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此物名曰口红,颜色是偏粉调的水红色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呃啊”</p><p>就在孔清真在心里复盘的时候,忽然听到从墙角里传来了几声微弱的呻吟声,孔清转过头去,才发现可达志似乎是被自己刚刚的惊天一剑给惊醒了,现在正微微晃动着身体,嘴里还在发出低低的呻吟之声。</p><p>孔清蹲下身,从自己的怀里取出了一瓶红色的药水,朝着可达志的嘴唇里滴了两滴。</p><p>不能给他喝的太多,能维持住他现在的伤势不恶化就可以了。毕竟自己还指望着他靠着这一身的伤势去指证庄严寺的那些和尚们呢。</p><p>可达志在昏昏沉沉之中,忽然感觉到一股清凉的的感觉从自己的嘴里一直传到自己的全身,他顿时精神一震,甚至就连全身的烧伤以及肩膀上的伤口都不那么疼痛了。</p><p>他微微的晃了晃自己的脑袋,睁开了自己的眼睛,入眼所见的是一个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站在那里恍如玉树临风的一个美少年。</p><p>我这是遇到神仙了吗?</p><p>可达志又晃了晃自己的脑袋,逐渐的清醒了过来,这才注意到美少年穿着一身奇特的道袍,应该是个道士。</p><p>接着,四周的景象开始逐渐的进入了他的视线,他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还在跟那个刺客和王薄战斗的废宅内。</p><p>可达志吃力的晃动着身体,摇摇摆摆的想要从地上坐起来,喘息着问道。</p><p>“是道长你救了某吗?”</p><p>“如果你指的是赶走了一个想要杀你的和尚的话”</p><p>英俊的小道士对着可达志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非常亲切的说道。</p><p>“没错,那就是贫道干的!”</p><p>“有个和尚想要杀我?”</p><p>可达志此时也隐隐约约的想了起来,在自己昏昏沉沉的时候,似乎的确是感觉到一个穿着灰袍的和尚站在他的面前,手里还握着刀剑的样子。</p><p>庄严寺的这些和尚们肯定有问题。</p><p>他挣扎了一下,想要自己站起来,但浑身的酸痛制止了他。</p><p>在尝试了几次,发现自己浑身剧痛,无法行动之后,他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在场的另一个人。</p><p>“道长,某有一个不情之请。”</p><p>可达志抬起头,用嘶哑的声音断断续续的说道。</p><p>“能不能送某回皇城某有重谢”</p><p>听到可达志的话之后,小道士抬起头,眼光飘转,从可达志背后正在处理尸体的几只搜索狐的身上扫过,然后温和一笑,一脸的悲天悯人。</p><p>“谢就不用了,扶危济困是我道门修士的天职。”</p><p>一个时辰以后,孔清一脸木然的牵着马车,将浑身是伤的可达志送到了皇城的门口,然后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尽显玄门高士施恩不图报的良好本色。</p><p>没错,不但重谢不要了,马车孔清都不要了!</p><p>作为一个玄门高士,就是要这么说话算话,这么淡泊名利,这么心态阳光。</p><p>像什么不会赶车,于是只能牵着马车从长安最南头走到最北头这么丢人的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p><p>就是酱紫!</p><p>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孔清就真的把可达志的事情完全丢到了一边。反正只要孔清还活着,法华宗当年指使孟让造反,祸害山东的那些家伙总会付出代价的。</p><p>这个虽然是前身的私仇,但孔清也不打算坐视不理。</p><p>就算是因此而误伤一些罪恶值不够的和尚,比如说轶凡之类的也没办法了。他们既然享受了法华宗带来的便利,就要为法华宗的行为负责。</p><p>不过目前敌强我弱,所以还是需要徐徐图之。</p><p>而且孔清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平阳公主出手帮他弄到了一个太史局监候的位置,让孔清成为了一名正八品的道官。</p><p>道官是什么呢?</p><p>简单的说就是道士中的官员,可以领俸禄,国家承认的那种。</p><p>唐朝的道官从职能上来划分可以分为专职负责管理僧道的崇玄署,还有专职负责观测星象,预知灾祸,制订历法的太史局。