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图书字画】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遵旨!”

  钱谦益心中大喜,这两项工作,可以干到他死那天了。

  从北京搬来的大明历代皇帝实录,暂时存放于翰林院那边,方便翰林院官员编修《明史》。至于剩下的图书,一半存放于文渊阁,一半存放于皇帝的私人图书楼。

  特别是明朝皇帝收藏的字画之类,全部变成赵瀚的个人私藏。

  顺便一提,沈阳满清皇宫也弄来不少,估计是满清撤离北京时带走的。

  《明史》编修工作正式开始,同时赵瀚诏令天下,收集民间的各种图书,特别是明代的学者作品,好为今后编撰《民始全书》做准备。

  当然,并不强行征集。

  进献图书者,可以自己留下正本,请人抄书送来副本即可。一旦获选,必有奖励,甚至学识渊博之人,可以参与《民始全书》的编撰。

  虽说不强求民间献书,但总是会有地方官借机逢迎。

  浙江,嘉兴。

  嘉兴知县刘显文,在看到圣旨内容后,隔日便亲自跑去项氏宅邸。

  “墨林先生,有大喜事啊!”刘显文笑着说。

  项元汴疑惑道:“晚生费解,请县尊明言。”

  刘显文拿出文吏抄写的告示:“墨林先生请看。”不待对方看完,便继续说道,“先生有天籁阁,令兄有万卷楼。汝兄弟二人,皆藏书数万卷,为何不请人抄书献给朝廷?如此必得陛下青睐,或可参与编辑《民始全书》。”

  整个浙江,藏书量最多的,一个是眼前的项元汴,另一个是鄞县的范钦。

  项元汴仔细琢磨,也觉得这是个机会。

  反正皇帝不索要正本,可多请些抄书匠,抄成副本献给朝廷便是。

  而且,天籁阁有藏书目录,直接把目录拿去京城。让翰林院的官员们,看着目录挑选,选定了再请人抄写。

  把知县送走之后,项元汴去见族兄项笃寿。

  兄弟俩都对此很有信心,他们的藏书太多了,而且有不少属于孤品,肯定能被翰林院给选上。

  项笃寿说:“只献藏书,还不能脱颖而出,或可给陛下献上天下珍品!愚兄手里,最珍贵的莫过于苏轼真迹,贤弟手里……”

  项元汴默然,他知道族兄说的是什么,但着实有些舍不得拿出来啊。

  项笃寿笑道:“听闻南京有皇城小学,皇子也在那里读书。贤弟把那东西献上,贤弟的幼子适逢年龄,或许可以跟皇子做同窗。”

  项元汴豁然开朗,当即拍掌道:“还是兄长看得长远!”

  兄弟二人,带着书目和随从,结伴前往南京而去。

  到了翰林院,他们先是拿出书目,把官员们给小小震撼了一下。

  随即,项元汴又说:“可否请转达一下,晚生斗胆想要面圣,当面为陛下呈上一件宝物。”

  张溥冬天又病倒了,翰林院文史馆由钱谦益说了算。

  钱谦益笑道:“寻常宝物,恐怕难以面圣。”

  “请诸君观之。”

  项元汴从背上解下一个长袋,袋子打开,里面有皮纸包着。皮纸打开,里面是一精美竹筒。

  从竹筒中抽出一件物品,还是用皮纸给包着。

  接连打开几层皮纸,终于露出里面的卷轴。

  众人顿时笑了,同时又特别好奇,什么字画如此小心翼翼?

  项元汴缓缓展开卷轴,还没看到正文内容,入眼便是一堆印章和题字。

  其中一行字特别显眼,那是宋徽宗亲书的瘦金体:唐李太白上阳台!

  众人眼眸猛缩,呼吸都急促起来。

俩都对此很有信心,他们的藏书太多了,而且有不少属于孤品,肯定能被翰林院给选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