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奇兵的构想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片刻后,李郃打发李应、彭丑、狐豨几人先行前往饭堂用饭,而他则跟着韦诸来到了中军房。</p><p>进屋之后,韦诸随手示意李郃就坐,旋即他则坐在主位,好奇问李郃道:“你想与我探讨什么?”</p><p>此时屋内就只有韦诸与李郃二人,守在中军房外的也是韦诸信任的亲卫,因此李郃也不掩饰什么,如实说道:“昨日我听翟司马所言,秦国可以出动五十万大军,而我少梁却仅有两万军队,即使背靠魏国,我也觉得两方的军力过于悬殊……”</p><p>韦诸恍然之余有些失笑,不以为意地随口问道:“是故你想建议扩军?”</p><p>“那倒不是。”</p><p>李郃摇摇头说道:“昨日翟司马无意间曾提起,我少梁总共也才十几万人,十几万人能养活两万军队已经十分勉强,自然不会建议盲目扩军。”</p><p>原本不以为意的韦诸,听得暗暗点头。</p><p>正如李郃所猜测的那样,少梁这仅仅十几万人口的小国,之所以能养活两万军队,魏国着实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因此扩军一事,在少梁是很难通过的——确切地说是魏国不会轻易答应,除非少梁可以独自养活军队。</p><p>否则,魏国还不如自己训练国内的军队驻扎少梁呢。</p><p>“我的建议是,我少梁或许可以组建一支精锐奇兵!”李郃道出了真正的来意。</p><p>“精锐?”</p><p>韦诸微微一愣,笑着问道:“你是说,像魏武卒那样的精锐?”</p><p>“不。”李郃摇摇头道:“我只听闻过魏武卒的威名,但不曾亲眼见过,不过我觉得,即便我少梁花费巨大代价练就一支武卒,恐怕也会因为数量不多而难以起到大的作用。”</p><p>韦诸惊讶道:“可方才说精锐……”</p><p>李郃更正道:“我说的奇兵,精锐奇兵,重点在于奇兵!”</p><p>“奇兵?是《孙子兵法》中所言出奇制胜的奇么?你看过《孙子兵法》?”韦诸愈发感到惊讶了。</p><p>毕竟当代世人大多目不识丁,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更别说《孙子兵法》这等兵书向来只流通于各国的王公贵族阶层,世间的平民根本接触不到。</p><p>他韦诸之所以有机会拜读几卷兵书,那也是因为他乃翟家的家臣,而翟家别说在少梁,就算在魏国都有不俗的人脉。</p><p>“……那倒没有,只是听人提起过。”</p><p>在说这话时,李郃心中也难免有些尴尬,毕竟曾经他很轻易就能接触到那类书籍,可惜当时他沉迷游戏,根本没有什么动力。</p><p>但即便没有通篇看过,那些兵书所讲述的主要思想,他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的,尤其是作战用计方面,比如火攻、水攻、袭营、断粮道等常识。</p><p>李郃脸上的尴尬之色,让韦诸产生了几许误会,他笑着说道:“翟虎大人就收藏了不少当世的兵书,你若是感兴趣的话,日后向翟虎大人借几部即是……好了,先说说你那个奇兵。”</p><p>“是!”</p><p>李郃一颔首,旋即正色说道:“据我所见,无论是少梁与魏国的军卒,亦或者是魏武卒,都是用于战场作战的军卒,而我所说的‘奇兵’,则多用偷袭、骚扰敌后,就拿秦军举例……若正面对抗,我少梁肯定无法战胜五十万秦军,但我方可以派奇兵袭击秦军运粮的队伍,一旦偷袭得手,便连车带粮全部烧毁,反复几次,秦军必定陷入缺粮的窘境,到时候即使他有五十万军队,也会因为缺粮而自行崩溃。”</p><p>“……接着说。”</p><p>韦诸惊讶地看着李郃,起初不以为意的他,眼下已经产生了几分兴趣,面色也逐渐变得严肃起来,看得出来是在仔细倾听并且分析李郃的提议。</p><p>见此,李郃便继续说道:“还有,奇兵也可用于夜袭敌营,甚至是袭击敌城。总而言之,即尽量避免与敌军正面交锋,趁敌不备时,再给予其致命一击。”</p><p>韦诸摸了摸下巴处的短须,不可思议地说道:“你打算偷袭五十万人的秦营?”</p><p>李郃摇摇头说道:“只要趁敌不备,让秦军难以及时反应,就算秦营有五十万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p><p>韦诸表情古怪地说道:“可万一秦人反应过来了呢?”</p><p>“那就暂时撤退。”