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风满楼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燕地的风通常都是轻柔的,微微夹杂着燕国土地独有的气息,儒生把这叫做自然的芬芳;在农民嘴里,就是闻到了来年丰收的谷麦的味道。

  燕,地大物博。在汉还存在的时候,汉天子就喜欢把燕叫做大汉粮仓。

  似乎是粮食充足带来的底气,燕也开始盛行起尊崇文学的“燕风”,连田间耕作的老农都有了那么几分“儒雅”。

  燕王魏林,并不是很喜欢燕地的风,或者说不是很喜欢现在这种燕风。

  小时候记忆当中的儒生都是要求学会君子六艺的,什么礼乐射御书数啦,什么“文能佐君,武能卫国”啦,这都是自己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那些个宫里儒生的梦想。

  直到四十年前燕国北面一个被称作“狄”的部落,不知道怎么就团结起来燕国北面草原里的各个部落,向着燕就发动了进攻。

  那时的那些儒生人人双眼放光,念叨着什么“燕国兴亡,匹夫有责”,拿着刀剑,穿着藤甲,骑着拖着货物的马就奔赴战场;连宫里那些经常对自己指手画脚,甚至敢用戒尺拍打自己的“臭教书先生”都穿上了燕皇御赐的锁链甲,握着腰间栓有红绳,做工精致的文人剑,跨上马,消失在了烟尘里。

  那时,魏林还只是个太子,也就刚刚年满十岁。

  战争,自然是打赢了的,具体细节魏林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是那场战争之后,自己就突然没了教书先生,回京的儒生也个个双眼通红。

  那天之后,燕风似乎就不是自己记忆中喜欢的模样了,皇宫里多了一些满脸褶子,满口仁义道德的老家伙。

  他们口念着什么三纲五常,什么道德礼教,自己作为太子突然就要注意什么日子穿什么衣服,吃饭的多少也有了严格限制。

  还记得自己就是偷偷让厨师给自己做了顿肉,就有几个老家伙在父皇面前又哭又闹,说他在让黎民苍生受苦。

  可是,明明就是在这帮老家伙出现在朝廷上之后,农民在田间再也没有讨论之前自己喜欢的哪家公子的诗句,而是得对见到的儒生弯下腰,弯到比插秧还要低的程度,再恭恭敬敬地喊上一声文人老爷。

  明明打赢了那场战争,却还是要给那些可恶的狄族联盟赔偿“战争损失费”,甚至北面部分肥沃的土地也被割了出去。

  自己的父亲也开始叹气,叹着叹着气,自己就成了燕皇。

  哦对,二十岁那年,那帮老匹夫突然塞给他一个女子,说她温文尔雅,懂三纲、知五常,是自己绝佳的妻子。可他明明更喜欢左将军家的姑娘,她可以陪他射箭打猎,陪他骑马狂奔。

  他想反驳什么,但是那帮老儒生立刻就用“为君不仁”堵住了他的嘴。

  那个众望所归,被所有人喜欢,但是自己不喜欢的女子也成了燕国的皇后。

  一晃,三十年就过去了,自己不知不觉间竟和记忆中的父亲越来越像:一样的满头白发,一样的眼神黯淡。

  明日,就是魏棣那小子加冕的日子了。想到这,老燕皇的嘴角也是勾起了一抹笑意:这鬼小子,是最像自己的一个;在他身上,自己感受到了燕风——几十年前的那种。

  燕王背着手,几步走到了窗边,看着窗外翻腾着的云雾,那黑压压的一片似乎蕴藉着什么。

  燕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他知道:要刮风了。

  ……………………

  “午时三刻,当金钟敲响的时候,我的父亲会给我的好哥哥戴上象征皇权的冠冕!”魏英背着手在自己的院子里来回踱步,“到那时候,钟声一旦响起,咱们就要开始行动!”

  院子里,一群一身黑袍、身体壮硕浑身肃杀气息的蒙面卫士跪伏在地面上,一言不发,静静听着魏英讲话。

  魏英扭过头,看着他们,声音突然提高:“我就是要让父皇知道!大哥那套腐儒的做法是救不了大燕的,想要燕国富强,抵御可能会快就要到来的战争,唯一的出路就是打压那批老儒生,重视武将!”

  “诺!”回应魏英的,是中气十足、整齐划一的声音,魏英看了眼天上明晃晃的太阳以及周边正要聚在一起的黑云,缓缓闭上了眼睛。

  ………………

  大夏这边,京城的血腥味好像还没有散去,但是大家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去准备一件值得令人高兴的事——三皇子殿下要成婚了。

 &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