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 语惊四座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这一辈子,就军事上的胜利而言,他就只记住了一次,还是刻骨铭心的那种,那就是崇祯十五年底的那次蓟州之战的胜利!

  那是他联系上了刘伟超知道,知道自己将在两年之后国破家亡的结局,因而极其渴望有胜利,还是对阵之前无敌的建虏的胜利。

  此时,在这崇祯二十一年的这个年末,崇祯皇帝最为高兴的,是他找到了不需要花费多少钱却能办很多事情的办法,那就是通过发行股票来成立国有控股公司,充分利用民间的财富。

  这个事情,是他以前没有想到的,算是意外之喜,效果还非常不错!

  这不,他手中拿着的一份奏报,就是来自琼州的宋应星,说因为有电话公司采购电线的订单,使得他手中的资金充足,不但招到了橡胶厂所需要的人手,还有余力,让更多的人去种植橡胶树。

  根据宋应星的说法,橡胶垫硫化什么的生产,一切都很顺利,并且产量会随着越来越多的橡胶树成熟而提高。

  不过虽然橡胶的用处很多,但是眼前最为急迫的,肯定是电线的需求,全国的通讯,需要借助有线电话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电线的材料,主要是两种,除了橡胶之外,就是铜线了。在预期将来橡胶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于铜线的储备,也需要提前预备。

  宋应星的这份奏报,除了报喜之外,其实就是提醒崇祯皇帝,不要忘记铜线这个事情。

  对于这份奏报,崇祯皇帝很开心,因为电线的生产,一切顺利,很快他就能看到,有线电话在大明的普及。

  而交通的便捷,通讯的几时与否,又是决定大明疆域到底会有多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刚好,崇祯皇帝可是要当球长的人,正准备开疆拓土之际,因此这些因素集合起来,就是顺中加顺了。

  高兴之余,他拿着宋应星的奏报,也开始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宋应星提醒的有关铜线的问题。

  诚然,因为大明新币的发行,减少了很多铜钱印刷的需求,节约了不少铜,但是,大明就没有多少铜矿可以开采,这一点,崇祯皇帝从刘伟超那边也得到了印证。

  而根据刘伟超的科普,崇祯皇帝还知道,以后的电气时代,更是会对铜有极大地需求。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不过崇祯皇帝倒也没有多发愁,如今国力强大,军力鼎盛,有这个基础在,大明自己没有的,完全可以把视线放到海外去!

  按照刘伟超提供的消息,地球上最大的铜矿,至少在刘伟超的那个位面上已经探明的铜矿,主要是集中在南美洲。

  但是,就如今大明的情况而言,要想去占领南美洲,还有点早,或者说不切实际。

  所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崇祯皇帝的计划,是先把倭国整个拿下,然后沿着太平洋暖流的路线建立船队的补给路线,这样才能大规模地往美洲大陆出兵。

  在此之前,只是少量人派去美洲,又要占领美洲,消灭西夷,还要开矿,再运回来,难度实在有点过高了。

  另外还有一点,至少从目前位置,不管是南美洲还是北美洲,都是西夷的地盘,如果大明不是以雷霆之势压过去,就会让西夷有了防备,派遣更多的军队到美洲和大明先锋去对抗,这对大明这边来说,并不明智。

  因此,崇祯皇帝就没想着这么快就图谋美洲大陆。他的目标,是盯在南洋这边,这里才是瓜落蒂熟的时候,正好可以摘果实。

  幸运的是,根据刘伟超提供的消息,他那个位面上一个叫印度尼西亚的国家中,有世界铜矿储量达到世界第三的铜矿所在,并且铜的含量还是前十大铜矿中最高的!

  收到宋应星的这份奏报,崇祯皇帝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起了这个富铜矿!

  “是时候该对南洋出手了!”崇祯皇帝如此想着,便召集群臣于文华殿议事。

  在群臣见礼完毕之后,他一开口,就语惊四座道:“未来大明对于铜的需求会非常大,因此,朕决定开采一个储量达到四千一百万吨的铜矿地区,虽然以当下的水平未必能开采完,但是也够大明用个上百年了!”

  吨的概念,在格物学上已经经常有,并且在这个时候,也算是有普及了。

  文华殿内众人一听,四千一百万吨的铜矿储量,顿时就惊呆了!

  7017k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