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领地问题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除此之外,柳升还有第二次轻敌,在讨伐黎利的时候,首先数败黎利,柳升骄傲自满起来,百骑深入,最后中了埋伏送掉自己的性命。

  总体而言柳升是个不错的人才,只是性格上有些缺陷,不过人无完人,柳升的能力可以掩盖缺陷。具体还得看朱枭用人怎么样。

  至于徐增寿能力不仅中规中矩,还没有缺少兵种,扔到中华五千年中一点都不出彩。

  不过徐增寿的父亲很有名,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朝开国名将徐达,他也是徐皇后的弟弟,明成祖朱棣的小舅子。

  历史上徐增寿最出彩的表现当属长期卧底在建文帝身边,向朱棣传达大量信息。可惜最后东窗事发,被愤怒的建文帝当场干掉。

  你看看同样是做卧底的,人家李景隆最后还当上了太子太师,你却丢了性命!虽然你很忠心,但是真的很亏。

  这也难怪徐增寿的政智可以和朱獍有的一拼,不像柳升就算人品不行、吃过败仗,但依旧风光的度过了一生。

  朱枭看见走来的二人,连忙迎来,虽然说召唤的文臣武将的忠心是确保的,不过不重视别人也会打击别人的积极性,万一搞一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不就是血亏吗!

  “二位壮汉气度非凡,莫非二位就是上天赐予我的名将?”

  “不敢当,在下柳升,拜见主公!”

  “在下徐增寿,拜见主公!”

  柳升、徐增寿半跪在地上。

  “哈哈哈!我得二位相助如虎添翼,两位快请起!”

  朱枭连忙拉起二人,接下来就是一番商业互吹,柳升和朱枭吹的是天花玉坠,二人仿佛相遇恨晚。徐增寿安静的站在旁边,也不说话。朱獍倒是想搭话,可徐增寿也不回,朱獍无聊到踢石头解闷。

  朱枭越谈越投机,突然想起柳升70多的政治和智力,比黄元还高,应该对势力的发展更有见解。

  “子渐(柳升字)我刚刚才拥有一个一级村庄,势力这才起步,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发展?”

  柳升毫不犹豫的说道:“当然是着重发展军事!”

  朱枭有点懵逼,起步不应该是先打好经济基础的吗?然后再发展军事。

  “子渐这是为何?”

  “主公因为这里可是陇西郡!陇西郡民风彪悍,像中原南方那边的寻常百姓的基础武力值在5点左右,而陇西郡的寻常百姓最起码也有7、8点。如此给力的兵源,不发展军事简直是暴遣天物!

  并且陇西郡除了人彪悍外,这里最不缺的就是马!不缺马就代表我们可以发展骑兵,骑兵可是兵种之首,这也是北方哪怕人口稀少也能压制中原和南方的原因!”

  柳升慢条斯理的说道,朱枭听的也很兴奋,骑兵呀,大好男儿谁不想横刀立马!

  “子渐说的对!看来陇西郡真是块宝地!”

  柳升听到这里却摇了摇头:“主公不要高兴的太早,陇西郡除了人彪悍马多以外,剩下的全是劣势。

  陇西郡缺钱、缺矿、缺木、缺粮、缺人,贫瘠的很!”

  朱枭:.....快乐来的太快了,走的也太快了!

  柳升不知道朱枭心里想的,继续说道:“陇西郡贫瘠,其中缺钱最好解决,虽然本地贫困,但是我们拥有马匹,日后我们可以与中原、南方交易;还有陇西郡本地缺少铁矿、缺少木材,这个也不要紧,这些东西又不贵,资源也丰富,也可以与中原、南方交易。

  比较困难的是缺粮缺人,乱世粮草赛黄金,粮食这种东西是不可能光通过交易就可以解决的!人口更不可能!这才是要紧的问题。”

  朱枭刚才激发的兴奋一下子消散了大半,柳升看见朱枭有点消极起来,连忙又说到:“主公这些问题是我们以后要面临,现在势力才刚刚起步,村庄又坐落于绿洲,木材够用了;

  我们现在人不多,来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条河流,可以捕鱼,粮草应该一时半会儿也不着急;最近比较动乱,出现不少流民,人口也不用太着急;势力刚刚起步,也不太需要用到钱。

  所以现在我们只是缺矿,但主公也不必担心,问题提出来是让我们想办法解决的,我们肯定能解决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