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伍大医官到来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老夫子愣了愣,神色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若是以前,他早就跟着郑礼信一起忧国忧民了。

  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他好一会没说话,幸好小莺注意到了郑礼信着急呢,就连鼓励带讽刺地提醒了几句。

  结果,老夫子敷衍地说:“九子啊,早先咱不就实行食客限流吃饭了,距离拉大,不能交头接耳闲聊吗。”

  这个办法大家都想到了,不过从他嘴里说出来,郑礼信点头称赞,接着问还有什么办法。

  老夫子想了想,摇了摇头,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郑老板开始安排了,从今天开始张不凡去门口当门迎,来了人就问一声是不是发烧,要是头疼发烧咳嗽的就劝人家赶紧回家吃药。

  人家要是硬进来吃,那就随便找借口,婉言谢绝了。

  至于店里的人,郑礼信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根据揣摩的经验叫他们少出门,采购还是张不凡负责,责令他绝对不能接触带毛的活禽。

  宁愿多用冻货,不能再碰那些活的东西,宁肯肉类菜肴口感差。

  诸葛良佐以前经常自诩自己中医方面有造诣,这回竟然深沉地没说话,郑礼信明知道他心里有鬼,正想着不再为难他,凡事靠自己醒悟。

  就在这时,小莺抱着洗衣盆出来了,里面装着不少男人的衣服。

  自从她和老夫子的感情得到认可之后,虽然还没成婚,偶尔会主动帮他洗衣服。

  这毕竟是个尊崇三从四德的传统女孩,心里就算不情愿,该做的事都会做。

  眼见长相端庄的小莺给洗衣服,老远的,老夫子牛哄哄地一笑,不过笑容一闪而过,神色凝住了。

  小莺把洗衣盆放在了桌子上,翻着衣服,随口说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吧,这些衣服很久没晾晒了。

  她帮着掏出了手帕之类的东西,一下子翻到了一张泛黄的纸,左右看看,就递给了郑礼信,随口说:“姑爷,您帮我看看,不是夫子他私藏的银票吧。”

  这是一句玩笑话,不过郑礼信目光一下子锁定在了上面,不由地“哦”了一声:“清热润肺还魂汤?夫子哥,你弄出来了啊。”

  当初他俩下了大功夫研究,老夫子说选取好药材配配试试,后来就没有动静了,没想到他不光配出来了,还写了方子。

  老夫子有些尴尬还有些无奈,不过配方已经拿出来了,就得用上了。

  郑礼信自然承诺好了,要是这个配方管用,自己会记着他的好,好好感谢他。

  不过,他冷静地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明天就冒失地熬药给市民喝,那会是什么效果。

  这都不用别人说了,他自己就想到:事与愿违,可能引起慌乱,也可能遭到有些人的打压,甚至连普通百姓都得责难。

  毕竟,他从少年时就在这里一步步混起来,饱经风霜,各种坎坷都趟过来了,深知人心、世情的复杂。

  从眼下情况来看,只能先守好自己一亩三分地,观察疫情的发展。

  就在他们紧锣密鼓准备的时候,东北大地上,尤其以哈尔滨和二百多里外的绥化为重点,大量患者正在病痛中煎熬,不断地有人死去。

  当沈大人那份奏折报到朝廷时,起始没能引起重视,当局认为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不大,实际上他们也是缺乏应对措施,手里也确实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可用。

  不久后,哈尔滨鼠疫死亡人数从每天十几人、几十人,到了一百多人……

  各地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朝廷重臣施大人得到这份密报后,顿时着急起来。

  作为众多王公大臣中的实干派、改革派,他竭尽全力地研究这份奏报,并没有以“关外局部疑似病情”为借口敷衍,设身处地去思考,很快就选择了马来西亚归国华侨、大医馆伍连德博士。

  施大人、伍博士面对朝廷愚昧落后的思想,和史无前例的突发疫情,同各方斗智斗勇,冲破重重阻碍,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终究得到了支持,最终由伍连德博士带队,疾驰黑龙江大地,冒险来到哈尔滨抗疫。

  伍连德先生深知当地官僚风气严重,到了地方之后,并没有直奔道台府,而是深入一些重点地区查勘疫情情况。

  这种事在大街上问一问,去各家医馆、诊所走一走,就能获知不少最真实的情况。

  查勘的结果远超出他的想想,从一个个濒危病人和对死者描述的症状看,十有八九是鼠疫在疯狂地传播。

 &;不久后,哈尔滨鼠疫死亡人数从每天十几人、几十人,到了一百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