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搅动各方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反而,王文统的背叛,会让不知情的汉臣们自惭形秽,不敢就忽必烈往后重用蒙古人、色目人而多说什么。

  这场心理博弈,忽必烈完全是拿捏着的……

  而今日这场奏对,姚枢也得拿出点实力出来了。

  “臣以为,李璮有三策,李瑕亦有三策。”

  “说。”

  “于李璮而言,以海船、骑兵两路并行,直捣燕京,为上策;真正投降宋国,将防线南移,与宋国连成一片,静待陛下与阿里不哥再次开战,此为中策;攻打济南,制造声势,等待各路世侯响应,此为下策。”

  忽必烈用蒙语问道:“他将如何选?”

  姚枢断言道:“必出下策。”

  “为何?”

  “李璮志大才疏之辈,鄙视宋国君臣昏聩无能,不会真心降宋,此为志大;王文统一死,他必不敢再取燕京,此为才疏。

  他或将假意投降宋国,却不会将治下之地并入宋国,以为固防。依其心志,必攻打济南,以求扬威于诸路世侯。然实沐猴而冠,必成擒尔。”

  忽必烈连连点头,对如何平李璮之叛已有计较。

  “李瑕又如何?”

  “于李瑕而言,坚壁清野,按兵不动,固守关中四塞,静待阿里不哥卷土而来,此为上策;出兵河洛,牵制史天泽,以救李璮之覆灭,此为中策;攻打山西,寻刘整部决战,此为下策。”

  “为何称下策?”

  “刘整擅水战、杨大渊擅守山城,李瑕若敢出山西,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尔。关中比河洛,居黄河上游,而河套比关中,居黄河上游,随时可支援山西……”

  忽必烈听了,并没有太大反应。

  姚枢的看法与他相似……

  这次的战略目标很简单,在阿里不哥卷土重来之前,解决了中原的祸患。

  李璮是必须灭掉的。

  而对付李瑕,眼下已安排了两路兵马。若李瑕出兵,便可一举消灭,而若其固守关中,却需等中原汉军先灭了李璮再回过头来攻关中,也许到时又要北征了。

  故而说,李瑕不出兵才是上策……

  ~~

  二月二十日,临安。

  枢密院中,贾似道看着眼前的降书,长长地叹息了一口气。

  李璮说得很好听,又要来向大宋称臣了。

  但其公开反叛蒙古之前,根本未曾派人来临安联络过。

  直到王文统一死,这才匆匆联络,说是要献出之前夺走的涟州、海州,请宋廷出兵。

  但据贾似道派出的细作打探来的消息,李璮分明没有向南移兵,与大宋兵马腹背相倚,反而是出兵济南了。

  贾似道懂李璮这是揣着什么心思。

  一方面,挟大宋之名虚张声势,恫吓蒙古各路世侯;另一方面,;忽必烈听了,并没有太大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