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如果当地普通百姓多的,就摊派到他们头上去;如果不足以摊派的,就欠着,反正理由很好找,水灾啊,旱灾啊什么的,都是欠赋的理由。

  朝堂上的诸官也是心知肚明,给与配合,因为他们自己在老家,也是这么一回事。

  等欠个几年之后,就说动皇帝开恩,赦免了欠赋。这钱,就不用交了。

  这也是从正德年间开始,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有田百姓,向有功名的官绅投献土地,甚至充当隐户的来源。

  真要按照官绅优免名额来执行的话,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事情。

  而如今,皇上接着剿贼机会,来解决这两个事情。让马士英非常的佩服,当今皇帝确实是有眼光和魄力,瞅着这个机会下手。

  当然了,这可能也不是当今皇帝的手笔,而是太祖皇帝的手笔,那么这一招就很普通了。

  之前的时候,马士英其实还纳闷,江南是朝廷赋税重地,闹了贼乱,不管是有什么理由,在马士英看来,那都是要立刻派官军前来围剿驱赶流贼的。

  结果没想到,皇帝却是迟迟不派兵,似乎一点都不在意流贼把江南给祸害了。原来皇帝的打算,其实就是对江南不满,就是等着流贼在江南闹得凶一些之后,再来整顿江南!

  不得不说,这么大的魄力,要说是太祖皇帝指点了当今天子,那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这一招,高!

  李若链见马士英很上道,对他的观感就好了很多,话也就多了一点,叮嘱马士英说道:“在做事的时候,也要让地方上知道,朝廷这是为了地方好,让他们好好配合,那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真要弄得出动军队去剿贼的话,就不好看了!”

  马士英了,心中有点凛然。这锦衣卫指挥使说军队剿贼,这根本就是借口,言外之意,就是谁要是不好好配合的话,那就直接“污蔑”通贼,军队一上,谁能抗拒的了?

  当然,他已经事先说明了,最好不要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出现的话,也绝对不会手软。

  这么想着,马士英便连忙说道:“指挥使大人请放心,本官一定会做好安抚解释之事,让地方上都能知道,朝廷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他们好!”

  这个马士英,真得很上道!

  李若链这么想着,便笑着说道:“不错,总督大人好好干,末将回头必然如实上奏。如果做得不错的话,末将以为,陛下必然还会有重用!”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似乎是又有点遗憾地说道:“其实,原本末将听陛下的意思,向地方上传达朝廷意思,不至于让地方上误解,这是政通司该做的事情。但是,如今这政通司,让陛下太不满意了,政通使的位置也一直空着。所以此次南下,就没有政通司的人一起南下。”

  崇祯皇帝新设立政通司衙门,这在官场上当然引发过轰动。只要是官场上的人,甚至不是官场上的人,都是有讨论过的。马士英也不例外,因此,就知道这政通司是个什么衙门。

  此时,听到李若链的说话,他忽然心中一动,下意识地就感觉这是个机会。

  于是,他脑筋急转,立刻思考开了。

  很快,就听马士英笑着对李若链说道:“不是本官夸口,这政通司要做的事情,有一个人非常合适去做!”

  “哦?谁?”李若链一听,有点好奇地问道,“如果真有合适的人员,那就赶紧举荐啊!”

  顿了顿,他基于对马士英的好感,便又接着说道:“陛下如今求贤若渴,如果是真有真才实学的,并且忠君报国,已经有不少例子,都是平步青云的!”

  这些例子,只要是官场上的人,自然都是知道的。甚至都已经传开,凡是被当今天子以八百里加急传召进京的,那都是连升好多级,真正的平步青云。

  以前听闻的时候,他们自然对这些人是非常羡慕的。也想过,自己能被皇帝八百里加急!

  但是,很显然,没有!

  而如今,听锦衣卫指挥使的口气,虽然没有八百里加急,但是如果能向皇帝证明有用,那也同样是一条平步青云的路。

  这么想着,马士英就有点激动了,这个机会,他绝对要抓住才行。

  因此,他便连忙向李若链说到:“本官举荐的这个人,不但有资历,而且才华惊艳绝伦,肯定很合适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