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联军渡河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九月初十,公孙衍派人征调大船数十艘,又令士卒用绳索将这些船只首位相连,在大河上架起一座浮桥,供十二万魏韩联军渡河。</p><p>原本大河以西就有嬴虔留下的警戒驻军,这些驻军看到魏韩联军的行动,慌忙禀告临晋。</p><p>得知这个消息后,秦军主帅嬴虔并未立即召集诸将商议对策,而是派人去请李郃、韦诸二人。</p><p>而此时,李郃与韦诸,还有李应、彭丑、狐豨几人则走在临晋城内的街巷,有意无意地察看城内的状况。</p><p>据二人所见,整个临晋城内可谓是死气沉沉,城内的河戎人大多都不敢出门,来来往往的皆是秦军的将士,偶尔遇到几个被秦军征用为役夫的河戎人,在看到李郃、韦诸几人时也是迅速让道至两旁,低着头表示恭顺。</p><p>“为何他们这么畏惧我几人?”狐豨不解地开口道。</p><p>李应哂笑道:“他们不是惧你,而是惧你身上的衣甲。”</p><p>狐豨低头看了一眼身上的衣甲,恍然大悟。</p><p>少梁军队的衣甲,有近七成是去年缴获于秦军,鉴于少梁当前贫穷,于是他们把这些从秦军身上缴获的衣甲稍稍改动了一番,比如在甲胄上刻个‘梁’字什么的。</p><p>甚至于,少梁奇兵因为特殊原因,全员穿着秦军的甲胄,毫无改动。</p><p>这些情况就使得少梁军队的衣甲与秦军十分相似,甚至相同,因此倒也不奇怪临晋城内的河戎人会认错。</p><p>“看来秦人在这边没少屠戮。”</p><p>瞥了一眼在旁的那几个河戎人,韦诸淡淡说道。</p><p>不得不说,由于之前作为宗主国的魏国默许、甚至有意纵容河戎与少梁之间的摩擦,以达到二国相互牵制的目的,这导致少梁与河戎国的关系也不好,因此韦诸对这些河戎人倒也没有什么怜悯。</p><p>但即便如此,此刻走在这空荡荡的街巷,韦诸也觉得秦人的所作所为有点过火了。</p><p>要知道在他们的印象中,河戎人是十分蛮横无礼的,甚至曾经发生过河戎人与少梁人在合阳当街斗殴、前者将后者活活打死的例子,可如今秦军占领了河戎国,曾经蛮横无理的河戎人在遇到‘秦军’时竟做出让路、低头的举动,足可见秦人在这边造了不小的杀孽,让这些河戎人印象深刻,不敢反抗。</p><p>“若非我少梁当初竭力反抗,恐怕也是这个下场。……很不幸,河戎并没有梁姬、东梁君、翟司马几位的魄力。”李郃客观地评价道。</p><p>众人纷纷点头。</p><p>谁都知道,去年秦军攻打河戎的时候,明明临晋城还未沦陷,河戎的君主就连夜逃到魏国的河戎去了,致使临晋仅抵挡了短短半月就遭秦军攻破——而反过来说,在君主逃亡的情况下,临晋居然还能抵挡半月之久,可见并非没有拼死一战的河戎人,比如李郃曾经见过的,前河戎北城塞将军布沙,这个人据说是在临晋城力战而死的。</p><p>但很可惜,河戎人的王背弃了他的子民,这个国家就毫无希望。</p><p>想到这里,李郃不禁又想到了梁姬。</p><p>别看那位可爱的小姑娘大多数时候只能当个吉祥物,但这不得不说,是她激起了少梁全国军民的士气,让众人心甘情愿为她而战。</p><p>换个词,这就叫众望所归。</p><p>不多时,嬴虔的卫士匆匆而来,朝李郃、韦诸二人抱拳道:“子梁大夫,韦将军,虔帅有请两位。”</p><p>李郃心疑道:“魏韩联军有行动了?”</p><p>那几名卫士也不隐瞒,点头说道:“方才得到河岸驻军的消息,魏韩联军已经在渡河了。”</p><p>“有劳带路。”</p><p>“请。”</p><p>片刻后,李郃一行人就在几名卫士的带领下,来到了临晋的东城门楼。</p><p>说来也有意思,在李郃的影响下,少梁的将领都倾向于宿在城门楼内,只因为城门楼视野更佳,但嬴虔作为秦军的主帅,不住在城内的府邸居然也睡在城门楼上,这就有点奇怪,也不知是否是当年东梁之战留下的习惯。</p><p>当李郃、韦诸二人走入城门楼内时,嬴虔正坐在主位上,凝神观阅着摆在面前案上的一份地图。</p><p>“虔帅,子梁大夫与韦将军来了。”</p><p>在嬴虔的卫士进楼通报之后,嬴虔抬起头来,不等李郃二人抱拳施礼便笑着招呼道:“来,两位且坐。”</p><p>李郃与韦诸对视一眼,随即便走到嬴虔那张桌案旁坐了下来,目光看向案上的地图。