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会谈(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当日的四方会谈,秦魏双方最终还是因为安邑的归属而未能谈妥。</p><p>待会议结束后,卫鞅趁着四下无人,不悦地询问嬴虔道:“为何答应将皮氏划归少梁?”</p><p>嬴虔皱眉瞥了一眼卫鞅:“早在进兵河东之前,我与李郃便约定此事,那时我记得你也答应了……”</p><p>“此一时、彼一时。”卫鞅正色打断道:“当时我以为魏国与少梁注定交恶,似这般我大秦得河东,少梁得皮氏,倒也并无不妥;岂料今日魏国竟不惜放低姿态、折损颜面,也要与少梁恢复邦交?”</p><p>他直视着嬴虔说道:“你应该明白,若魏国放低姿态与少梁言和,他日少梁未必还会站在我大秦这边!”</p><p>“呵。”嬴虔嘲讽般轻笑一声,旋即反问卫鞅道:“那你说该怎么办?违背昔日与李郃的约定,拒绝少梁的诉求,与少梁反目?”</p><p>“……”卫鞅鲜有地被嬴虔问住了,被问地哑口无言。</p><p>事到今日谁还敢轻视少梁,将少梁视为一般的小国?</p><p>此次若非少梁助他秦国一举夺取安邑,他秦国早就撤回河西去了,搞不好眼下正在艰难抵挡庞涓凶猛的攻势。</p><p>还有诸如安邑之战、曲沃之战,正因为有少梁相助,他秦国军队才能屡屡化险为夷,勉强抵挡住庞涓率领的魏军,甚至于反过来将庞涓逼到陷境。</p><p>倘若因为一个皮氏与少梁反目,且不说秦国迄今为止对少梁输出的善意会化为乌有,待下次魏军展开反击时,少梁或许会站在魏军那边。</p><p>魏武卒加少梁奇兵,这组合想想就让人感到绝望。</p><p>这次他秦军能在少梁奇兵的协助下一夜夺取安邑,甚至一夜夺取轵邑与河阳,他日魏军同样也办得到。</p><p>基于此,嬴虔认为即使不能阻止魏国与少梁改善邦交关系,他秦国亦不可与少梁交恶,最起码要让少梁保持中立。</p><p>对此卫鞅摇头说道:“这背离了我大秦对少梁的掌控,打乱了三国关系,抬高了少梁的地位,这……并非好事。”</p><p>“……”嬴虔默然不语。</p><p>他当然明白卫鞅的意思。</p><p>此前秦、魏、少梁三方的关系,是少梁必须依靠秦国或魏国的力量,才能避免被另外一个大国所吞并,可如今却演变成,秦、魏两国需要拉拢少梁才能战胜对方,这就使得少梁具备了‘左右逢源’的资格,对于他秦国而言当然不是什么好事。</p><p>可问题他秦国能拒绝少梁么?</p><p>一旦少梁倒向了魏国,魏梁联军保准叫他秦国将先前所占的土地全部都吐出来。</p><p>“为今之计,唯有进一步加强与少梁的联系……”</p><p>嬴虔沉吟道:“以我这段时间与那李郃的接触,他虽是魏人,却十分不满魏国的种种政令,反而倾向于我大秦的政令……”</p><p>卫鞅闻言脸上露出几许古怪神色。</p><p>说起这事他也稍稍有些自豪,毕竟他提出的《军功爵法》,那李郃稍微改动了一下就变成了少梁版本的军功爵法,两者最大的区别仅在于他秦国赐予有功之士爵位与相应的土地,而少梁则将‘相应土地’折算成了粮食。</p><p>不过也正因为这,卫鞅始终对少梁抱持有一丝警惕。</p><p>在他看来,倘若他秦国是还未脱闸的猛虎,那么少梁就是一头潜力非凡的雏虎,虽暂时看似无害,但幼虎终会逐渐长大,若不能加以限制,他日极有可能对他秦国造成威胁。</p><p>好在这头雏虎自己套上了一件名为‘墨家’的枷锁,否则卫鞅实在不敢养虎为患。</p><p>沉默半晌后,卫鞅正色说道:“此次与魏国和谈之后,你我有必要与大王重新探讨对少梁的邦交之策……”</p><p>嬴虔瞥了一眼卫鞅,没有说话。</p><p>而与此同时,在安邑城内李郃临时的府邸内,李郃、王廙等人正设小宴宴请韩相申不害。</p><p>只见李郃亲自为申不害舀酒,笑着说道:“今日,多谢申相了。”