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旧梁的声浪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九月二十八日当晚,即李郃带着梁姬来到旧梁的当日,李郃与王铮、尹骘在西城门楼展开了一次会谈。</p><p>据李郃从从尹骘、王铮处了解到的情况,旧梁城内原本只有五百余名正军,也亏得率军至此的秦将缪琳、计良二人不知旧梁虚实,或者还未接到嬴虔下令进攻旧梁的命令,否则仅一波攻势,旧梁恐怕就已抵挡不住。</p><p>也难怪当时旧梁警钟长鸣,急急忙忙派人向少梁求援,请来了王铮与两万新卒。</p><p>而这两万新卒,差不多也是少梁最后的兵力了。</p><p>“王司寇,那繁庞怎么办?”</p><p>在听罢王铮的讲述后,李郃问起了繁庞。</p><p>繁庞坐落于旧梁的东北侧,临近大河,附近地形与东梁十分相似,与东梁并称是少梁国唯二的津口,倘若这座城被秦军攻陷,那么少梁与魏国仅剩的联系也会就此被切断,除非魏国派兵助少梁夺回繁庞,否则少梁将无法再期待从魏国处得到援助,而少梁自身几乎是没有余力夺回繁庞的。</p><p>听到李郃的询问,王铮做出了解释:“我率军来旧日之前,便向司马卓派去了三千新卒,并叮嘱司马大夫加强防备……”</p><p>繁庞大夫司马卓,出身于少梁历史悠久的本土氏族司马氏,这支氏族在少梁生活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梁国时期,比王氏、翟氏还要老,是少梁国最值得信赖的氏族之一,当初梁姬前往繁庞鼓舞国民时,李郃也曾见过那位司马大夫一面,当时他就感觉那位司马大夫对少梁国抱持极深的感情,丝毫没有受到翟膺迁族的影响。</p><p>问题是,王铮仅向繁庞派了三千新卒?这让司马卓如何守繁庞?</p><p>话虽如此,但李郃也没有质疑王铮的判断,毕竟相比较繁庞,终归是旧梁更靠近前线,况且一旦旧梁被攻破,秦军便可长驱直入攻打少梁,因此王铮自然要将重兵部署于旧梁,借旧梁、涺水抵挡秦军。</p><p>至于繁庞,它跟东梁一样,属于是必要时可以舍弃的城池,只不过它与东梁是少梁国唯二的渡口,倘若两地都失了,少梁也就别想再指望能从魏国得到帮助了。</p><p>待沉默了片刻后,李郃问王铮道:“魏国提供的军备、粮食,可已运至?”</p><p>王铮点头道:“前两日运到繁庞了,我叫司马卓自己留下了,也没多少东西,仅三千人的装备,五百把弩,倒是粮食运来不少,我叫他运了部分至少梁……”</p><p>严格来说,魏国援助少梁的武器装备其实也不算少,不过一对比二十万秦军,这仅能武装三千人的装备就显得微不足道了。</p><p>“王司寇带来的新卒,武器装备如何?”</p><p>“这个……”</p><p>面对李郃的提问,王铮亦露出了困扰的神色,半响才说出了实情。</p><p>原来他此番带往旧梁的两万新卒,配有武器与甲胄的仅只有三千多人,其他士卒只能手持竹竿、木枪,更别提什么甲胄。</p><p>可即便是这些,也掏空了整个少梁的库房。</p><p>虽然李郃也理解少梁国的情况,但他依旧认为,少梁应该大力发展自身的冶造工艺,决不能干等着魏国提供援助——粮食与其他方面也是如此。</p><p>不过这些改变,他也只能等到击退秦军后再做打算了。</p><p>思忖了一下后,李郃朝尹骘与王铮抱拳道:“明日,请两位以少君的名义召集城内将士做战前鼓舞,今日来时我仔细观察过涺水一带的秦军,那边的秦军也就三五万左右,而旧梁有两万新卒,只要能激起他们保家卫国的斗志,并非不能战胜秦军。”</p><p>就凭两万才训练不到一月、从未踏足过战场、且连武器装备都不齐全的新卒,有机会战胜三五万全副武装的秦军?</p><p>见李郃一脸平静地讲述,尹骘、王铮不禁对视了一眼。</p><p>不过一想到东梁此刻的境遇,这一老一少倒也释然了。</p><p>毕竟相比较旧梁,东梁的处境更加凶险,它此前可是顶着二十万秦军一直坚守到今日呢!</p><p>想到这里,尹骘与王铮皆点了点头:“好!”</p><p>次日天明,王铮便以‘少君要做战前鼓舞’的名义,下令将城内守军召集南侧内墙内外。