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申不害赴少梁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次日,即四月二十九日,李郃带着王廙、墨践二人再次拜见韩侯,双方较前日更为融洽地商谈了两国的结盟一事。</p><p>实话实说,以少梁目前体量,其实是完全没有资格与韩国结盟的,但韩侯却答应了结盟之事,这不得不说是李郃那一番‘投资’的言论打动了韩侯,使韩侯下定决心想要赌一把,看看少梁能否发展起来。</p><p>毕竟少梁一旦发展起来,就能帮助韩国分担相当一部分来自秦、魏两国的压力,同时还能让韩国收获一个天然的盟友,这相比韩国为少梁提供的帮助,回报可谓是太丰厚了。</p><p>当然,由此也能看出,韩侯确实是一位目光长远、不计眼下得失的贤君。</p><p>据当日双方达成的协议,王廙将作为少梁驻韩使者暂时留在新郑,而韩相申不害则带十几名少府工匠与李郃、墨践等人一同前往少梁,实地勘察少梁的现况,看看韩国‘适合’给予少梁多少帮助。</p><p>鉴于李郃、墨践都是很务实的人,韩侯也把话挑明了:“孤并非不愿助少梁提升技术,孤只是担心少梁守不住。”</p><p>说白了,此番申不害前往少梁,就是要实地评估少梁是否具有‘发展壮大’的希望与潜力,倘若申不害断定这个国家不可能在秦、魏两国的夹缝间发展起来,那他韩国就不必再费力给少梁提供技术支持了。</p><p>对此,李郃与墨践也表示理解。</p><p>当然,关于魏国向少梁施行‘禁盐’一事,韩侯倒是很痛快地答应提供帮助,承诺不久之后就会有几支不遵守韩国法令的走私盐商前赴少梁……</p><p>这显然是针对魏国的策略,毕竟韩侯也不敢公然介入魏国对少梁的制裁,免得得罪魏国。</p><p>四月三十日,李郃、墨践与韩相申不害并十几名少府工匠,告辞韩侯,在王廙的相送下离开新郑,准备返回少梁。</p><p>对比来时顺流而下,从韩国前往少梁,即是坐船也要花费更久的时间。</p><p>等到一行人抵达河东水域时,已经是五月初八前后,这让李郃不禁感慨这时代的船只逆流而上是何等的艰难与缓慢。</p><p>五月初九,一行人的船只经过封陵渡,此时众人惊讶地发现竟有秦国的船只封锁了河面。</p><p>见此,申不害问李郃道:“秦国在攻打河东?”</p><p>“应该是吧。”李郃点点头道:“上月末,嬴虔就有攻打河东的意向……”</p><p>申不害有些惊奇地问道:“李大夫如何知晓?”</p><p>李郃如实说道:“十几日前,那嬴虔曾赴旧梁,有意拉我少梁一同攻打魏国河东,美其名曰‘制止魏国继续胁迫赵国’,还说占下的魏国城池与我少梁二八相分,我拒绝了。”</p><p>申不害啧啧称奇,随即好奇问道:“李大夫与嬴虔有私交?”</p><p>李郃轻笑一声:“我俩的私交,估计就是我把剑架在他脖子上的私交吧。”</p><p>申不害捋着胡须笑了起来,随即问李郃道:“那……这这么办?与前面船上的秦军交涉么?”</p><p>“交给我。”</p><p>李郃低声道。</p><p>此时,封锁河面的秦军已派小船靠了过来,在申不害吩咐船夫、士卒不得抵抗的情况下,一队秦卒顺利登上了船,为首一名秦将沉声喝道:“你等是哪国的船只?为何不挂旗帜?”</p><p>还别说,申不害这艘船确实没有悬挂旗帜,毕竟他前赴少梁的事不想给魏国得知,没想到恰好撞上秦军为了攻打河东而封锁了河面。</p><p>见此,李郃带着彭丑、狐豨、狐贲、狐奋几人走了上前,沉声说道:“我乃旧梁大夫李郃,此乃我少梁的船只。”</p><p>听闻此言,那名秦军百人将面色顿变,非但下意识退了半步,手也按住了兵器,连带着他身后的秦卒们,亦纷纷将兵器对准了李郃等人。</p><p>申不害见此微惊,正要派人上前说项,却见那名秦军百人将惊疑不定地打量着李郃与李郃身后的彭丑、狐豨几人,低声说道:“少梁鬼卒?”</p><p>“少梁奇兵!”李郃没好气地纠正了一句,随即正色说道:“我急着要回国,麻烦让开水路让我坐船通过。”</p><p>“……好。”</p><p>那名秦军百人将盯着李郃看了半晌,点了点头。