</p><p>别看今日嬴虔一口答应了少梁的诉求,但真正的助力还是申不害,正是因为申不害暗中支持李郃,才使得少梁无惊无险地得到了皮氏。</p><p>“哈哈,子梁言重了,老夫愧不敢当啊。……少梁乃我国盟友,老夫自当为少梁说话。”</p><p>申不害笑吟吟地看着李郃。</p><p>对于少梁这个盟友,申不害可谓是相当的满意,毕竟之前的河西之战,还有此次的河东之战,在少梁的制衡下,秦魏两国各自付出了十几万的伤亡,粮草、辎重方面的消耗,更是数不胜数,这无疑是极有利于他韩国的。</p><p>美中不足的是,少梁这次助秦国把魏国压制地太狠了,以至于他韩国不得不答应魏胁。</p><p>好在这头雏虎自己套上了一件名为‘墨家’的枷锁,否则卫鞅实在不敢养虎为患。</p><p>沉默半晌后,卫鞅正色说道:“此次与魏国和谈之后,你我有必要与大王重新探讨对少梁的邦交之策……”</p><p>嬴虔瞥了一眼卫鞅,没有说话。</p><p>而与此同时,在安邑城内李郃临时的府邸内,李郃、王廙等人正设小宴宴请韩相申不害。</p><p>只见李郃亲自为申不害舀酒,笑着说道:“今日,多谢申相了。”</p><p>别看今日嬴虔一口答应了少梁的诉求,但真正的助力还是申不害,正是因为申不害暗中支持李郃,才使得少梁无惊无险地得到了皮氏。</p><p>“哈哈,子梁言重了,老夫愧不敢当啊。……少梁乃我国盟友,老夫自当为少梁说话。”</p><p>申不害笑吟吟地看着李郃。</p><p>对于少梁这个盟友,申不害可谓是相当的满意,毕竟之前的河西之战,还有此次的河东之战,在少梁的制衡下,秦魏两国各自付出了十几万的伤亡,粮草、辎重方面的消耗,更是数不胜数,这无疑是极有利于他韩国的。</p><p>美中不足的是,少梁这次助秦国把魏国压制地太狠了,以至于他韩国不得不答应魏王的请求,出面调停此战,变相得罪了秦国。</p><p>当然,对此申不害并不在意,毕竟他韩国无论得不得罪秦国,秦国都会逐年攻打他韩国,再者,少梁已经展现出了他作为盟友的价值,因此他韩国也应当在某些事上照顾少梁的利益。</p><p>不过该争取的东西,申不害还是要争取的,比如说让少梁帮忙训练奇兵一事……</p><p>河东之战前,少梁奇兵给人的感觉不过是精锐的斥候队,在夜间偷袭敌军巡逻队那是一把好手,然而自嬴虔夺取安邑,自公孙壮一夜之间夺取轵邑、河阳二城后,魏、韩两国才意识到少梁奇兵真正的恐怖之处。</p><p>在申不害的暗示下,李郃正色承诺道:“申相放心,此次回国,我便叫人为贵国训练奇兵。”</p><p>“倒也不必如此急切……总之,就多谢子梁了。”</p><p>“申相言重了。正如申相所言,我少梁与贵国才是真正的盟友,你我两国需联手一致,才能抵挡秦国与魏国。”</p><p>“所言极是!”申不害连连点头赞许。</p><p>双方几句话间,就敲定了一千名韩国精锐士卒前往少梁受训这件事。</p><p>说实话,若非少梁目前总共也只有一千名奇兵,申不害恨不得厚着脸皮将人数一口气提到五千人。</p><p>当然一千人也不少了,有这一千名韩国奇兵作为骨干,日后韩国也可以自行训练更多的奇兵。</p><p>而除此之外,李郃也不忘叮嘱申不害:“……请申相务必严加保密奇兵的训练示意,以防被秦、魏两国所窃知。”</p><p>“这是自然。”申不害连连答应:“这支奇兵将由韩侯亲自掌控。”</p><p>其实就算李郃不叮嘱,申不害也绝不会泄漏奇兵的训练之法,毕竟在他看来,少梁奇兵是毫不亚于他韩国造弩之法的‘强国之基’,怎么可能会让秦、魏两国窃取?</p><p>待申不害告辞离去后,李应皱眉对李郃说道:“真的不要紧么,为韩国训练奇兵?”</p><p>从旁,王廙亦一脸担忧地说道:“虽事前就承诺了韩国,可若真的帮韩国训练的奇兵,难保不会泄密……”</p><p>“无妨。”</p><p>李郃摇摇头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