</p><p>不得不说,对比二十万秦军,旧梁城内两万新卒乍一听不算什么,可当李郃带着梁姬来到南侧内墙上,亲眼看向内城与外城时,却看到内城与外城的街巷被这两万新卒挤地水泄不通。</p><p>“少君!”</p><p>“少君!”</p><p>他们整齐地高呼少君,声浪响彻整座城池,饶是梁姬也知道底下的士卒都是拥护她的少梁男儿,却也不免有些紧张。</p><p>见此,李郃低声鼓励道:“这些皆是愿为少梁牺牲、愿为你牺牲的勇士,你不必害怕他们,就像之前在东梁时那样就好了……”</p><p>“嗯。”</p><p万才训练不到一月、从未踏足过战场、且连武器装备都不齐全的新卒,有机会战胜三五万全副武装的秦军?</p><p>见李郃一脸平静地讲述,尹骘、王铮不禁对视了一眼。</p><p>不过一想到东梁此刻的境遇,这一老一少倒也释然了。</p><p>毕竟相比较旧梁,东梁的处境更加凶险,它此前可是顶着二十万秦军一直坚守到今日呢!</p><p>想到这里,尹骘与王铮皆点了点头:“好!”</p><p>次日天明,王铮便以‘少君要做战前鼓舞’的名义,下令将城内守军召集南侧内墙内外。</p><p>不得不说,对比二十万秦军,旧梁城内两万新卒乍一听不算什么,可当李郃带着梁姬来到南侧内墙上,亲眼看向内城与外城时,却看到内城与外城的街巷被这两万新卒挤地水泄不通。</p><p>“少君!”</p><p>“少君!”</p><p>他们整齐地高呼少君,声浪响彻整座城池,饶是梁姬也知道底下的士卒都是拥护她的少梁男儿,却也不免有些紧张。</p><p>见此,李郃低声鼓励道:“这些皆是愿为少梁牺牲、愿为你牺牲的勇士,你不必害怕他们,就像之前在东梁时那样就好了……”</p><p>“嗯。”</p><p>在从旁尹骘、王铮二人惊讶的注视下,一身戎装的梁姬点点头,轻吐一口气走到墙垛旁,朝着有更多新卒的外城大喊:“我少梁的勇士们,我是季嬴……”</p><p>“喔喔——”</p><p>聚集在外城的新卒们顿时欢呼起来。</p><p>或许他们并不能清楚看到娇小的梁姬,甚至于,除了靠前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人或许连梁姬的喊声都听不见,但这丝毫不影响众人激动的心情,他们振臂高呼,高喊着“少君”,久久没有停歇。</p><p>包括挤在内城的新卒们,同样如此。</p><p>梁姬唯有举起双手示意,反复大喊:“请诸位听我一言,请诸位听我一言……”</p><p>足足几十息过后,梁姬的渴望才传达至内城与外城的新卒心中,他们这才逐渐安静下来,静静等待梁姬的讲话。</p><p>见此,梁姬按照李郃所教导的,大声说道:“我此次来到旧梁,并非是抛弃了东梁的将士,我此番前来是为鼓舞诸位,待事成之后,我将返回东梁!……我东梁还在坚守!在二十万秦军日复一日的猛攻下,我东梁还在坚守!”</p><p>“……”</p><p>“……”</p><p>外城内城,一片寂静,大部分人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p><p>之前他们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单纯高兴看到了梁姬,只有一小部分人心中才产生了疑虑:为何少君会来到旧梁?莫非东梁失守了?东梁君、翟司马他们又在何处?</p><p>可现如今梁姬却告诉他们,东梁城还在坚守……当真?</p><p>谁都知道,东梁城可是顶着二十万秦军啊!</p><p>就在底下将士们惊讶之际,梁姬再次大声喊道:“正如诸位所想,东梁的战事十分艰难,在几次攻城之后,城内的将士从两万四千余人锐减至如今不到万人,但没有人沮丧,因为东梁让秦军付出了三倍的伤亡!……每一名东梁将士的牺牲,至少带走了三名秦军的性命!……但即便如此,战况依旧十分艰难,在我前来的时候,我东梁已失守了南城墙,秦军已经攻入了外城,战局最为不利的时候,西城门、东城门亦连连失守,整个东梁,一度被秦军占领一半……但我东梁的将士仍没有放弃,失去了城墙,就在城内的街巷兴修防御,凭借街巷与防御继续抵挡秦军;白昼时我等抵挡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