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乡镇企业奖(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千万不能小看编剧,第五代导演冒尖之前,剧组那可都是编剧中心制,非常强调剧本,所以才有剧本是一剧之本这一说。

  不是什么你随便编一个故事就能当剧本,随便看过一部电影就说你能拍了。就象某部网络小说里面,一个小屁孩仗着穿越,看过后世的电影就开始瞎哔哔,随便说出一个后世大卖的著名电影,然后满屋子的好莱坞明星、制片人惊若天人,纷纷跪舔,这种都是扯淡。

  正规的电影奖项关于剧本的,都会有最佳原著编剧奖和最佳改编编剧奖,这两个奖是并列的,前者是剧本完完全全是由编剧创造出来的,而后者是先有一个其他作者的小说或者故事,然后才有编剧把小说或者故事改编成剧本。

  也就是说,改编一个剧本和原创一个剧本,其重要性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

  好象扯得有点远了,咱们回过头来,继续吐槽这个奇葩的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金紫荆奖通常只有八个奖项,一个最佳影片奖,四个演员奖,再外加一个导演奖,一个编剧和一个摄影奖。偶尔还会冒出一个终身成就奖,也就九个。对了,这个终身成就奖也是学好莱坞的,然后又被内地学了去。

  另外还有两个奖项比较特殊,属于金紫荆奖的独创,同时也是亚洲独一份,那就是十大华语片和十大外语片的评选。

  十大华语片还算勉强,毕竟这是自己的母语,可以自娱自乐一番。但十大外语片算什么意思?那些好莱坞大片,欧洲艺术电影,似乎还轮不到出了你这个弹丸之地就没人知道的奖项来评选吧?

  是要显示这个弹丸之地的国际化,还是为曾经的殖民地感到自豪?

  反正贺新看到了心里感到特别膈应。

  颁奖在科学馆的演讲厅举行,面积不大,座位不多,只有嘉宾和媒体席,影迷不得入内。冷冷清清一百多人,与其说是典礼,倒不如说是一场聚会。

  快要开始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嚣,贺新回头一看,原来是最大牌的周星弛姗姗来迟。

  作为本届金紫荆奖影帝的最热门人选,几乎所有的记者都围在他身边,各种长枪短炮,镁光灯闪烁。

  相比在金马奖时看到天王刘得华,周星弛更让贺新感到好奇和激动,毕竟这么多年大家都欠周星弛一张电影票啊!

  那张脸,没有电影中那么意气风发,透着四十岁左右一个男人的老态和疲惫,不过头发还没有染白,没有显得那么的沧桑。

  在面对媒体的各种提问,不时微笑点头,但贺新总觉得他的微笑看上去很虚伪。

  联想到后世有许多人黑他,说他爱钱、小气、忘恩负义、片场暴君等等。对此,贺新很不以为然,爱钱、小气恐怕人人都如此,除非你愿意当冤大头。至于忘恩负义,恐怕更多是利益分配不均。片场暴君那就更瞎扯了,那是赞美人家敬业好不好!

  所有黑他的内容归纳起来,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他是个真小人!但跟真小人打交道总比跟伪君子打交道强吧?至少不用时时刻刻地方,稍不留神就会被人坑。

  而且人家除了年轻时跟几个女星传出过绯闻之后,后来的十几年并没有什么丑闻,说明在生活作风方面还是可以的。

  一个人的生活作风至少说明这个人在道德层面至少是有底线的。越是热衷于乱搞男女关系的,往往越是没有底线,管不住裤腰带的人,肯定不是一个负责的人。象炮辉、吴孝祖之流绝对是人渣中的极品。

  看到周星弛在前排落座,贺新又扫了一圈,低声对胡君道:“刘得华好象没来。”

  “没来,说明影帝就不是他。”胡君淡然道。

  在入围的五个候选人当中,刘得华和刘青云本来就是打酱油的,在胡君看来最大的劲敌还是身边的这位小兄弟和坐在前面的周星弛,所以刘得华来不来,对他来说根本无所谓。

  “咦,这么说这消息还能透露啊?”贺新一脸惊讶。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另一旁的关金鹏听到了他跟胡君的对话,忍不住插话道,“一个影评人协会搞的东西,流程能有多严格?砸钱疏通一下,得到的消息八九不离十。你没发现连影后的最大热门郑秀文都没来。”

  贺新四下看了看,还真是没看到人。

  此时他特无语,搞了半天原来这边也兴这一套,这不是跟国内的金鸡百花一个样嘛!

  “那我们有没有机会?”他砸吧了一下嘴,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老关特潇洒地耸了耸肩,道:“我也不知道,影评人什么想法,谁能猜得到呢?”

  语气中充满了嘲讽,难怪有人说导演和影评人之间是天然对立的。

  他们在底下聊天刘得华好象没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