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5 桓温献计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也下过,就是迁天下富户于京畿之地。”</p><p>文易顿时呆住了,这句话就像是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中的迷雾,让他看到了前方的路。</p><p>桓温继续说道:“始皇帝和汉武帝都曾经下令,迁徙全国富户到京畿之地定居,很多人都以为是为了借助富户的力量营建京畿。”</p><p>“甚至还有人以为他们是好面子,借此装点门面。”</p><p>“其实不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地方豪强的势力,便于国家管理。至于借助富户的财力建造京畿,只不过是顺带而为之罢了。”</p><p>“陛下消灭晋国之后也可以行此策,把士族豪强富户全部迁徙到指定的地方。”</p><p>“如此一来他们就无法掣肘地方,陛下可以任意施行新政。”</p><p>“方今天下,中原最强大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就是晋燕秦三国而已。如果您拿下晋燕两国,其余诸国和诸多势力传檄可定也。”</p><p>“砰!”文易猛的一拍桌子,高兴的道:“哈哈好好好,桓将军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我确实太小看了唐国的实力,太高估了士族的力量。”</p><p>“在火器和均田地面前,他们就是一群纸老虎,看起来可怕实际上不堪一击。”</p><p>桓温见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心中也松了口气。毕竟才刚刚投降,就否定了唐国的国策,确实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p><p>也就是因为文易之前的表现足够大度,他才会说出这一番话。</p><p>文易做事情向来不拖泥带水,马上就传令让贺方、刘猛、李忠等人火速回营商议此事。</p><p>但北方的行动并未停止,继续接收燕国的城池。</p><p>只不过他们并未立即就推行新政,治天下和打天下不一样,必须要稳着来,过于激进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p><p>先接管,等局势稳定了再改革。</p><p>除此之外,接管晋军的工作也有条不紊的展开。桓温提前把可能反对的将领都控制了起来,让唐国的接管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p><p>改造的方法并不算新颖,都是老方法。</p><p>先是白米饭和肉罐头开路,降低抵触心理。还好唐国的物资储备足够,要不然光是这几十万新降的将士口粮问题都无法解决。</p><p>然后忆苦思甜、批评自我批评,宣传均田地、免除苛捐杂税等政策。</p><p>一套组合拳下来,大多数人都倒向了唐军。之所以还有一部分没有倒戈,是因为没有亲眼见到这些政策实施,心中难免会怀疑。</p><p>在这个间隙,文易又接见了王猛。两人聊了很多治国方面的事情,都觉得收获很多。</p><p>一天后文易赠送给他全套书籍,包括权与责华夏文明唐律简章唐礼等书籍,但没有把世界地图给他。</p><p>然后就放他离开了。当然,五万大军被留了下来,只放走了他的亲兵营。</p><p>“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是到了统一的时候。我虽未见过秦天王但也听闻过他的事迹,对他非常的欣赏。”</p><p>“王相公回去之后好好劝说于他,我实不愿与他兵锋相见。”</p><p>王猛郑重的道:“陛下请放心,我一定把所见所闻一五一十的告诉天王。至于天王作何选择,就非我所能左右了。”</p><p>“但天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