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8 荆州投降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郗超松了口气,虽然和计划相差甚远,但总算不是最坏的选择。

  谢安也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这可以说是桓豁最好的选择了。

  之后桓豁明面上继续和那些士族豪强周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私下里郗超和谢安开始调动心腹军队行动。

  这还要得益于上一次士族豪强造反,桓豁把军中的士族豪强子弟清理了一部分,否则还真没办法做到不惊动任何人。

  四天后的一个夜晚,宵禁之下的武陵郡郡治汉寿县静悄悄的,只能听到更夫打更的声音。

  三更天时,县城东门被悄无声息的打开,护城河桥也被放下,一支手臂扎着白巾的军队鱼贯而入。

  带队的正是谢玄,他问开城门的守将道:“司马匡等人都在吧?”

  那人回道:“今日司马匡假借过寿为名,邀请数十士族豪强子弟在家中聚会,酒宴一支持续到半夜,散会后那些客人并未出城。”

  谢玄冷笑一声道:“那再好不过,守好城门不要放任何人离开。”

  那人道:“是。”

  然后谢玄就带着人一路向着目的地行去,路上打更人早早就察觉到了异常,吓的连滚带爬的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

  等声音消失他才悄悄探出头朝军队行进的方向望去,那里是富人居住的区域。联想到最近城内的风波,他心知大事不妙。

  也顾不上打更了,顺着墙根就往家跑。到家之后把门窗全都封死,然后带着全家躲进了地窖里。

  半夜,汉寿县内权贵居住的区域燃起熊熊大火,映遍了半边天空,厮杀声响彻云霄。

  直到天色大亮厮杀声才停下来,浑身浴血的谢玄提着那把姐姐送他的唐刀,说道:“汇报战果。”

  副将出去转了一圈回来报告道:“将军,逆贼司马匡及同伙五十七人已全部伏诛。”

  谢玄道:“好,封锁全城搜捕剩余同党,不可放过一个贼人。”

  “是。”

  就在他动手的同时,襄阳等郡也发生了相同的事情。

  荆州虽大,精华之地就是南阳、襄阳、武陵和长沙四郡,大多数的士族豪强以及宗室子弟也都居住在这里。

  可以说一夜之间荆州的士族豪强和宗室子弟都被清洗一空,数代人积累的财富被掠夺。

  其他郡县残余的士族豪强也知道桓豁这是彻底撕破脸皮准备造反了,可失去主心骨的他们已经失去了反抗的余地。

  有些选择了投降,有些选择据城而守等待变局的出现。

  不过桓豁并没有派兵攻打那些据城而守的顽固分子,没必要。

  把反抗自己的核心群体剪除,他一边聚拢财富,一边派出使者向唐国奉上降表。

  只是使者还没出发,就先接到了桓温的信。

  这是一封措辞很严厉的信,大意是让他识时务赶紧投降,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桓豁太了解自己的兄长了,他从这封信里看到了另外一重意思。

  唐国大势已成,放弃之前那些计划投降吧。

  尽管早就作出了选择,可是看到这封信他还是感到惊讶。兄长这么快就改变主意,唐国真的就如此强大?

  ……

  建康城,文易收到荆州投降的消息,心情并没有太大的波动。早就预料到的事情,没什么特别值得高兴的。

  甚至这件事情都没有他正在商谈的事情重要。

  今天他来到三清观,和杜子恭、孙泰等一众道教领袖们商量道教该何去何从。

  他的态度非常坚决:“……任何事情都大不过朝廷律法,道教必须遵守律法,严格约束自己的行动,若有违法严惩不贷。”

  看了看大殿外一排排荷枪实弹的唐国将士,这群道教领袖没有一个敢出声反驳的。只能把目光看向杜子恭,希望他能出声为大家争取利益。

  杜子恭却没有开口,而是把目光看向了孙泰,很明显是把这个机会让给自己的弟子。

  孙泰也没有客气,起身道:“唐国律法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