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参观日(求月票)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可没有想到这次华夏方面,竟然如此大方,第一天直接带他们参观空天飞机的总装,甚至还允许他们上空天飞机参观。今天也是给他们看到真东西,真技术,这种太空站的技术, 简直是甩了‘国际空间站’十条街都不止。

  不仅仅是参观太空站的装配,下午还直接去中心, 亲眼让他们看到了太空站的组装视频,当看到两个太空模块进行无缝衔接,最后在拼接进大的太空站的时候,那种精密到极致的技术,让每一个专家都灵魂在战栗着。

  秦元清也不会担心因此而有什么泄密不泄密的,这种东西不是你看就会的,也不是你想尝试就可以尝试的,比如‘双环太空站’在未建成时,呈现不规则体,重心始终在变,如何维持‘双环太空站’在建设期时始终在预定轨道上运行,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技术难题,华夏也是花了许多精力用了10年时间才解决的。

  而不解决这个问题,建设这种大型空间站,那么建设期就会出现,因为中心的变化导致空间站不断变轨,甚至运动受到干扰,在地球的引力下都会一头扎入大气层,坠毁!

  别看以前俄国航天局、nasa都有建设空间站的经验,在空间技术上很强大,可是那是基于实验性质的,不管是哪一代空间站,还是十几年前被海外骄傲,可实际上它就是实验性质的,是用来摸索、探索空间技术的。

  而‘双环太空站’,是实质意义上的,是空间技术达到一定程度的成熟标志,同时也意味着进入‘太空时代’、‘航天时代’的标志。

  如果说,太空时代以前,人类是二维生物,顶多是二维半生物,通过各种工具、手段去认识三维,那么太空时代就意味着,人类从二维、二维半时代进化到三维生物,虽然这种进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但是毫无疑问,成为三维生物就是一种生命的跃迁!

  第三天、第四天的行程都是安排航天企业,第三天是去华夏航天科技集团,第四天则是去民营企业参观。

  去华夏航天科技集团还好,第四天参观民营企业,访问团在经历了前三天的灵魂和内心的震撼之后,终于平静了一下,航天航空经济走廊,虽然聚焦了华夏超过七成的航天航空工业,也有体量庞大、光是园区的规模达到3万亩的民营航天企业都有,但是技术面就远不如前三天所看到,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谈不上超越时代,也就是世界一流水平,这些俄国航天工业都有。当然也有掌握着一些很具有开创性甚至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技术,但是却是不至于让人绝望。

  可是在第四天晚上举行的小规模会议进行总结的时候,访问团越总结越觉得不对劲,民营航天企业都比肩俄国航天工业,不仅仅是技术达到了,规模上更是超过,这意味着单独华夏民营航天企业的航天工业就超过了俄国航天工业的力量。

  而他们都知道,在华夏航天领域,民营航天企业入场比较晚,底蕴薄弱,属于华夏航天领域的补充力量,而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那些国有航天企业,这些才是真正掌握先进技术。

  或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这些华夏民营航天企业所掌握的技术,都是国有航天企业淘汰的航天技术,国有航天企业无暇顾及民用领域,扶持了民营航天企业,而就是这样,华夏民营航天企业的航天工业力量都超过了俄国航天工业!

  巨大的挫败感!

  四天四个城市,每个城市的发展都超过了莫斯科,散发着勃勃生机,恍如还在成长中的巨人一般,谁也不知道他会成长成为多么强大的战士。

  而秦元清此时正和张天勤一块,欣赏着长安这一座华夏不夜城,相比以往,长安城更加繁荣了。

  “真的要离开了?”秦元清充满着复杂情感地问道。

  “老了,按道理我前几年就应该退休了,只是大局为重,继续发光发热,现在也是时候退了,将这个位置让给更有能力更加年轻的人,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张天勤显得很平静,在这一个位置一坐就是十几年,兢兢业业的,而在他的带领下,华夏的航天突飞猛进,实现了从世界一流水平到世界引领者的巨大飞越,华夏的航天工业远超其他国家航天工业的总和,能有这份成就,他也满足了。

  再者年纪太大了,也不允许他继续工作下去了,七十余岁,也不年轻了,普通人都已经是享受着含饴弄孙的生活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