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拉锯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继甘兴之后,荀夏亦被嬴虔召到南城门楼狠狠训斥一番。</p><p>对此荀夏感觉有点冤枉,谁能想到东梁守军居然会在天亮的前一刻发动突袭呢?明明他带着麾下的士卒整整警戒了一宿。</p><p>“卑鄙的少梁人!”</p><p>在如释重负走出南城门楼的那一刻,荀夏怨恨地看向东城门的方向,低声咒骂。</p><p>而此刻他口中卑鄙的少梁人,还有卑鄙的魏人,正在巡视重新夺回的土墙。</p><p>期间,卑鄙的魏人,不,是魏瑕阳君,他似有深意地向李郃提起了一件事:“此战之后,少梁何去何从,李五百将可曾考虑过这件事?”</p><p>此次在对待少梁、河戎这件事上,魏国内部亦出现了分歧,一部分人主张为了魏国的利益牺牲少梁与河戎,避免与秦、赵两国同时开战;而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增援少梁与河戎,不惜同时与秦赵两国同时开战,也要维护魏国作为宗主国的颜面,绝不可坐视少梁与河戎这两个附属国被秦国吞并。</p><p>作为驻军元里城的魏将,瑕阳君其实是倾向出兵增援的,毕竟他在河西的意义就是遏阻秦国,倘若少梁与河戎两国皆被秦国吞并,那他也就没有意义再驻守元里了——当然,想守也守不住。</p><p>但很可惜,安邑最终选择为了魏国利益而牺牲河戎与少梁。</p><p>本来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河戎与少梁都是仰魏国鼻息的小国,只要两国听话,大不了魏国在收拾完赵国后,助两国夺回国土、重建国家就是了,难道那时候两国还有可能不对魏国感恩戴德,反而与秦国眉来眼去?</p><p>怎么想都不会亏嘛!</p><p>但现在瑕阳君察觉到了问题。</p><p>鉴于他魏国不发援兵,少梁的几位重要人物都对魏国心生了怨隙,比如东梁君、比如翟虎,再比如眼前这位李五百将。</p><p>尽管李郃的职位目前仍只是五百人将,但瑕阳君可不会真把这个年轻人当做寻常的五百人将看待。</p><p>相反,仅看翟虎、东梁君、梁姬对李郃的态度,仅看少梁军队对李郃的拥护与信赖程度,瑕阳君毫不怀疑此战之后这位年轻人必然会成为少梁举足轻重的人物,甚至有可能从五百人将一下子升至士大夫,单独治理一座城池。</p><p>毕竟这位年轻人在前日晚上鼓舞士气时,曾提到了水治、梯田等许多政策,可见此人不但懂得练兵、打仗,同样也懂得治理国家,凭瑕阳君对东梁君的了解,后者怎么可能会埋没这等人才?</p><p>然而正是这位明明也是魏人出身的年轻人,却在有意无意地分割魏国与少梁,仿佛想要让少梁摆脱作为魏国附属国的身份,而让瑕阳君愈发感到不安的是,东梁君与翟虎默许了这位年轻人的做法,对此不予回应。</p><p>因此趁着今日的机会,瑕阳君也想从李郃这边探探口风,看看他对魏国到底抱持着怎样的态度。</p><p>事实上,瑕阳君猜地并没有错,李郃确实想要让少梁摆脱附属国的身份,毕竟就像那一晚所说的,在梁姬接纳他建议的那一刻起,他就决定要为少梁贡献自己的力量,视少梁为自己的国家,既然如此,他又怎么可能会希望少梁继续受魏国的摆布?</p><p>说得好听,少梁是魏国的附属国,可说得难听点,少梁也好、河戎也好,都是魏国抵抗秦国的牺牲罢了,正是因为魏国很清楚秦国不会放弃攻占河西,断定少梁与河戎所在的土地无法稳定发展,因此才没有吞并河戎与少梁,只是将二国接纳为附属国,成为魏国与秦国之间的缓冲带。</p><p>否则,纵使被天下指责,沾染骂名,又算得了什么?</p><p>而如今李郃既然选择了少梁,那么自然要改变这件事,首先要让少梁独立自主,不受魏国或秦国的控制。</p><p>当然这件事不能着急,更不能硬来,只是缓缓图之,没想到居然被瑕阳君看出来了。</p><p>面对瑕阳君的试探,李郃不动声色地说道:“此战之后若我少梁能够幸存,首先那自然是于废墟中重建国家,然后兴修水利、发展农事……”</p><p>瑕阳君显然不满意李郃顾左右而言他,直截了当地挑明道:“我指的少梁的立场,在魏秦两国之间的立场。”</p><p>听到这话,李郃笑着说道:“此事要由少君、东梁君、翟司马定夺,在下区区五百人将,实在不敢……”</p><p>“李五百将。”