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月忠忍恨赴国难 僧兵首战留遗憾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风云突变,少林僧众无不惊异茫然。

  骤然闯来的官军,飞瀑泻潭般搅起一阵骚动,原本随张四维到少林传旨赐甲的官军,像受委屈的新媳妇见娘家人一样,呼拉一下乱了营,惊呼乱叫着奔向新来的官军。

  “我们不是少林叛贼,我们可是被困在这儿的呀!”

  “俺也是大明官军!俺可是忠于朝廷的啊!”

  ……

  月空面色遽变,转脸看着小山,等他说话。宗诗、月明、月朗、月清等人也一齐看着小山。小山见新来的官军不由分说就往僧众堆里乱闯,情知事出有因,但又觉得官军不能如此乱来,遂低诵一声佛号,朝月空道:“风浪不止,浑水不清。且让僧兵护住众僧再说,但切不可伤及人身性命!”

  月空急将令旗一挥:“众僧兵,速与我卫寺护僧!”提了镔铁梅花棍跃下台阶,挺身迎在最前面。

  虹儿扶着奶奶,两人俱是浑身颤抖。苏母满脸惊惧地低喃道:“明明是为朝廷出山征战,怎么反成了反贼呢?这世道,怎么颠三倒四的!”

  宗画凝视一下虹儿,走近小山低语几句,小山点点头。他便朝苏母和虹儿走过去,扶住苏母道:“老人家,您且随贫僧到寺里歇着。这里肯定有什么误会,不会有什么大碍,一会儿就好!”

  苏母惦着儿子,哪里肯动?宗画又让虹儿劝奶奶,虹儿依然劝不动,只得失望地看一眼宗画。这才发现眼前这个僧人玉貌堂堂、高大英挺。此刻,正用一种如思如忆如烟如雾的眼神打量着自己,心如小池睡莲惊风般微颤一下,惶然垂下眼帘。

  台阶下,则一阵叮叮当当,众僧兵与官军已开始迎面对局。

  那小个子、小脑袋官军小校见少林武僧公然抗拒,扯着蝉鸣一样又沙又亮的嗓子大叫:“有敢抗命者,尽行格杀!”

  众官军闻命,禁忌顿消,甩开了膀子,猛砍猛刺,尽是刀刀直取头颅、枪枪径奔心窝儿。而僧兵们则只是架、格、拨、封、挡、挑,多取守式。

  咔嚓!咔嚓!几声响,已有几个僧兵的长棍被砍断,变成了短棍对大刀,自守自卫也变得吃力起来。

  照此长时间斗下去,任你僧兵再高的武功也有露招的时候,想不伤及人身性命几乎没有可能。更何况,官军还在泻洪般源源不断地涌向山门,压力正似雨前翻滚的乌云,越积越大、越蓄越重。小山宗书在台阶上看得分明,急在心里。再不能这样厮缠僵持了!他朝侍立身边护着他的月朗道:“擒贼先擒王!显显你的手段——不伤筋动骨,把那个可劲儿‘拨火星子’的小校弄下马来!”

  “我早就等你这句话了!”月朗会心一笑,背在身后的手猛地一扬,三个黑点嗖嗖低啸着飞出。远处马上的小校,突然惊叫一声,盔上缨飞、手上剑落、人也同时仰跌马下。

  舞棍迎在最前面的月空看得分明,呼地横扫一下镔铁梅花棍,逼开一些官军,突然棍头斜扎雪地,一脚骤蹬棍身,飞身一跃,竟已上了官军头顶。再使一招“蜻蜓点水”,几点几掠,便已立身小校背上,然后举棍大呼:“谁敢再犯僧兵,贫僧便一棍度了这小子西去!”他连呼几声,周围的官军顿时呆立不动。正与其他僧兵格斗的官军也闻声回顾,气势立消。

  月空弯腰拎起那小校,正要喝开前面官军,将他带到山门前的台阶上,问问这是怎么回事,却见东牌坊前的官军风拨苇丛一般,先行闪开一条道路。路间又来一簇人马。正前头,是一员黑甲黑面满脸络腮胡子的将军,骑一匹浑身炭黑、四蹄雪白的肥膘马。

