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南归】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p>听到这话,方孔炤怒火中烧,差点想要当场唾骂崇祯。</p><p>把老子关了一年多,让家属交银子赎罪,刚出狱两条街就要复官?</p><p>真想重用老子,就不会直接复官吗?纯粹是想多捞一笔赎罪银!</p><p>方孔炤当即答应,在北京外城寻了家客栈,父子俩隔日一大早便开溜。</p><p>卢象升坐在马车上,一路无言。</p><p>北京城里,竟然也饿殍遍地,到处都能看到乞讨之人。</p><p>出城之后,田野荒芜,许多勋贵的土地,居然都长满了杂草。</p><p>“为何如此?”卢象升难以置信。</p><p>卢象晋解释说:“勋贵士绅,盘剥日重。今春又是大旱,许多佃户不愿再种地,成群结伙做盗贼去了。若非洪督师洪承畴奔波剿贼,百姓都不敢出城,愚弟此次携银北上,好几次差点被盗贼洗劫。”</p><p>卢象升无言以对,不知说什么才好。</p><p>古代地租,基本不会分成,都是在交定额租。</p><p>不管风调雨顺,还是天灾人祸,佃农都得交那么多租子,顶多请求地主少交一些。而今连年大灾,地里产出的粮食,还不够农民交租,谁他妈愿意种地?</p><p>北直隶还好些,河南的许多州县,已经可以用十室九空来形容。</p><p>并非都饿死了,而是大量逃荒去外地,或者干脆起义造反,反正谁种粮食谁傻逼。</p><p>卢象晋说道:“今春的北京米价,七两银子一石。”</p><p>卢象升听得目瞪口呆,难怪崇祯愿意释放罪臣,只要交了赎罪银就放归。这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再不赶紧把监狱腾空,犯人的伙食费都给不起。</p><p>卢象晋笑着对李逢申说:“上海开埠,兴建海港,已经彻底开了海禁。”</p><p>“倒也是件好事。”李逢申笑道。</p><p>李逢申、李雯父子便是上海人,家里也搞些贸易,通过渔民走私给海商。</p><p>但毕竟属于南直隶,上海走私查得很严,外加可以走长江运去北方,因此上海的走私现象远远轻于广州。</p><p>如果开海随便做生意,对李家来说也算一条财路。</p><p>李雯说道:“父亲,孩儿欲投江西,父亲也一起去吧。”</p><p>李逢申摇头:“几年诏狱,不愿再做官了。”</p><p>明末的诏狱生活还算不错,只要给足银子,狱卒一般不会苛待。</p><p>实在是崇祯经常抽风,隔三差五扔一堆进来,指不定哪天又复官高升,最好不要轻易跟这些罪臣结仇。</p><p>众人坐船南下,一路过了徐州,才算从地狱重回人间。</p><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