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发展瓶颈】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董家父子欺男霸女、鱼肉百姓、兼并土地、残害人命,被愤怒的百姓烧屋拆房,事后却勾结官府把百姓给定罪。

  大同军收复淞江的时候,当地百姓自发行动起来。还没等到公审,董家主脉就被打死数十人,事后几万顷良田都分给百姓,财产则被官府没收充公。整个董氏家族,没判死罪的全部分批迁徙到北方各省。

  而董朝宾的父亲,由于参与士子起义,早早的投效大同军,他这个董氏旁支得以保全。

  父亲前几年去世了,董朝宾又是独子,顺利继承家业。这厮分出些家产给堂兄弟,剩下的店铺全部变卖,居然筹钱去定制了一艘海船。

  刚开始,从上海买货运去广州,虽然被供货商抬价,又被提货商压价,但也好歹小赚了一笔。

  这条航线的竞争太激烈,他又学人去日本做生意。

  谁知日本幕府制定贸易限额,运去之后根本无法脱手。董朝宾又不敢走私给藩主,便将货物低价卖给郑家,不但把之前的利润赔光,还倒欠了一笔货款。若再还不起债务,就得把商船给抵出去。

  李铨问道:“这位先生尊姓大名。”

  董朝宾拱手说:“在下姓董,名朝宾,字伯恭。”

  “只有一条船?”李铨问道。

  董朝宾说:“只有一条,而且债务缠身。能否转抵给阁下,先把债务还清了?”

  “哈哈哈哈!”

  李铨大笑不止:“董兄打得好算盘,生意还没做,就先伸手要钱了。”

  其他商贾纷纷散去,只剩李铨和董朝宾私下商议。

  最终,董朝宾那艘海船,低价折给李铨,换取公司的少许股份,而李铨则帮他还清债务。就此,四海商社的大船增加到五艘。

  四海商社,便是公司的名字,皇室依旧是最大股东。

  总部设在上海,官方不参与管理,但皇室和都督府,每年都会派人查账。

  公司越发展壮大,账目就越不好查,就看今后的皇帝怎么处理。

  赵瀚的想法是,多弄几个民间商人做股东,股东互相监督可以减少账目造假现象。或许会出现股东一起欺瞒皇室的情况,但那时赵瀚肯定已经死了,真惹毛了新皇帝,直接抄家都有可能。

  又过几日,董朝宾愁眉苦脸回来,对李铨说道:“船员听说要去美洲,一大半都害怕,死活不愿出海。这招不到船员可咋办?”

  李铨说道:“我挪一些船员给你,剩下的去朝鲜和日本招人。”

  像见习水手这种职业,不需要甚么经验,随便招些成年男子就能胜任。

  就拿西班牙大帆船来说,每艘船60个水手,另有64个见习水手。真正重要的是水手长和拉帆人,1个一级水手长、1个二级水手长、1个一级拉帆人、1个二级拉帆人,他们四个就能指挥整条船的风帆和甲板工作。

  在上海装了一些货物,李铨带着船队前往山东,购买大量低级廉价棉布,接着去朝鲜和日本招募见习水手。

  船行至福冈,听说中国商船要招人,也不问到底去哪里,就有数百浪人前来报名。

  黑田家也不阻止,浪人都是不稳定因素,全都滚蛋了才好呢。

  李铨一口气招募50个浪人,30个作为见习水手,选出20个做近战士兵。工钱比国人便宜得多,而且不用给安家费,提前预支工资就能让他们安家,死后更是半点抚恤金都不必支付。

  太特么好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