</p><p>没过多久,封锁河面的秦军就让开了水路,让李郃等人坐船通过。</p><p>这一幕让申不害感到十分惊奇。</p><p>虽然他也知道船上这位年轻的李大夫曾率少梁奇兵日夜狩杀秦军士卒,杀得秦军心惊胆战,但在今日之前,他简直无法想象凶悍的秦军士卒竟会如此畏惧少梁奇兵。</p><p>待通过秦军的封锁后,申不害笑着对李郃道:“若非亲眼所见,在下实在难以想象秦国的士卒竟会如此畏惧李大夫的少梁奇兵。”</p><p>说话时,他忽然想到了一件被他与韩侯所忽略的事:少梁虽弱,可少梁奇兵却强悍得让人感觉不可思议,能否让少梁替他韩国也训练一支奇兵呢?</p&;<p>听闻此言,那名秦军百人将面色顿变,非但下意识退了半步,手也按住了兵器,连带着他身后的秦卒们,亦纷纷将兵器对准了李郃等人。</p><p>申不害见此微惊,正要派人上前说项,却见那名秦军百人将惊疑不定地打量着李郃与李郃身后的彭丑、狐豨几人,低声说道:“少梁鬼卒?”</p><p>“少梁奇兵!”李郃没好气地纠正了一句,随即正色说道:“我急着要回国,麻烦让开水路让我坐船通过。”</p><p>“……好。”</p><p>那名秦军百人将盯着李郃看了半晌,点了点头。</p><p>没过多久,封锁河面的秦军就让开了水路,让李郃等人坐船通过。</p><p>这一幕让申不害感到十分惊奇。</p><p>虽然他也知道船上这位年轻的李大夫曾率少梁奇兵日夜狩杀秦军士卒,杀得秦军心惊胆战,但在今日之前,他简直无法想象凶悍的秦军士卒竟会如此畏惧少梁奇兵。</p><p>待通过秦军的封锁后,申不害笑着对李郃道:“若非亲眼所见,在下实在难以想象秦国的士卒竟会如此畏惧李大夫的少梁奇兵。”</p><p>说话时,他忽然想到了一件被他与韩侯所忽略的事:少梁虽弱,可少梁奇兵却强悍得让人感觉不可思议,能否让少梁替他韩国也训练一支奇兵呢?</p><p>心中一动,他委婉对李郃说道:“少梁奇兵的强悍,着实让在下羡慕,不知李大夫是否愿意向我国提供一些经验?或者,到时候我国派一些人来?”</p><p>李郃愣了愣,稍一思忖便答应下来:“当然,不过奇兵的训练十分艰苦,需要极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么,希望介时……”</p><p>他的应诺,让申不害十分高兴,连忙说道:“那是自然。……既然我国派人前来经受训练,那自然要服从少梁的安排。”</p><p>随后,二人又就秦国出兵攻打魏国河东一事谈论了一番。</p><p>在谈论期间,申不害问李郃道:“李大夫以为秦军能否攻下河东?”</p><p>“这个我也说不准。”李郃摇摇头道:“但应该不能吧?据我所知,魏国在河东至少还有七八万军队,其中包括两三万的魏武卒,秦军虽有二十万之众,但良莠不齐,论战力未必能稳胜魏国。……若真把魏国逼急了,魏国将目前在赵国境内的军队撤回来,到时候嬴虔那二十万军队估计就有麻烦了。”</p><p>申不害点了点头,又问道:“在河东这件事上,不知少梁是持什么立场?”</p><p>“中立吧。”李郃知道申不害是想试探他少梁的立场,但他也不在意,毕竟他少梁的立场与韩国其实可以说是相当一致的:“河西也好、河东也罢,秦、魏两国任何一方取得较大的优势,都会对我少梁构成威胁,因此我少梁主张保持目前的平衡……可惜我少梁能力不足,否则我就会尝试使两国保持平衡……”</p><p>“平衡两国?”</p><p>申不害一脸惊奇。</p><p>区区一个小国,居然敢夸口要使两个大国保持平衡?这份勇气与胆魄让他颇为叹服。</p><p>不过这对他韩国是极为有利的——他韩国其实也在努力平衡秦、魏两国的实力,但河西这块,说实话他韩国鞭长莫及,倘若有少梁在此替他韩国平衡秦、魏两国,何乐而不为?</p><p>看来必须想办法尽快增强少梁的实力。</p><p>申不害捋着胡须暗暗想道。</p><p>半日后,一行人乘坐的船只在东梁渡口靠岸。</p><p>因为是秘密出访少梁,再加上要亲眼看看少梁的现状,申不害婉言拒绝了李郃通知东梁城的提议,与众人一同下了船,步行朝着东梁城而去。</p><p&g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