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积极备战(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你当真不走?”</p><p>翟膺沉着脸询问前来为他送行的弟弟翟虎。</p><p>“啊。”翟虎轻笑道:“我想看看李郃那些人,能抵抗到什么地步。”</p><p>“愚蠢!”翟膺冷冷说道:“就凭一个小女娃,就算她说动了整个少梁的人,难道就能抵挡住秦军?少梁总共才十几万人,而此刻正在攻打河戎的秦军,却有二十万!十几万缺兵少甲的国民,如何挡得住二十万秦卒?!”</p><p>“或许是吧……”</p><p>翟虎轻笑一声,</p><p>忽然繁庞那边传来了一阵响亮的呐喊,哪怕是隔着数里远,兄弟二人亦听得清清楚楚。</p><p>“……或许未必。”</p><p>翟虎转头看向翟膺,意有所指。</p><p>“……”</p><p>翟膺深深看了一眼繁庞方向,脸上露出几许思索之色。</p><p>良久,他轻吐一口气,目视着翟虎沉声说道:“既然你已打定主意,那……我在河东等你,莫要意气用事。这话,你替我转告韦诸几人。”</p><p>翟虎缓缓点了点头。</p><p>见此,翟膺亦注视着翟虎点点头,随即转身走上了船只。</p><p>片刻后,十几艘满载人与财物的大船缓缓启行,顺着大河水流而下。</p><p>而期间翟虎则站在津口,负背双手目送着兄长所乘的船只缓缓离开,直到那船队消失在他眼中。</p><p>忽然,翟虎身边护卫许忌低声道:“翟虎大人,李郃来了。”</p><p>翟虎闻言转头看去,果然瞧见李郃骑着一匹马来到了津口。</p><p>“哟。”</p><p>翟虎朝着李郃打了声招呼,待后者走近后,笑着调侃道:“不陪着咱们那位少君么?”</p><p>“有东梁君在梁姬身侧看着,不会有事。”李郃摇了摇头,旋即看着大河下游欲言又止:“翟大夫……”</p><p>“走了。”</p><p>翟虎亦不觉得难堪,面色平静地说道:“兄长始终认为此战难以取胜……”</p><p>李郃点点头,也没对翟膺的决定做什么评价,反问翟虎道:“那翟司马呢?”</p><p>翟虎笑了一下,拍拍李郃肩膀道:“我先回芝阳了,有什么事,来芝阳找我。”</p><p>一听这话,李郃就知道翟虎其实对这场仗也没有什么把握,只不过是不愿舍弃其麾下的兵将罢了。</p><p>他朝着翟虎的背影抱拳道:“翟司马,若秦军犯境,必先取东梁,介时东梁需要一位大将坐镇。”</p><p>“叫那老匹夫来请我!”</p><p>翟虎头也不回地招了招手,与李郃告别。</p><p>数日后,李郃跟着梁姬与东梁君来到了东梁城,准备像先前三座城那样,鼓舞城内的国人。</p><p>不得不说,东梁城的情况可要比少梁、旧梁、繁庞三城复杂地多,毕竟这座城内有近乎一半是魏国西迁的氏族,对少梁国本身并没有多少感情。</p><p>所幸这些氏族也没有退路,他们一边震撼于少梁的君主竟然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一边不情不愿地接受了梁姬的请求。</p><p>其中狐氏一族以及与狐氏交好的田氏等几个氏族例外。</p><p>当日,狐费将李郃请到了大屋,将田氏等几个氏族族长介绍给了李郃。</p><p>几位氏族族长可不敢小看这位年轻人,毕竟他们看得清清楚楚,今日少梁的幼君在街上鼓舞士气时,身旁只站着两人,一人是在少梁德高望重的东梁君,还有一人便是李郃。</p><p>因此哪怕李郃眼下仍只是五百人将,几位氏族族长也不敢将这位年轻人真的当做晚辈看待。</p><p>次日,应狐老、狐费父子的请求,李郃出面将梁姬与东梁君请到狐氏族屋赴宴。</p><p>就像东梁君的大公子王廙所说的,只要不涉及到梁姬,他家老头倒也不至于吹胡子瞪眼,比如这次,东梁君稍一沉吟就答应了李郃的邀请。</p><p>时间一天一天流逝,转眼便到了八月下旬。</p><p>八月二十二日时,东梁君的家臣尹骘来到东梁,在梁姬面前对东梁君与李郃几人道:“我已赴元里见过瑕阳君,幸不辱使命,终说得瑕阳君决定弃守合阳邑……”</p><p>李郃问尹骘道:“尹老,那不知瑕阳君几时率那七千守军奔赴东梁?”</p><p>尹骘捋着胡须解释道:“这恐怕还需要一点时间。