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置之死地而后生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PS:请大家别光养书,多多投票~』</p><p>————以下正文————</p><p>在李郃的鼓舞下,城内军卒的士气被再次抬了起来,而且比之先前更加高昂。</p><p>如此一来便需要重新制定战术。</p><p>于是在一阵阵士卒们的欢呼声中,东梁君走到李郃身边,示意李郃跟着他去见翟虎等人。</p><p>值得一提的是,东梁君还有意让李郃请来了墨家墨子墨践,还有狐费,其中的暗示让后者精神一振。</p><p>片刻后,东梁君、李郃、墨践、狐费四人便在士卒们的目送下来到了翟虎几人所在的那座楼屋,就在即将进门时,老头忽然停下脚步,神色平静地李郃说道:“那确实是一场精彩的鼓舞,出乎老夫意料……”</p><p>『我这是被称赞了?被东梁君?』</p><p>李郃不可思议地看着东梁君。</p><p>平心而论,李郃对东梁君的印象并不坏,毕竟这老头乍看就给人一种正直、威严的感觉,虽然论年纪给李郃当爷爷都足够,但整个人却很有精神,一头斑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胡须也打理地很好,整个人看起来极有气质,严谨不失威严,以至于李郃最初错将东梁君误认为是少梁国的国君。</p><p>即便是平日里的言行举止,东梁君亦堪称贵族典范,与他的大公子王廙一样,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p><p>因此哪怕这位东梁君因为梁姬的事并不怎么待见他,李郃心底也不希望与这老头闹地太僵。</p><p>没想到今日,这老头居然称赞了他,这让李郃着实感到意外。</p><p>“多谢东梁君称赞……”</p><p>李郃表情古怪地抱拳道。</p><p>此时就见东梁君稍稍凝视了李郃两眼,忽然带着淡淡的笑容意说道:“但……还不够。”</p><p>这个终日板着脸的老头居然笑了?</p><p>李郃愈发感觉不可思议,不过更不可思议的是东梁君那意有所指的话。</p><p>什么还不够?</p><p>凭此还不足以击败秦军?</p><p>亦或……这是什么奇怪的暗示?</p><p>就在李郃思忖之际,东梁君已转身走入了屋内。</p><p>走入楼屋,顺着楼梯往二楼走,李郃就瞧见翟虎站在二楼,笑着朝他张开双臂:“哈,咱们的功臣来了。”</p><p>从旁站着东梁大夫范鹄,亦是微笑着点头,只有瑕阳君微皱着眉头,远远打量李郃。</p><p>“干得好!”</p><p>翟虎重重拍了拍李郃的臂膀,同时向墨践、狐费二人点头示意。</p><p>此时梁姬的弹奏声在底下重新响起,众人一同走入屋内,一边听着少女的琴曲,一边重新制定战术。</p><p>李郃方才的鼓舞,使东梁再次有了一战之力,但他们面临的威胁依旧重大。</p><p>比如秦军打造的攻城器械。</p><p>东梁大夫范鹄率先指出了这一点,他一脸忧虑地说道:“虽如今的士气尚可坚守,但秦军必然会打造愈发多的攻城器械,我等必须想个办法,不能让李五百将与奇兵队多次冒险……”</p><p>东梁君沉默了片刻,忽然问墨践道:“巨子,对付攻城器械,可有什么妙策?”</p><p>“唯有火攻。”墨践很诚实地回答道:“虽然我墨徒可以打造一些专门用来对付攻城兵器的守具,但……都没有火攻来得快。”</p><p>听到这话,东梁君又转头看向狐费,问道:“少氏长,城内还有多少油?”</p><p>虽然狐费对在座几人都不陌生,但似这般,与少梁国的几位决策者正儿八经地坐在一起商议大事,这对于他而言还是首次,因此他难免有些拘束,恭恭敬敬地拱手回道:“恐怕不多了……东梁本来就没有多少存油,仅有的那些,阿……不,李五百将之前带去焚烧秦军的攻城器械了,今日守城时所用的油,是宰杀了城内所有牲畜,取脂熬出来的,但也已所剩无几。”</p><p>他的回答,让东梁君、瑕阳君、翟虎、范鹄几人都皱起了眉头。</p><p>虽说在李郃的鼓舞下,城内士卒尚有坚守之力,但前提是得有足够的油烧掉秦军的攻城器械,否则秦军利用攻城器械源源不断地攻上城头,使东梁的城墙形同虚设,就凭城内剩下的万余守卒,怎么可能挡得住城外近二十万的秦军?