万两白银。



哪里有这么多钱财银两?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修路而已,总不可能把国库取干净,就为了修路吧?



这显然是不行的。



可这篇文章却提到了两个点,让大魏女帝不得不震撼。



取之于民,用于民,百姓钱财存于大魏钱庄,钱庄将银两借给各地各县,发展贸易。



先借后还,构造信用评级,到期不还,立案彻查,若当地官员贪赃枉法,就地处决,若百姓投机取巧,严惩不贷,三代不得科举,经商,入伍。



这两点堪称是点睛之笔。



大魏国库的确没钱。



但建立钱庄,让百姓乖乖地将银两存入其中,然后再用这笔钱去建设大魏。



当地县府若是到期不还,立案彻查,贪赃枉法就杀,百姓若是赚到银两,却舍不得缴纳税银,三代不得科举经商入伍。



这惩罚够狠的啊。



三代不得科举经商入伍,可谓是断绝后路。



虽有些严酷。



但非常时期,非常之法。



或许这样做会引来一些不公,可对于一个王朝来说,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换取大部分人的利益,这是值得的。



“好!”



一道惊声响起。



跪在养心殿中的女子,不由露出惊讶之色。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