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战耶?和耶?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p><p>六年前,李渊举旗起兵,十八岁即中进士的房玄龄抛弃官职投奔秦王李世民,两人相见恨晚,李世民曾言:“如左传所言,吾与玄龄一见如故。”</p><p>这就是一见如故的由来,长孙无忌对此非常了解,但他此刻脑子里在想,从第一次见面开始,自己就看李善不顺眼,那叫什么?</p><p>虽然知道自己的心态有问题,毕竟是人家救了自己长子,但长孙无忌还是忍不住骂道:“若不是你要出城,何至于此?!”</p><p>不能骂李善,那我骂自己儿子总行吧?!</p><p>长孙冲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父亲训斥。</p><p>“只是访友而已,辅机勿要苛责。”高士廉打圆场笑道:“那李善真是不凡,行义举,有仁心,更有霹雳手段。”</p><p>长孙顺德眼见李善给平民裹伤,而跟着长孙冲的随从也将事情经过详细叙述了一遍。</p><p>一旁的高履行忍不住奔出屋外,又是呕的一声。</p><p>长孙冲脸色也微微变白,赶紧端起茶盏饮了几口才压下去,勉强露出个笑脸,“父亲、舅祖,今日难民作乱,到底为何?”</p><p>高士廉叹了口气,“突厥大举南下。”</p><p>“什么?!”</p><p>“什么?!”</p><p>长孙冲和刚回来的高履行异口同声,神色大震。</p><p>突厥基本上每年都会南下,但大举南下这个词是不能随便用的,这至少说明了一点,突厥颉利可汗必然亲自领兵。</p><p>颉利可汗比他哥哥处罗可汗能闹腾多了。</p><p>武德四年三月亲自领兵攻打雁门,生擒太常卿郑元璹,连长孙顺德都被俘虏了,直到今年初才放回。</p><p>当年,颉利可汗败行军总管王孝基,略取河东,侵犯原州,穿越延州要塞。</p><p>今年四月颉利可汗又亲自领兵围攻新城,击杀李大恩,遣派万骑随刘黑闼祸乱河北。</p><p>如今又亲自领兵南下,如何不让人惊骇。</p><p>高士廉、长孙无忌都是秦王府幕僚中的佼佼者,对情势很是了解,也不想和子侄辈多说,只略略交代了几句。</p><p>“此事不要外传,以免引得民间骚乱。”高士廉吩咐道:“这些时日不要出城,难民无粮只怕还要生乱。”</p><p>长孙冲脱口而出,“不行,得告知李兄!”</p><p>“让李兄进城吧。”高履行也附和道:“这次总能讨碗茶喝了吧?”</p><p>“别急,德谋兄一定会想办法,他们交情最笃。”</p><p>“说得对,去找德谋兄”</p><p>长孙无忌忍不可忍,厉喝道:“住嘴!”</p><p>“军国大事,岂能随意泄露,万一引起骚乱,你二人背得起吗?”</p><p>长孙冲缩着脑袋战战兢兢,但还是壮着胆子开口,“父亲,李兄为人谨慎,不会”</p><p>“他为人谨慎,为人谨慎会一拳打破你鼻子?!”</p><p>“父亲,孩儿落马之时,他居然不假思索伸手来救的确不够谨慎!”</p><p>长孙无忌被气得七窍生烟,自己和李善相看两生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儿子被揍了,自己想出手找事被拦了下来现在儿子居然和凶手搅到一起。</p><p>“唰!”长孙无忌不知道从哪儿找出了条藤鞭,阴着脸盯着儿子。</p><p>长孙无忌也不太清楚自己是怎么想的,只隐隐觉得有<p>“说得对,去找德谋兄”</p><p>长孙无忌忍不可忍,厉喝道:“住嘴!”</p><p>“军国大事,岂能随意泄露,万一引起骚乱,你二人背得起吗?”</p><p>长孙冲缩着脑袋战战兢兢,但还是壮着胆子开口,“父亲,李兄为人谨慎,不会”</p><p>“他为人谨慎,为人谨慎会一拳打破你鼻子?!”</p><p>“父亲,孩儿落马之时,他居然不假思索伸手来救的确不够谨慎!”</p><p>长孙无忌被气得七窍生烟,自己和李善相看两生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儿子被揍了,自己想出手找事被拦了下来现在儿子居然和凶手搅到一起。</p><p>“唰!”长孙无忌不知道从哪儿找出了条藤鞭,阴着脸盯着儿子。</p><p>长孙无忌也不太清楚自己是怎么想的,只隐隐觉得有点不太对,一旁的高士廉皱眉轻声道:“为友解困,义之所在,辅机为何大怒?”</p><p>长孙无忌僵在原地,毕竟李善救了大郎,双方应该就势和解才对,而且妹夫李世民对李善颇为赏识。</p><p>好一会儿后他终于想明白了为了李善,大郎居然敢跟自己顶嘴!</p><p>呃,但这种心态,好像和婆媳关系有点像,长孙无忌脸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绿的。</p><p>正僵持间,外间有随从来禀,“郎君,秦王急召!”</p><p>“回头再跟你算账!”长孙无忌丢下软绵无力的训斥后转身而去。</p><p>高士廉笑着说:“如若出城,多带些随从,不可距离太远,一旦生乱,快马回城。”</p><p>长孙冲、高履行商量了下,出门去寻李楷,长孙无忌、高士廉骑马疾驰入宫,直入承乾殿。</p><p>“高公,辅机到了。”李世民起身相迎,身后众人均行礼,倒不是因为长孙冲,而是因为高士廉。</p><p>这货的辈分太高,他的爷爷是高欢的堂弟,与高士廉同辈的要么埋土里,要么土也已经埋到脖子了。</p><p>在场的都是李世民的嫡系心腹,除了高士廉、长孙无忌之外,还有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虞世南、薛收。</p><p>“大举南下,颉利可汗亲自统兵,铺天盖地,声势浩大,兵锋直指河东,已过雁门。”</p><p>高士廉轻声问:“兵力几何?”</p><p>宇文士及答道:“分兵两处,不计河北,颉利可汗麾下至少十万。”</p><p>殿内都安静了下来,从前朝开始,突厥这个庞然大物就和中原战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p><p>北边起兵的薛家父子、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刘黑闼,甚至李渊,背后都影影绰绰看得见突厥的影子。</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