</p><p>当然,在这个妖魔鬼怪层出不穷的大唐,太史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斩妖除魔,维护社会的稳定。</p><p>至于说三娘子李秀宁帮孔清在太史局谋职的这个举动之中,有没有她意图缓和孔清跟青霞子之间的关系,顺带也给孔清增加一点说话底气之类的事情,那就见仁见智了。</p><p>反正孔清现在是一点也不排斥跟青霞子和罗浮派的那些道士们搞好关系,在他的眼里,罗浮派的道士将来说不定都是全真派的栋梁之才啊。</p><p>于是,孔清在第二天的下午准时来到了永昌坊的大门前,平阳公主的家令马四喜已经等在门前了。</p><p>一般来说,作为地位超然的平阳公主府的家令,马四喜是根本不用到永昌坊的门前来等某个人的,就算是爵至国公,他能等在府门前就已经算是给对方面子了。</p><p>你再位高权重,能超过我们家三娘子手帮他弄到了一个太史局监候的位置,让孔清成为了一名正八品的道官。</p><p>道官是什么呢?</p><p>简单的说就是道士中的官员,可以领俸禄,国家承认的那种。</p><p>唐朝的道官从职能上来划分可以分为专职负责管理僧道的崇玄署,还有专职负责观测星象,预知灾祸,制订历法的太史局。</p><p>当然,在这个妖魔鬼怪层出不穷的大唐,太史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斩妖除魔,维护社会的稳定。</p><p>至于说三娘子李秀宁帮孔清在太史局谋职的这个举动之中,有没有她意图缓和孔清跟青霞子之间的关系,顺带也给孔清增加一点说话底气之类的事情,那就见仁见智了。</p><p>反正孔清现在是一点也不排斥跟青霞子和罗浮派的那些道士们搞好关系,在他的眼里,罗浮派的道士将来说不定都是全真派的栋梁之才啊。</p><p>于是,孔清在第二天的下午准时来到了永昌坊的大门前,平阳公主的家令马四喜已经等在门前了。</p><p>一般来说,作为地位超然的平阳公主府的家令,马四喜是根本不用到永昌坊的门前来等某个人的,就算是爵至国公,他能等在府门前就已经算是给对方面子了。</p><p>你再位高权重,能超过我们家三娘子平阳公主吗?</p><p>但这个小道士清微就不一样了。</p><p>在三娘子还不是公主的时候,清微就跟着师傅玄诚道人认识了三娘子。而且因为清微可爱的面容,所以三娘子当时动不动就捏他的脸,两个人的关系一度也可是说非常亲近。</p><p>大业十三年,当今陛下起事在即,身在大兴城的三娘子危在旦夕的时候,又是玄诚道人带着清微和其他清都观的道士们以在曲江池畔行斋醮之事为名,偷偷地帮助三娘子潜出了大兴城。</p><p>马四喜现在还记得离开大兴城的那天,三娘子抱着一脸不情不愿的清微,郑重的对玄诚说。</p><p>“大恩不言谢,只要我李秀宁不死,终有报答兄长的一天。”</p><p>但结果等到大唐打下了大兴城,定鼎关中之后,玄诚道人却不但没有等到报答,反而因为帮助了三娘子的这个事情被霍国公柴绍给针对了,清都观也因此败落。</p><p>虽然说事情的原因是因为玄诚孤高,不屑于用这些俗事去打扰自己的朋友,再加上其他人的导致三娘子一直都不知道这个事情,但三娘子本人的内疚却并没有因此减弱。</p><p>而这种内疚与当初的亲近混合在一起,再加上三娘子对于清微的师父玄诚的爱屋及乌之类的复杂感觉,让清微成为了三娘子现在心中很特殊的一个人。</p><p>“清微,某等你多时了,”</p><p>在看到孔清出现之后,马四喜立刻主动上前,递上来了一个盒子。</p><p>“这就是太史局监候的鱼符,告身和敕牒。清微你拿着它,直接去含光门街上的太史局入职就好,太史局的位置就在秘书省的下边,靠近鸿胪寺的地方。”</p><p>“有劳了”</p><p>孔清举起手,先对着马四喜打了一个稽首,这才恭敬地伸出双手把盒子接了过来。</p><p>“没有想到居然是劳动了家令的大驾,贫道真是铭感五内。”</p><p>“清微你有所不知”</p><p>看着孔清恭敬的姿态,马四喜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温和了一些。</p><p>“选部的官吏有一些俗陋,比如说拿告身的时候要交一笔钱,称为官告费,对外的名目是说要收取裱糊告身的这个朱胶绫轴的钱,但实际上数额相当不菲。三娘子担心清微你囊中羞涩,所以索性就派某家跑了一趟,帮你先把告身领回来了。”</p><p>孔清的嘴角抽动了一下。</p><p>当官还得收委任状的工本费?还数额相当不菲?</p><p>谁说古人见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