  他见月空拎着小校要走,左手环握的马鞭一打马屁股,右手抬起长杆大刀,刀头远远一指月空,粗腔粗嗓道:“嗨!少林和尚!敢拿官军,真要反了吗?”舞刀冲了上去。

  月空知道,再跟他一对搏,官军与僧兵便会重新开战,保不准就出人命。所以,不再答话,只将镔铁梅花棍一挥,捅出一条道,拎着小校直接上了山门前的台阶。

  黑面将军冲到山门前,官军和僧兵都已住手,只是兵械相指,默然对峙。那将军打量一下台阶上的几个人,用刀一指斜披袈裟的小山,大声喝问是不是少林方丈。

  小山合什点点头,又问他是什么人?为何兵围少林。

  黑面将军自称是河南都指挥使秦铤,说他接到两人密报:少林寺接纳叛臣之子,抗圣旨杀钦差反叛朝廷。所以,他才提兵前来捉拿叛僧。

  小山、宗诗等人一听,即知是“灰狼”吴良新、“黑虎”蒋铭二人搞的鬼。小山即让宗诗向秦铤解释山门风波原委。末了说,他们这是正要奉旨出山、远征抗倭。

  秦铤却是摇头不信:“你们既然不反,就把朝廷钦差交出来!否则,本将军就只能封你山门、逮你叛僧——向本将军密告你们反情的两人,如今已经北上京城。一旦皇上怪罪下来,本将军也好交差不是?”

  少林寺哪里交得出钦差?但又不能就此束手就擒,让“灰狼”二人得逞奸谋。小山拿定主意,义正辞严道:“调遣僧兵出山,乃是朝廷旨意。将军如今偏听奸人之言,捉拿僧兵,阻挡抗倭,难道是要抗旨吗?”说罢,从袖里取出圣旨,抖开来高高举起。

  看见圣旨,秦铤顿时消了粗蛮气,下马跪了连磕响头。站起来,却又道:“我知道你们有圣旨,但你交不出钦差,就说明告密人说的不错,你们杀了钦差图谋反叛。我再捉拿你们,就不是抗旨!”

  小山、宗诗等人互相看看,一时都觉难以应对。他们清楚:此时跟秦铤解释朱家冤案,只是枉然。毕竟朝廷并未给朱纨昭雪正名。此时,跟他说这些,他根本不会相信,反而更加认定少林寺与“叛臣”之子通谋。小山等人正犯难间,却听秦铤又道:“听好了——本将军数十个数,你们交不出钦差,本将军就下令捉拿你们。”

  小山眉头低沉,双目微瞑,手指快速拨点着一串佛珠,思考着绝处求生的办法。

  “一、二、三……”秦铤开始报数。

  “方丈,我看还是先将他们赶走,然后再进京说理!”宗画凝眉冷视着秦铤,忽然发话。

  小山没应声。他觉得这只能让少林寺罪上加罪!而且,有赶就有斗,有斗就有伤……

  “五、六、七……”

  小山忽然睁开眼,一挥手道:“且慢!秦将军,老衲愿只身受缚,进京领罪!但僧兵必须即刻出山,参战抗倭!”

  秦铤迟疑一下道:“不行,交不出钦差就是少林反叛,所有叛僧,一律拿下!好了,不跟你磨嘴皮了!”他竖起长杆大刀,往高空一举,又接着往下数。

  “八、九、十——”

  大刀猛地向前一挥,刀头直指山门。

  “你们的狗钦差来了——不得撒野!”

  突然,一声霹雳似的高喊从山门正对的少溪桥上传来。一触即发的血拼乍被喝住。

  众人循声齐朝桥头望去。

  秦铤挥起的大刀也冻结似地停在半空。他皱皱茅草般又长又乱的眉毛,也随众官军转过头去。

  只见一个白净英武、气度如虎的年轻人,正绳牵一个反缚双臂的人走来。被绑的那人一身甲胄、外罩绿袍,像个将军。只是头上无盔、披头散发,看不清面目,大约年轻僧人走得快了点,带得身后那人一溜一滑、一跌一撞,形象极其狼狈。

  山门台阶上的小山、宗诗等人早已认出年轻僧人就是月忠,俱是惊喜交加。

  小山微笑着点点头。

  宗诗则双手合什,喜喃喃道:“原来他没有杀张四维!”庆幸间,他发现小山缓抚长须,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这令他忽听好了——本将军数十个数,你们交不出钦差,本将军就下令捉拿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