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1 无题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桓豁觉得自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一个皇帝居然认为自己是被百姓推举上来的,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情吗?

  桓温道:“你觉得很荒唐是吗?”

  桓豁反问道:“你觉得不荒唐吗?”

  桓温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以前我也觉得荒唐,现在……也觉得荒唐。我给你准备了几本书,你看过之后或许就明白他是什么想法了。”

  “我只能这么告诉你,从唐国开始,整个时代已经被划分为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唐之前,一个是唐之后。”

  “若想在这个国家生存下去,你就必须要接受这种新思想,直到……”

  直到文易死或者有人推翻这种新政为止。

  但只要文易活着,只要他自己不废除新政,有百姓的支持没人能奈何的了他,因为军队本身就是这种新政的最大获益者之一。

  要知道府兵制是基于均田制和新政才诞生的,谁敢动新政谁就是在动几十万将士的命根子。

  什么叫体制?这才叫体制。

  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还必须要有自我强化自我保护的能力。

  古代的改革为什么总是失败?因为它们是体制外的东西,会被体制自发的排斥。

  除非能强行嵌入体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或者摧毁它另外建立一套。

  唐国的新政和新思想就是完整的体制,一旦它自行运转起来,除了文易这个创造者别人都很难撼动的了。

  甚至很多时候就连文易自己的决策,都要考虑到体制的运转。

  比如用血腥手段清楚士族和豪强大户,本来他的计划是有计划的吸收,但王安等人却直接动了刀子。

  他们杀人并非是因为嗜杀,而是体制运行的必然结果。

  所以文易也只能改变自己原本的打算,用激烈手段清除士族豪强,为新体制的移植扫平障碍。

  当然了,文易是这个体系的创立者,也拥有足够的威望。如果需要,他有能力推翻这个体制再重新塑造一个。

  等他去世,谁再想动就很难了,就连他的继承人想动都很难。

  这也是为什么唐国越强大体制越完善,他自己行事反而越慎重的原因。他要把一些基础的规矩订好,否则会留下隐患的。

  这套体制并不只是眼前展现出来的这些,背后还隐藏着许多更深层次的东西,以及未来还有有更多的新制度加入。

  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就在桓温兄弟谈心的时候,文易也私下召见了谢安和谢玄。

  一个是自己的妻叔,一个是妻弟,且两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贤才,他自然要单独见一见。

  尤其是对谢玄,文易那是非常的欣赏,或者说这种将帅之才没有一个君主不喜欢的。

  拍了拍他的肩膀,文易道:“我知道你,很不错,没有辜负你姐姐对你的期望。”

  谢玄恭敬的道:“谢陛下赞誉。区区一点小成绩,不值陛下如此夸奖。”

  然后他小心翼翼的问道:“姊姊她……”

  “咳咳……”一旁的谢安干咳几声,道:“君臣有别,不得乱了礼数。”

  谢玄连忙道:“臣无状,请陛下恕罪。”

  文易笑道:“别听你叔父的,现在咱们是亲人见面,哪来那么多礼数。”

  谢安坚持道:“君臣之礼不可废也……陛下当为天下之表率。”

  文易道:“行,我说不过你。幼度别听他的,你姐姐天天在我耳边唠叨,说你是她最器重的弟弟。还抱怨为什么让道卿去,而不是你。”

  “你要是喊她皇后娘娘,她指定会伤心的。就喊她姊姊,我特许了,谁敢反对就让他来找我。”

  谢玄感激的道:“谢陛下。”

  别看这只是一个称呼,里面表现出来的亲疏远近非常重要。

  谢安也发现了端倪,这皇帝好像是真的很欣赏谢玄,不是假装出来的。刚才特许谢玄喊姐姐而不用喊皇后,也是出于真心。

  双方第一次见面,皇帝为什么独独对他态度这么好?

  谢安开始了脑补:

  肯定是谢道韫经常在他面前提起谢玄,他才会这样,否则解释不通啊。

  看来韫儿对幼度的感情很深。

  想想也出来的这些,背后还隐藏着许多更深层次的东西,以及未来还有有更多的新制度加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