</p><p>“难道只能退守旧梁了么?明明李五百将都激起了士气……”范鹄满脸不甘心地喃喃道。</p><p>听到这话,李郃犹豫了一下道:“诸位,我有个想法……既然城墙守不住,那干脆就不守。放弃南城墙,将秦军放进城内。”</p><p>“……”</p><p>众人皆一脸困惑地看着李郃,不明所以,唯独翟虎反应最快,猜测道:“你的意思是……依托城内的闾墙防守?”</p><p>“还有闾巷。”李郃补充道。</p><p>闾,泛指城内的居住群落,比如狐氏、田氏等氏族,他们就居住于东梁城的一个个闾巷中,除了一条主巷连接主街,其他基本对外封闭,有闾墙隔绝内外,形道:“恐怕不多了……东梁本来就没有多少存油,仅有的那些,阿……不,李五百将之前带去焚烧秦军的攻城器械了,今日守城时所用的油,是宰杀了城内所有牲畜,取脂熬出来的,但也已所剩无几。”</p><p>他的回答,让东梁君、瑕阳君、翟虎、范鹄几人都皱起了眉头。</p><p>虽说在李郃的鼓舞下,城内士卒尚有坚守之力,但前提是得有足够的油烧掉秦军的攻城器械,否则秦军利用攻城器械源源不断地攻上城头,使东梁的城墙形同虚设,就凭城内剩下的万余守卒,怎么可能挡得住城外近二十万的秦军?</p><p>“难道只能退守旧梁了么?明明李五百将都激起了士气……”范鹄满脸不甘心地喃喃道。</p><p>听到这话,李郃犹豫了一下道:“诸位,我有个想法……既然城墙守不住,那干脆就不守。放弃南城墙,将秦军放进城内。”</p><p>“……”</p><p>众人皆一脸困惑地看着李郃,不明所以,唯独翟虎反应最快,猜测道:“你的意思是……依托城内的闾墙防守?”</p><p>“还有闾巷。”李郃补充道。</p><p>闾,泛指城内的居住群落,比如狐氏、田氏等氏族,他们就居住于东梁城的一个个闾巷中,除了一条主巷连接主街,其他基本对外封闭,有闾墙隔绝内外,形成狐氏闾、田氏闾等一个个集群。</p><p>这样的构建或者是为了减少盗窃,或许是各氏族保守形态的体现,李郃本身并不赞同这种半封闭的闾群,但眼下,这些闾巷、闾墙,或许是抵抗秦军的唯一办法。</p><p>“你详细说说。”东梁君神色凝重地说道。</p><p>李郃点了点头,双手比划着对众人讲解道:“城内的主道、闾巷,宽度不利于秦军的攻城器械通行,我等可以请墨家弟子打造一种战车,前面竖起厚实的盾牌,陈于街道闾巷,依托这些守具抵挡秦军的脚步……东梁的一侧城墙,至少有一里半,一旦其中一处失守,整个城墙全部沦陷。倘若依托城墙防守,必须保证城上至少有三、四千名士卒,才能确保城墙不被秦军攻陷。但城内的闾巷,最宽的也不过堪堪并行三辆马车,有的甚至无法保证两辆马车并行,二三十名士卒,就能依托地形与防具阻挡秦军的脚步。”</p><p>“可是城内的闾巷多啊……”范鹄犹豫道。</p><p>李郃摇摇头道:“多不是劣势,反而是优势,这意味着纵使一条闾巷失守,也无碍大局,退守后面一条闾巷即可,更何况,城内复杂的地形更有利于奇兵的行动,纵使白天丢了几条闾巷,咱们夜里也能夺回来。如此一来,秦军人多势众的优势,就被城内狭隘复杂的闾巷给抵消了。”</p><p>“这计策好啊。”</p><p>翟虎惊喜地说道:“有这么好的计策,你怎么早不提?听你讲得头头是道,你肯定不是一时想到。”</p><p>李郃苦笑道:“其实这是没办法的办法。……若非城内军卒眼下的士气尚可,我根本不敢提这事。放秦军入城,依托城内闾墙、闾巷与秦军进行巷战,这看似很好,但其实也有弊端,假如我是秦军主帅,见城内闾巷无法突破,我便再度攻取西、东、北三侧城墙,只要这三侧城墙攻陷,城内的守卒就成了瓮中之鳖,放一把火就可全部烧死……”</p><p>听到这话,东梁君、翟虎、瑕阳君、范鹄几人无不露出骇色。</p><p>方才他们只看到了巷战的优点,直到此刻听李郃这么一说,他们才意识到这条计策其实十分凶险,怪不得李郃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p><p>“换而言之,我等必须确保西、东、北三处城墙不被秦军攻破。”东梁君神色凝重地说道。</p><p>“正是。”李郃点点头道:“只是南城墙失陷,我等只需防备一个方向的秦军,多一处城门、多一处城墙失陷,依托闾巷防守的难度就会随之增大,倘若四处城墙全部沦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