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节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齐国五都之一,这里才是真正的齐文化兴旺之地。

  严江入城时,这里毫无一点战乱之相,堪称六国里最平和繁荣之所,人们神色轻松,面色红润,来往之间,步伐有力,到处皆是商贸,市井繁华。

  街上走鸡斗狗者数不胜数。

  齐国是五十年未加刀兵之地,如今更是天下间最繁华的地所在。

  才到一处大宅,便见有大批士子鱼贯而入,严江一时好奇,去门边看了看,问了一个打扫门阶的下人,得知原来是这里的太史家喜得嫡孙,宴请宾客。

  “这太史家什么来头,居然有如此多的权贵来贺?”严江询问着门外打扫的少年。

  看着周围停下的车马,可以说是非常豪华了,豪华到什么程度——甚至有一四轮马车,一看就是从秦国咸阳进口,下边还有板弹簧减震,是真真正正的进口豪车,他记得少府秦墨做这一辆车,可是要两万钱的。

  连咸阳都没几个人买。

  齐国果然有钱啊,看这一个打扫少年,穿的都是丝鞋绵衣,戴的都是白玉簪,挂着脂玉佩。

  “你连这都不知?”那打扫的少年轻哼道,“这可是君王后的母家。”

  “原来如此!”严江恍然大悟,然后更想进去了。

  于是询问道:“我乃魏地行商,未能收到有回贴,可否请入道贺?”

  在古代,名贴是很重要的,因为你给别人送去后,别人才好安排你来时给你准备吃食酒水,避免遇到不在家的尴尬,同时也是示好之意,在确定要接待你之后,会给你回贴,表示这个约会达成了。

  少年摇头:“我就一下人,如何能知?”

  严江向他道谢,思考半晌后,拿了一块金子递给他。

  少年似笑非笑:“你就那么想进去么?”

  “太史家风肃然,让人钦佩,自然想要一瞻此地是如何养育君王后这样奇人。”严江这话说得非常真诚,不是骗人。

  少年点点头:“好,你跟我来吧。”

  严江道谢,跟他进去。

  少年边走边问:“你知君王后之事,又赞太史家风,想是儒学之人,可是觉得君王后之行不端?”

  “怎会?”严江淡然道,“君王后助先王登位,又助少主临朝,巾帼不让须眉,岂能以常理论之?”

  少年大赞:“好一句巾帼不让须眉,便是这句话,就值得在这太史家了。”

  严江当然说不敢当。

  这君王后,就是已去世的齐国太后,如今的齐王田建的母亲。

  也是当年这太史府的嫡女。

  而且胆大包天。

  当年先先先齐王,因为惹了众怒,被六国围攻,让燕国灭得就剩下两城了,他的儿子,也就一位叫田法章的公子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被剥皮抽筋,吓得隐姓埋名,跑太史家当仆役。

  但是主角嘛,大家都懂的,可能是这位公子长得太俊美,太史家的女儿一眼就看上这么一位公子,每天温柔相待,甚至珠胎暗结,最后一定要嫁个这个长得好看的仆役。

  她父亲心脏病都快气出来了,强烈反对无效。

  但是主角嘛,大家都懂的,可能是这位公子长得太俊美,太史家的女儿一眼就看上这么一位公子,每天温柔相待,甚至珠胎暗结,最后一定要嫁个这个长得好看的仆役。

  她父亲心脏病都快气出来了,强烈反对无效。

  162、少年

  如严江所料,这扫地少年并不是普通的少年。

  一路走来,他悠然自在,全然没有给谁问安行礼的意思,也没有人对抱着一只“芦花鸡”的严江有过多关注。

  三行两转,绕过一道回廊,便入了处大厅,如已经是五月,今天已渐热,四面门窗大开,凉风吹拂,配着周围七八乐声的丝竹之声,颇有凉夏之感。

  厅中有长案放置两旁,宾客齐坐,身旁皆有一侍者添杯加盏,三三两两地闲聊着。

  少年懒懒地伸了个腰,去角落一处空位坐着,淡淡道:“虽可带你入内,但这可无你之位了。”

  无妨,严江淡淡一笑,把怀里的陛下放到一边,跪着帮他添酒加菜。

  少年憋了一会,终于好奇道:“你怎么不问我为何帮你?”

  严江转头看他一眼,笑道:“如何不是那块金?”

  少年哼唧道:“不过半镒金饼,掉地上吾也不屑去捡,如何会为此事帮你?”

  严江于是问道:“那是为何?”

  少年脸色带上一点激动,小声问道:“你是来捣乱的吧,说说,你想在这干什么大事?”

  骤闻此话,严江觉得小瞧了少年的中二,便瞎编道:“我看严江有过多关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