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粒子自旋与量子焦点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没有可靠的办法预测其量子行为。</p><p>一个世纪以前,我们所理解的物理世界是经验性的。20世纪,量子力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物质和场的理论,它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展望21世纪,量子力学将继续为所有的科学提供基本的观念和重要的工具。但是相比起20世纪量子力学的璀璨成果,21世纪至今毫无疑问相比起来黯淡失色,很多学者都认为,想要在21世纪发展量子物理,就必须找到办法彻底预测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的属性,而不是靠着基本的经验性。</p><p>比如有一部分学者,就在研究关于时空不同区域之间的虫洞,这种并非科学幻想作家的发明,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只是至今找不到完整的理论以及实际存在的证明。</p><p>听着赵诚的学术报告,秦元清是很感慨,果然经济决定了上层建筑,以前华夏贫穷,没有什么钱投入科研领域,学术研究者过着苦哈哈的日子,有上顿没下顿,自然而然很难有多少学者能够坚持着自己的研究,做出伟大成果。</p><p>可是现在富裕了,国家每年的科研经费一年比一年多,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可以从事着自己喜欢的领域,去一心研究,也有足够的经费去做学术交流,因此很多研究成果实际上是世界领先的成果,学者的水平也是以肉眼可辩的速度增长着。</p><p>比如像量子物理的科研焦点,这种就属于量子物理最前沿的研究领域,要是在以往,华夏肯定属于在远远的后面看着人家在奔跑,担心被甩远而看不到,可是现在,华夏却属于世界第一梯队。</p><p>与此同时,可以看到,华夏的研究领域的梯队建设是很健康的,在老一辈老去、离去,中生代一个个接上,而且水平比前辈们更高。</p><p>秦元清有时候很会自己的同胞们感到自豪,也许因为物质水平提高了,没有以前那种艰苦的环境,大家吃苦耐劳的能力也许比不上前辈们,但是大家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为了华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哪怕是牺牲,也怡然不俱!</p><p>而这种不仅仅是存在于学术领域,在军队更是普遍,他不由得想起,曾经被他拍板作为水木毕业典礼邀请嘉宾的徐如海,2012级生,军训之后加入军队,在刚刚被提拔为团长之时,英勇牺牲,他直至牺牲时的脚步也未曾后退一步,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践行着自己许下的诺言。</p><p>他也想起了,同一届受邀嘉宾的2011年本科毕业生王瑛,在川蜀当扶贫干部,哪怕是到了身处高位时,也不枉将注意力放在贫困地区,结果遭遇泥石流,丧命在山沟之中。</p><p>同样的,也有像2012年本科毕业生柯文良,回乡当扶贫干部,回报家乡,年仅30岁却积劳成疾,牺牲在岗位上。</p><p>除此之外,比如一纸调令,毅然选择告别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依依不舍的家人,远赴荒漠之中,从事着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人员,多少人废寝忘食,齐心协力,才有‘金乌工程’取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