瑕阳君抬手打断了李郃的话,正色说道:“请相信我对少梁抱持善意,当初得知安邑不会发兵增援河西,我亦曾发书劝说,可惜未能劝服我国大王。先前少梁派人请求援助,我也是立即就弃守元里增援东梁……”</p><p>看着瑕阳君严肃的神色,李郃思忖了一下,轻笑着说道:“秦国派兵入侵我少梁,致我少梁死去无数人,瑕阳君以为我少梁日后还会与秦国有什么交集么?”</p><p>听到这话,瑕阳君似乎仍不满意,正要开口再说些什么,忽听远处响起了士卒的预警:“秦军!秦军要进攻了!”</p><p>秦军进攻在即,瑕阳君自然不好再与李郃谈论日后的事,只能眼睁睁看着李郃告辞离开。</p><p>“不与秦国亲近,却也没说要与魏国亲近啊……”</p><p>看着李郃与奇兵离去的背影,瑕阳君微微吐了口气。</p><p&没想到居然被瑕阳君看出来了。</p><p>面对瑕阳君的试探,李郃不动声色地说道:“此战之后若我少梁能够幸存,首先那自然是于废墟中重建国家,然后兴修水利、发展农事……”</p><p>瑕阳君显然不满意李郃顾左右而言他,直截了当地挑明道:“我指的少梁的立场,在魏秦两国之间的立场。”</p><p>听到这话,李郃笑着说道:“此事要由少君、东梁君、翟司马定夺,在下区区五百人将,实在不敢……”</p><p>“李五百将。”瑕阳君抬手打断了李郃的话,正色说道:“请相信我对少梁抱持善意,当初得知安邑不会发兵增援河西,我亦曾发书劝说,可惜未能劝服我国大王。先前少梁派人请求援助,我也是立即就弃守元里增援东梁……”</p><p>看着瑕阳君严肃的神色,李郃思忖了一下,轻笑着说道:“秦国派兵入侵我少梁,致我少梁死去无数人,瑕阳君以为我少梁日后还会与秦国有什么交集么?”</p><p>听到这话,瑕阳君似乎仍不满意,正要开口再说些什么,忽听远处响起了士卒的预警:“秦军!秦军要进攻了!”</p><p>秦军进攻在即,瑕阳君自然不好再与李郃谈论日后的事,只能眼睁睁看着李郃告辞离开。</p><p>“不与秦国亲近,却也没说要与魏国亲近啊……”</p><p>看着李郃与奇兵离去的背影,瑕阳君微微吐了口气。</p><p>“呜呜——”</p><p>“呜呜——”</p><p>“呜呜——”</p><p>东梁的城郭内,响起了秦军进攻的号角。</p><p>随着这阵号角的响起,秦军再次对西郭、东郭与南侧内墙三个方向展开了凶猛的进攻。</p><p>然而就跟昨日一样,三处战场的东梁守军稳固防守,秦军进攻了整整半日,直到晌午前后,这才又重新夺回西郭与东郭的首道土墙,连带着夺回了西城门与东城门。</p><p>“进攻!继续进攻!”</p><p>秦军主帅嬴虔于南城门楼发号施令,继续下令进攻。</p><p>于是,甘兴以西城门楼为据点,一边派军沿着北段城墙进攻北城墙,一边督促底下城郭内的秦军继续进攻第二道土墙。</p><p>另一边,东城门楼的荀夏也是如此,一边沿着北段城墙进攻北城墙,一边进攻第二道土墙。</p><p>面对秦军的步步紧逼,东西两侧的东梁守军虽然被迫弃守一道又一道的土墙防御,却也让秦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伤亡代价。</p><p>截止黄昏前,秦军单日伤亡超过万人。</p><p>待伤亡统计送到主帅嬴虔处后,嬴虔大怒,召来公孙贾、甘兴、荀夏等将领大加训斥:“从未听闻在攻破敌城城墙后,仍有如此惨重的伤亡!若非我很清楚我军是在攻打东梁,我恐怕会以为是在攻打安邑!!”</p><p>进攻安邑,可不止这些伤亡……</p><p>众将心中小声嘀咕着,但却垂着头不敢回话。</p><p>他们也明白,仅仅只是攻打一个小国的城池,这伤亡确实有点夸张了。</p><p>先前东梁坚守城池时尚能解释,可现如今他秦军都攻到城里了,居然还有这么大的伤亡,这实在说不过去。</p><p>见众将垂头不语,嬴虔发了一通火,倒也逐渐冷静下来了。</p><p>只见他沉着脸色说道:“其他我就不说了,今夜定要给我加强守备,绝不可能再让东梁有机可乘!”</p><p>“是!”众将抱拳而退。</p><p>此时城内,秦军已开始埋锅造饭,而内城,也再次传出了少女的歌声。</p><p>与昨日一样,梁姬首先弹奏歌唱的还是秦国的民谣《蒹葭》。</p><p>当那悠扬的琴曲与少女的歌声响起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