……老朽虽说动了瑕阳君,但瑕阳君仍不舍得轻易放弃合阳邑,他承诺,倘若秦军在攻陷河戎后,贪心不足,顺势向北用兵,进犯合阳与我少梁,介时他便率七千守军弃合阳而赴东梁,与我等并肩抵抗秦军。”</p><p>李郃听得连连摇头。</p><p>很显然,这位瑕阳君心中仍抱有幻想,寄希望于秦国在攻下河戎国后能就此停战……</p><p>然而秦国怎么可能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p><p>东梁君亦是微微摇次日,应狐老、狐费父子的请求,李郃出面将梁姬与东梁君请到狐氏族屋赴宴。</p><p>就像东梁君的大公子王廙所说的,只要不涉及到梁姬,他家老头倒也不至于吹胡子瞪眼,比如这次,东梁君稍一沉吟就答应了李郃的邀请。</p><p>时间一天一天流逝,转眼便到了八月下旬。</p><p>八月二十二日时,东梁君的家臣尹骘来到东梁,在梁姬面前对东梁君与李郃几人道:“我已赴元里见过瑕阳君,幸不辱使命,终说得瑕阳君决定弃守合阳邑……”</p><p>李郃问尹骘道:“尹老,那不知瑕阳君几时率那七千守军奔赴东梁?”</p><p>尹骘捋着胡须解释道:“这恐怕还需要一点时间。……老朽虽说动了瑕阳君,但瑕阳君仍不舍得轻易放弃合阳邑,他承诺,倘若秦军在攻陷河戎后,贪心不足,顺势向北用兵,进犯合阳与我少梁,介时他便率七千守军弃合阳而赴东梁,与我等并肩抵抗秦军。”</p><p>李郃听得连连摇头。</p><p>很显然,这位瑕阳君心中仍抱有幻想,寄希望于秦国在攻下河戎国后能就此停战……</p><p>然而秦国怎么可能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p><p>东梁君亦是微微摇头,不过他倒是能够理解瑕阳君的想法:“合阳邑毕竟是比东梁、临晋还要繁华的城邑啊……”</p><p>没错,魏国的合阳邑,正好位于秦、魏、少梁、河戎四国之间,四国的往来商贾都要经过这座城,理所当然是整个河西最为繁华的城邑。</p><p>瑕阳君轻易不想让出合阳,倒也不难理解,换做是少梁,恐怕也不会轻易舍弃。</p><p>不过李郃看来,这瑕阳君此举显然是优柔寡断的表现,甚至还显得有些天真。</p><p>当日,除了谈到瑕阳君与那七千魏军的事,李郃亦就坐镇东梁的大将人选,提出了他的建议:“秦军若攻我少梁,芝阳、东梁首当其冲,芝阳建于土台之上,境内多深沟险壑,不利于秦军攻城,然东梁位于一片平川之上,易攻难守,我猜秦军必先取东梁,因此当早做准备,放火焚烧周围丘山上的山林,以拖延秦军伐木建营……”</p><p>东梁君与尹骘深以为然,皆表示赞同。</p><p>随即李郃又说道:“东梁首战,关乎我少梁举国的士气,我推荐翟司马坐镇东梁……”</p><p>此时东梁君已知翟虎是翟氏一族唯一留在少梁的人,心下对翟虎亦有几分赞赏,倒也赞同翟虎坐镇东梁。</p><p>可一听翟虎居然要他亲自去请,这老头的脸顿时就拉下来了,梗着脖子说什么东梁有他就足矣。</p><p>最后李郃只得请出梁姬,请梁姬出面去请翟虎。</p><p>果不其然,一听要梁姬出面,东梁君顿时就没辙了,最终黑着一张脸,将翟虎从芝阳请到了东梁,而芝阳,则改由韦诸率军镇守。</p><p>九月初,李郃与翟虎制定了坚壁清野的战术,将芝阳、东梁附近丘山上的山林全部放火烧毁。</p><p>而田里的稻谷虽然不舍得烧毁,却也派士卒一日十二个时辰看守着,一旦发现秦军入侵,视情况烧毁农田里的稻谷,宁可自损一千也不资敌于秦军。</p><p>然而事实证明,少梁的小心谨慎其实没有必要,因为秦军根本就没有派军队来抢粮,从半个月后秦军的表现来看,秦军根本没有将少梁放在眼里。</p><p>或许在秦军主帅嬴虔看来,只要他大军兵临少梁,少梁只能乖乖投降。</p><p>九月初三,王廙派人从魏国安邑送来一封书信。</p><p>为此东梁君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在梁姬面前,对翟虎、尹骘、范鹄、李郃几人讲述了信中内容:“我儿在信中所述,魏国答应派船只为我少梁运输一批粮食,但军备方面,魏国只答应拨付三千人的军备以及五百把弩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