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漩涡(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之前李道玄仔仔细细查验账册,史万宝慷慨的说不用查了。</p><p>仅仅片刻之后,史万宝开始一页一页的翻看账册李善也是无语了,只能站在那听着李道玄慢悠悠但从未停歇的话语。</p><p>“二哥尚是总角之龄,助圣人平定关中”</p><p>“年方弱冠,浅水原一战而定天下根基”</p><p>“虎牢关透阵而出”</p><p>好吧,李善算是听出来了,话里话外都在说,年轻好,年轻棒,年轻呱呱叫!</p><p>这是恨不得写一篇大唐少年造啊!</p><p>李善偏头看了眼,还在看账册的史万宝脸色越来越难看,黄色的胡须都在微微颤抖。</p><p>一个还没满二十岁,另一个已经是须发染白,年近六旬了。</p><p>李道玄哪里是在赞秦王李世民啊,明明是在骂史万宝老迈不堪!</p><p>这两人有多大的仇啊?</p><p>李善在心里苦笑不已,绝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是秦王一脉,一个是东宫嫡系。</p><p>一直到李道玄说的口干舌燥,端起茶盏润口的时候,史万宝丢下账册,“李善,你可知晓,账册有误,需斩首示众!”</p><p>“本王翻开良久,并无疏漏。”李道玄冷笑道:“只这一会儿,你却看出疏漏,说来听听。”</p><p>史万宝拱手略略行礼,“此人年方十九,嘴上无毛,账册有误,亦是寻常。”</p><p>李善真是恨不得长双翅膀扑哧扑哧飞走刚才说的清清楚楚,老子今年十八,是十八岁!</p><p>你史万宝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了吗?</p><p>显然不是,因为主位上双目喷火,再无雅状的李道玄是十九岁。</p><p>沉重的呼吸声在大帐内响起,呃,李善低着头不吭声,史万宝看起来平静如水实则得意,喘息声自然全是李道玄一个人的。</p><p>好一会儿之后,勉强控制住情绪的李道玄手摁着桌案,冷笑道:“久闻史家迭出名将,令兄屈死前朝,但为一时名将,令弟官居左领军大将军。”</p><p>刚才还占着上风的史万宝脸黑如锅底,一家三兄弟,的确就属他不争气。</p><p>其兄史万岁是隋朝名将,南征北讨,战功累累,爵封县公,至今仍有名望。</p><p>其弟史万寿精于骑射,曾统率大军出塞,击突厥有功。</p><p>而史万宝在投唐之前,一官半职都没混上。</p><p>李道玄看了眼呆若木鸡的李善,“你还不知道吧?”</p><p>“原国公当年大名鼎鼎,乃京兆大侠,没想到竟然也精通算学?”</p><p>“淮阳小儿,敢尔!”史万宝大怒起身,戟指骂道:“老夫迎圣人有功,爵封国公”</p><p>“不错,你与鄠县起兵,迎圣人入京。”李道玄冷笑道:“记得是会同平阳公主吧?”</p><p>李善往后退了几步,都快退到大帐外了,这几句话他是听得懂的。</p><p>平阳公主在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只带着几个随从在京兆闹出好大动静,收编了数万义军,几次击败隋朝名将屈突通要知道屈突通后来一直担任李世民副手,如今执掌陕东道大行台。</p><p>而李道玄特地点出这句话,是因为平阳公主收编的那些所谓的义军其实基本上都是盗匪,史万宝就的李善,“你还不知道吧?”</p><p>“原国公当年大名鼎鼎,乃京兆大侠,没想到竟然也精通算学?”</p><p>“淮阳小儿,敢尔!”史万宝大怒起身,戟指骂道:“老夫迎圣人有功,爵封国公”</p><p>“不错,你与鄠县起兵,迎圣人入京。”李道玄冷笑道:“记得是会同平阳公主吧?”</p><p>李善往后退了几步,都快退到大帐外了,这几句话他是听得懂的。</p><p>平阳公主在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只带着几个随从在京兆闹出好大动静,收编了数万义军,几次击败隋朝名将屈突通要知道屈突通后来一直担任李世民副手,如今执掌陕东道大行台。</p><p>而李道玄特地点出这句话,是因为平阳公主收编的那些所谓的义军其实基本上都是盗匪,史万宝就是其中的一支。</p><p>李善的脸僵的都不会动了,心里叹息打人不打脸啊!</p><p>这个时代所谓的大侠可不是两汉时期以义扬名的侠,特别是在隋唐之交的乱世,说得不好听点,那就是打家劫舍的盗匪。</p><p>史万宝气得睚眦欲裂,他当然知道李道玄平日称呼李世民为二哥,称呼平阳公主三姐,今天特地以平阳公主称呼,那是在李善面前掀自己的老底。</p><p>片刻间,和刚才反过来了,史万宝气急败坏别人不知道,难道你也不知道,老子只会战场搏杀,字都没认全!</p><p>而李道玄温文儒雅,不理会史万宝,看向李善,笑道:“听闻你精于算学,连荥阳郑氏子弟都败于你手,不如由你替其分说账册?”</p><p>李善只觉得,头好痛。</p><p>刚开始,两人都在那指桑骂槐,一个骂嘴上没毛,屁事不懂,一个骂倚老卖老,老而不死。</p><p>现在呢?</p><p>如果今天真的是一场面试好吧,自己的表现完全没有意义,两个主考官都快打起来了!</p><p>最终,史万宝怒气冲冲的离开,李道玄恢复平静,伸手请李善坐下叙话。</p><p>“三胡不肯出兵,陕东道如何?”李道玄第一句话就问到了关键处。</p><p>李善小心翼翼的说:“之前见过尚书右丞韩先生,尚书左丞于学士”</p><p>李道玄虽然年纪和李善相仿,但毕竟生于权贵家族,如今又是宗室子弟,心思灵敏的很,点头道:“蒋国公和三胡素有旧怨。”</p><p>按道理来说,齐王率军征伐河北,驻军陕东道,蒋国公屈突通理应出面,但李善只提到韩良、于志宁两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