</p><p>这是一份以河戎国为主的地图,不过图中也有秦国、魏国、少梁的几座城池,比如秦国的重泉、魏国的蒲阪、少梁的合阳,都是与河戎相邻的城邑。</p><p>至于河戎国的城邑,不得不说,这个曾与少梁体量相当的小国,全国总共就只有四座城,其中作为都城的临晋位于洛水下游,然后是位于西侧的北城塞,位于北面合水西南的新城,还有位于临晋东面的谷城,国土比之当初的少梁还略小,更不必说如今的少梁。</p><p>如今的少梁,别看只多了元里、合阳二城,但国土面积已达到河戎国的两倍,也算得上是就在几名卫士的带领下,来到了临晋的东城门楼。</p><p>说来也有意思,在李郃的影响下,少梁的将领都倾向于宿在城门楼内,只因为城门楼视野更佳,但嬴虔作为秦军的主帅,不住在城内的府邸居然也睡在城门楼上,这就有点奇怪,也不知是否是当年东梁之战留下的习惯。</p><p>当李郃、韦诸二人走入城门楼内时,嬴虔正坐在主位上,凝神观阅着摆在面前案上的一份地图。</p><p>“虔帅,子梁大夫与韦将军来了。”</p><p>在嬴虔的卫士进楼通报之后,嬴虔抬起头来,不等李郃二人抱拳施礼便笑着招呼道:“来,两位且坐。”</p><p>李郃与韦诸对视一眼,随即便走到嬴虔那张桌案旁坐了下来,目光看向案上的地图。</p><p>这是一份以河戎国为主的地图,不过图中也有秦国、魏国、少梁的几座城池,比如秦国的重泉、魏国的蒲阪、少梁的合阳,都是与河戎相邻的城邑。</p><p>至于河戎国的城邑,不得不说,这个曾与少梁体量相当的小国,全国总共就只有四座城,其中作为都城的临晋位于洛水下游,然后是位于西侧的北城塞,位于北面合水西南的新城,还有位于临晋东面的谷城,国土比之当初的少梁还略小,更不必说如今的少梁。</p><p>如今的少梁,别看只多了元里、合阳二城,但国土面积已达到河戎国的两倍,也算得上是小国中的佼佼者了,若是放在卫国或泗淮诸小国隔壁,相信那些小国也会有些紧张,奈何少梁的邻居是秦、魏两国。</p><p>就在李郃与韦诸专心察看河戎国地图时,嬴虔目视着李郃微笑道:“子梁,想必你来时也听我的卫士说了,魏韩联军正在渡河,相信一日之内,那十余万联军便会踏足河西。在召集诸人商议对策之前,我想先跟你还有韦将军谈谈,彼此先达成默契。”</p><p>李郃与韦诸对视一眼,问嬴虔道:“不知是什么默契?”</p><p>嬴虔闻言笑了笑,说道:“莫要欺我,真当我不知你与少梁与韩国签下了盟约?……申不害亲自跑到你少梁,可见他对少梁十分看重,为何看重?无非就是想让少梁助他韩国平衡我大秦与魏国之间的实力,他巴不得我大秦与魏国一直在河西僵持,相互消耗,如此他韩国才能心安。”</p><p>见嬴虔一言道破了韩国的目的,李郃丝毫也不意外。</p><p>毕竟眼前这人可是嬴虔,秦国的贵公子,从小受到最优质的教育,怎么可能连这点事都看不穿?</p><p>关键在于嬴虔接下来要说的话。</p><p>嬴虔压低声音对李郃说道:“你此番率军来援,除了带来了一千名不擅长正面作战的奇兵,就只有五千名弩兵,你的用意我也明白,但这些我都可以视而不见,我只问你一句,此次你可会对魏军痛下杀手,毫无保留?”</p><p>『这个嬴虔……』</p><p>李郃深深看了一眼嬴虔,忽然说了一件看似不相干的事:“前几日,东梁君带着王铮前往蒲阪,希望调解秦、魏两国的战事,不曾想遭到魏相公孙衍的羞辱。眼见这场战事无法避免,东梁君将君爵与印玺归还了魏国。”</p><p>嬴虔愣了愣,旋即脸上逐渐露出几分笑容:“很好。”</p><p>他还能看不出东梁君将君爵与印玺归还魏国是什么用意么?无非就是提醒魏国:这次我少梁要彻底站在秦国那边了。</p><p>满意之余,嬴虔啧啧说道:“唉,东梁君这事做地……无妨,等此战之后,我代为请求我大秦的王,请大王封赐东梁君,不就是个君爵么?魏国可以封,我大秦也可以封。”</p><p>别看他自己都没有获得君爵,他可是秦王的兄长,若非卫鞅弄什么军功爵法,竭力打压秦国的王族、贵族势力,区区君爵对于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难事。</p><p>当然,事实上即使是现在,封君对于嬴虔也不是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