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天发杀机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茶卡盐湖的西北山口,苍鹰在天空盘旋,携带大汗九斿白纛的卫士在西北山口伫立,蒙古鼓手跨坐于驼峰之上,敲响左右战鼓,一队队察哈尔骑兵自山口向湖畔蔓延开来。

  林丹虎墩兔大汗策骑战马,拉开望远镜气势汹汹向南望。

  在一望无际的盐碱戈壁尽头, 雪山脚下隐约可见营盘,那是卫拉特的驻地,和硕特骑兵和准噶尔火枪驼城正虎视眈眈。

  国师汗图鲁拜琥的使者刚被林丹大汗送走,血还热着呢,身子留在这边,脑袋正被大汗视死如归的勇士提着辫子送去南边。

  战旗之下, 海北知县陈钦岱表情肃穆,打马至虎墩兔身边叹了口气:“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大汗何必杀其使者泄愤?”

  虎墩兔瞥了他一眼,张口想说什么,却没说出口,只是眉头一拧,扬鞭向北:“你既做了南朝小王的官,就去把老婆孩子给我看护好,别的事情不必你管。”

  他最见不得蒙古人称汗,从前他就觉得南朝就一个皇帝,北边也该就他一个大汗,何得处处称王?

  他打这个、征那个,做出外人看来左手砍右手的举动,其中一大半的内在驱动力, 都是被明朝逼得。

  因为明朝眼中统治蒙古的大首领是土默特,是顺义王。

  而至于他, 孛儿只斤氏·林丹巴图尔,青春期时候南朝人好歹还叫个小王子, 等人家三十多岁就喊人家虎酋。

  他们甚至不愿叫他一声北元大汗。

  搁谁谁不生气啊?

  在汉人角度上蒙古都是蒙古, 一個部落是一个部落才是蒙古的正常状态, 谁强谁的贡马就多一些、受赏就多一些, 土默特部最多。

  但是在林丹汗看来,分散的蒙古并不是蒙古的正常状态,远有成吉思汗、近有达延汗,大一统的蒙古才是蒙古的正常状态。

  只要吃过中央集权的仙丹,统治者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中央集权的美妙滋味。

  对他来说,生来就必须扭转汗庭式微的局面,所有蒙古人,敢称汗的都是摆明车马的敌人;没称汗的不上贡,是暗搓搓挑战权威的敌人;上贡却不听话的,则是潜在的敌人。

  这么一分,就不存在左右手了。

  汗庭形势岌岌可危,腿都没了,哪儿还有手啊。

  虎墩兔一直以来要的,就是在蒙古诸部形成权威,南朝的皇帝也要承认他,至于后金……后金是什么东西?

  虽然后金军吓得我听说打过来就赶紧跑、都城都丢球了,但女真人还是那个给兀鲁斯养鸟的小东西, 我就是看不起你, 有本事等我统一蒙古再打。

  这是他四处讨伐蒙古诸部的核心思想。

  南朝能团在一块,为啥蒙古不能?

  相较而言, 天下间所有的汗也好、王也罢,虎墩兔都不认,在他心里能跟他地位相匹的只有大明皇帝一人。

  他是眼看着土默特在与明朝建立贡市后强大起来,他也需要借助明朝的力量富国强兵,只不过他没赶上最好的时代,南朝对他的态度是时赏时不赏,他对南朝的态度也是时服时叛。

  也正因如此,如今他逃到西海,跟南朝皇帝的联系完全断绝,但有刘承宗这个南朝小王存在,对他来说元帅府能够替代南朝,成为北元汗庭事业繁荣的关键所在。

  所以对与元帅府,他就在表面上捏着鼻子一脸嫌弃的认了,实际上心底对此还有点窃喜,甚至直接在言语上称刘承宗是南朝小王。

  嘿,丢人的不止我一个,南朝也他妈处处称王了。

  就冲这点,林丹虎墩兔没跟陈钦岱发脾气,他是生杀予夺的大汗,却看在刘承宗的面子上,赦免了陈钦岱在言语中认同卫拉特国师汗地位的罪责,他认为自己很大度。

  但陈钦岱就非常不爽了,都啥年代了,还在这靠爹生娘给的血统拿大汗的架子,我们元帅府连皇帝都不认,你这行得通吗?

  再说了,你手下管的蒙古人也就比我们大帅多一点,算哪门子大汗?

  但陈钦岱不敢在虎墩兔面前露出不满,毕竟这鸟大汗不讲道理,人家国师汗的使者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