李郃果断地说道:“我也不敢奢求一次夜袭就将五十万秦军怎样,但我可以反复偷袭,叫秦军疲于奔命、难以入眠……”</p><p>“那恐怕需要不少人吧?”韦诸思忖道。</p><p>“人数尚在其次,关键在于要是精锐,懂得利用周围地形与敌军游斗,能以一敌十的精锐!”李郃正色说道。</p><p>没错,李郃就是想提议组建一支另类的武卒。</p><p>魏国模式的武卒虽然强悍到令诸国都不敢冒犯的程度,但弊端很多,单单其正面作战兵种的定位,就注定这支兵种将承受巨大的伤亡。</p><p>明明是百里挑一,花费巨大人力、武力培养的精锐,却用于正面作战,这是否值得呢?</p><p>魏国是富饶的大国,而且还是中原的霸主,承受得起魏武卒的伤亡,但少梁只是一个小国,自然不能像魏国那样使用武卒,别说一场仗战死成千奇兵也可用于夜袭敌营,甚至是袭击敌城。总而言之,即尽量避免与敌军正面交锋,趁敌不备时,再给予其致命一击。”</p><p>韦诸摸了摸下巴处的短须,不可思议地说道:“你打算偷袭五十万人的秦营?”</p><p>李郃摇摇头说道:“只要趁敌不备,让秦军难以及时反应,就算秦营有五十万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p><p>韦诸表情古怪地说道:“可万一秦人反应过来了呢?”</p><p>“那就暂时撤退。”李郃果断地说道:“我也不敢奢求一次夜袭就将五十万秦军怎样,但我可以反复偷袭,叫秦军疲于奔命、难以入眠……”</p><p>“那恐怕需要不少人吧?”韦诸思忖道。</p><p>“人数尚在其次,关键在于要是精锐,懂得利用周围地形与敌军游斗,能以一敌十的精锐!”李郃正色说道。</p><p>没错,李郃就是想提议组建一支另类的武卒。</p><p>魏国模式的武卒虽然强悍到令诸国都不敢冒犯的程度,但弊端很多,单单其正面作战兵种的定位,就注定这支兵种将承受巨大的伤亡。</p><p>明明是百里挑一,花费巨大人力、武力培养的精锐,却用于正面作战,这是否值得呢?</p><p>魏国是富饶的大国,而且还是中原的霸主,承受得起魏武卒的伤亡,但少梁只是一个小国,自然不能像魏国那样使用武卒,别说一场仗战死成千上万,就算是战死几十人、几百人,也足以让这个小国难以承受。</p><p>因此,李郃虽然也想相仿魏国训练一支可媲美魏武卒的奇兵,但他对这支奇兵的定位,则是用于特种作战,避免与敌军主力正面交锋,如此一来便能将可能发生的伤亡减至最低。</p><p>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就是这么个道理。</p><p>“唔……”</p><p>韦诸沉思了片刻,对于李郃所描述的奇兵颇感兴趣。</p><p>他问李郃道:“你需要什么?”</p><p>李郃如实说道:“兵器方面,长戈不适用于奇兵,因此需要人人配制一柄剑,再者,奇兵的训练量可能要比营内更大,为了激励士气,也是为了增强体质,饭菜最好能顿顿有肉……”</p><p>仅仅听到这,韦诸的面色就已经有点不自然了。</p><p>要知道一柄剑的打造可不易,远比长戈贵重地多,因此在天下各国之中,最起码得达到百人将级别才分发剑,毕竟百人将一般远比普通士卒勇猛,身系冲锋陷阵的重任,多一把武器自然能起到更大的作用。</p><p>如今李郃要求奇兵人人配备,这可是不小的要求。</p><p>至于顿顿有肉那就更别说了,若非韦诸乃是翟家的家臣,以他一营营将的地位,都不能保证自己顿顿有肉。</p><p>若不是器重李郃,若不是对李郃提及的奇兵很感兴趣,韦诸怕是都要赶人了。</p><p>在沉思了足足半晌后,韦诸这才沉声说道:“此事……恐怕我也做不得主,需要请示翟虎大人。”</p><p>说罢,他站起身,示意李郃跟上他:“事不宜迟,你我去见翟虎大人。”</p><p>约一刻时后,韦诸带着李郃来到了距军营不远的芝阳城,来到了翟府门前。</p><p>跟上回一样,待唤开旁门后,韦诸无需通报就带着李郃走入了府里,一路来到了翟虎居住的雅苑。</p><p>期间,韦诸也向李郃稍稍介绍了这座翟府的现状:“……这座府邸虽名义上属于翟膺大人,但翟膺大人大多时候住在少梁城、不在芝阳,芝阳平日的事务,由家臣廖善代为处理,翟膺大人偶尔才回来一趟……若你日后在芝阳需要什么帮助,可以找此人帮忙。”</p><p>李郃点点头,心中顿时明白过来:看来芝阳城,基本上就是翟氏势力的地盘了。</p><p>再往前走了一段路,韦诸与李郃便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