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李氏宗史乡党王婆婆传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氏宗史乡党王婆婆传》



王婆婆者,实刘姓,名玉兰,嫁李家沟,依俗称夫姓。



兰幼,失怙,依其姊。



姊家亦贫,兰幼即操持,杂粮野蔬,仅半温饱。



年十四,嫁。



次年得子,其夫即病。兰侍之三年,资储荡然,尽易汤药,终不治。



兰为孀妇,方十八,然不忍捐家。乃善事翁妪,独哺幼子,身自耕养。



个中哀劳辛戚,未忍尽言。



越二十年,家道终贫,迹步蹒跚。然赖兰之勤,亦终得过。



翁妪见背,兰善葬之,与子延妇,寄兴家之思。



越二载,得孙良厚。



然子亦病,药石罄尽,终无效。



家余四堵,绝类圹室。媳难堪其贫,弃良厚,见奔。



兰时四十,唯余弱孙,心如槁木,烬尽成灰,乃调鼠药,思自绝。



药成,而良厚号饥。



兰终涕下,泣曰:“终一命也,何辜而托吾家!”



乃调粥,哺良厚,泪入羹汤,而其心渐转。



入夜,抱良厚后山,于翁妪夫子墓前,涕零号呼,状若疯痴。



至中夜,拜诸君墓:“妇无宿德,命薄如斯,至诸君捐弃。罪不待言,当自绝以谢,然弱子无辜,必使长成,其后方敢肆志。”



“诸君有灵,助妇佑孙,必使平安,无灾无病,此妇之一愿也。”



“人其活脸,树必活皮,如命不活,脸皮何用乎?”



“今当改辙,溷沦自弃,实无可辩。诸君如或见责,但应妇身,勿使良厚受殃也。”



再拜,下山,改移装束,历诸乡,以媒为业。



兰虽操业,然非营营求利者。必细问,察识,方行事。故所使媒妁,多如意。



或有夫妇抵牾者,兰但以自举,言孤苦以为开解,劝夫妇之道不易,当善珍惜。



人亦多悟,每谐。



由是其声渐驰,延聘之家,多信赖之。



然其时乡人亦多贫,媒资每鸡鸭而已。



兰不舍食,育之,以卵易米糠,渐滋繁。



性洁,虽家徒四壁,然蛛尘不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而后为良厚治馔。虽锅台灶壁,洁净无余。



日督良厚甚严,叨叨不歇,良厚每默然。



乡人未有以常媒待之者,然亦不敢露悯色。但接之以常,心实重其坚白。



兰亦坦然,虽不怿其业,事每忠勤。



喜助人,遇婚丧生节,兰多预之。



虽无学,性实慧,疑有宿敏。宴间俗乐歌庆,皆一遍而默然于心。



遇年节,则制连枪,金钱板,入夹川与各商铺歌蹈。



其艺精绝,人亦不厌,多以钱粮酬之,家资渐饶。



县文化馆建剧社,拔歌舞之才。兰每与,欲脱其业。然所善者,皆乡俚杂曲,县馆每以其鄙薄,兰志终不得谐。



年渐长,良厚益壮,兰亦释改业之心。



思成公举荔枝事,特为兰植十数株,谓之曰:“此立命之根,亦子孙之本也。”



兰谢,珍育,学植剪之技,并授良厚。



祖孙日勤,其树滋茂,为乡里第一,犹胜思成公家。



后十年,挂果,乡始丰稔,而兰家为甲。



吴志秋至乡,欲嫁接荔种,为改良事。



乡人多溺成利,不舍,其举难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