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穷侃《奋斗》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陆涛越来越像徐涛的时候,夏琳开始茫然失措了,她发现这个男人对她说,买车别忘了驾驶本写你的名字,她愤怒了,因为他变得和那些夜总会的男人再也没有什么不同,她发现他慢慢地远离了他们的世界,不再是一起的时候相互抱怨工作不顺心,而是他功成名就,而我只是个一无所成的业务员,他买了独栋别墅,我却还一无所有。这样的感觉,何曾不是陆涛有过的,米莱可以一下子花掉一个大学男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可以开跑车上学,可以一下子玩一样的租下一套房子,这对于陆涛,太陌生。”

  和自己所爱的人比较金钱地位是耗无意义的。人生而不同,穷爸爸富爸爸财商情商,清崎老儿已经讲的十分透彻了,此处无需再深入探讨。反对一个人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所爱的人,不管是不是所谓善意的,主观的为了他好。我们的一生自己都难以把握,实在无力去背负太多的梦想,更别说是别人的梦想。当两个相爱的人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时候,就很容易转便为一种强势爱情,一方甘心情愿乐意付出的,恰好是另一方无力背负拒不接受的,矛盾再所难免。一个人身处优越时,都会偶尔不自觉的用自己的恩惠去强暴别人的意愿,可是没有人能接受自己的意愿被别人强暴,深爱的人所给于的伤害会在心里加倍。这就是为什么夏琳不高兴陆涛买车买房,户主还叫写夏琳的名儿的真实原因。随便提一下杨小芸,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嫁给自己想要的那种男人,那么结婚以后,千方百计把自己的老公往那个方向打造,这是她下辈子唯一的梦想。悲哀的是向南并不想成为那个男人,如果不是为了小芸,他可以说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对自己当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没什么不满意。企图用一个完美的印象去框一个一模一样的爱人,其难度可想而知,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完美爱人,他什么都好,只是现实中找不到,怎么比较都对不上号。

  “鸟类是有印随的,他出生的第一眼看到谁,就把谁当做妈妈。”人性永远都是饥渴的,所以有钱就是爹,有奶便是娘,不仅是初生伊始,而且越长大越孤单越认同这个道理。“心理学老师说,青梅竹马的感情离婚率与一见钟情一样高达1/5,媒妁之言最靠谱。”这就叫殊途同归,并不能说明“媒妁之言最靠谱”。当爱情已成往事,离婚已成事实的时候,人们才会追根朔源的去探讨因果关系。是因为不爱了才离,还是因为爱过头了呢?当一段感情走过离婚这道门时,只怕离婚这事儿本身已不关乎爱或不爱了。只是生活,两个人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在一起生活了,忍受不了对方死不悔改的臭毛病,累到厌倦,连争吵都嫌累,受够了,没法过了,这些做为离婚的理由已经足够了。

  “记得猪头和露露谁都不明白乌托邦的含义,这就是他们的共通之处。”猪头是一个连孔乙己和鲁迅都分不清的人,不知道啥叫“乌托邦”并不奇怪。给一个人讲他些此生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让他在往后的岁月里蹉跎磨砺而终不能得偿所愿,到不如什么也不告诉他。

  把宝马开的只有奥拓的速度是可耻的,坐在奥拓里闭上眼睛感受宝马的人是可悲的,挤在公交车里的攒紧扶手打盹儿的人是买不起车的。

  “我们都是这美丽世界的孤儿,在寻找自己的同类,找到之后才发现自己不是孤独的,不是怪物,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有的人穷其一生也找不到,更多的时候,我们脚不着地不知所谓的忙碌着,像一只飞在空中的荆棘鸟,像一个走在路上没有影子的人。

  “他看到夏琳就会安心,知道自己还是陆涛。”陆涛在米莱面前是爱的主宰,可以给予或是放弃,米莱随之快乐或是悲伤。而在夏琳面前,陆涛认为自己得很努力很成功才能给夏琳幸福,才能配得上他深爱的这个女人。而陆涛越成功越让夏琳不自在,她宁可陆涛是一吃软饭的,她甚至愿意去夜总会上班来养活他,她乐意。当爱情面临严峻的经济考验的时候,两个人携手挺过来了,当两个人的经济地位出现落差的时候,爱的表达以实实在在的物质来体现的时候,夏琳受不了,恰巧米莱在那一刻引爆了这情绪。

  “露露其实没那么可恨,她其实最不贪心,她在祷告的时候说,我还爱着华子,但是我明白我不能太贪心,我不能什么都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这个问题已然明了的时候,是个人他都会选熊掌,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确定谁是熊掌谁是鱼。华子在露露的选择中豪无疑问成为了后者。

  有位教育学家讲过这样一个帮事,她喂牛奶给小猫喝,用调羹一勺一勺的喂,小猫很抗拒,一掌打翻了牛奶,自己跳到地上一舌一舌的舔食。她告诉我们,原来小猫并不是不喜欢喝牛奶,它只是不能接受主人喂食的方式。爱是给予不是索取,爱不是以会被爱人拒绝的方式给予。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