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邢尧犹豫了片刻,斟酌道:“听说,楚姑娘去胡军医那边帮忙时,与一个大夫发生了口角。”

  封朔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怎么回事?”

  邢尧忙把那姓安的女大夫和姜言意之间的龃龉说了。

  封朔本就打算好今日下午陪姜言意回王府,忙活一上午处理完了军务,眼下有的是时间。

  听邢尧说清了事情原委,他饭也顾不上吃了,让邢尧把汤盅带上,自己驾马出了军营。

  哪怕他没有刻意交代,但底下的人还是会时时关注姜言意的动向,封朔轻易就从斥候兵口中问到了姜言意的落脚点。

  姜言意在客栈厨房里,看到各式各样的生鲜海产,想到能做的美食,心底那股郁气才消了不少。

  这里临海,海参鲍鱼这样的食材虽说也稀罕,却没稀罕到北方州府那样的程度。

  看着这些食材,比起海鲜火锅,姜言意眼下倒是更想做一道后世的网络名菜——佛跳墙。

  这种用料昂贵的大菜,她上辈子虽没亲自做过,但出于好奇,还是有了解过做法。

  佛跳墙所用的食材极多,火候和蒸制时间在这道菜上反而不是难题,毕竟干厨子这一行久了,对于火候和时辰心底都有数。

  难的是前期对各类食材的处理,单是发货这一样就格外讲究,有的食材得油发,有的得水发。

  放一起封坛蒸制前,有的食材得事先蒸过一遍,有的得先炒,有的得先炸,工序繁琐,很是考验人。

  怎么发货姜言意从李厨子和姚厨子那里学了不少,知道鱼翅、刺参、鱼唇、蹄筋这些得水发,不能沾半点油腥,而鱼肚得单独用油发,才能最大程度保留其鲜美滋味。

  如今战乱,客栈里都没什么客人借宿,厨房也清闲得紧,锅碗瓢盆用着丝毫不打紧。

  姜言意找了干净的瓷盆把要发的食材都发上,锅里用猪大骨和干贝吊上高汤,才开始处理鸡鸭和猪蹄羊肘。这些食材客栈的厨子都事先初略处理过一遍的,她只需要检查细微处弄干净了没,再按照自己制作的要求细致加工就行。

  杀好的全鸡全鸭砍去脖子以上部分和爪子,斩成小块,拔干净了毛的猪蹄尖瞧着竟然粉嫩粉嫩的,姜言意都有点下不去刀。

  这些食材处理好后先下锅氽水,去掉血水后,再下锅氽一遍,这次加一勺烧酒一起氽,方便祛除腥味。

  氽好后捞起来放入筲箕里,锅里下油,烧至七成热后先爆香姜蒜,炒出香味后才把氽过水的鸡、鸭、羊肘、猪蹄尖、鸭肫、猪肚一起下锅翻炒,并加糖提鲜,淋酱油调色,最后勾一勺酒去腥增香,倒入用猪大骨吊出的高汤煮上一刻钟。

  这煮出来的汤汁就是一会儿炖佛跳墙要用的汤底。

  发好的鱼翅鲍鱼装坛煮前,都得先混着葱姜一起用蒸笼蒸熟,鲍鱼要蒸至软烂。鱼翅上锅蒸时,翅上得摆猪肥膘,鱼翅本身口感和粉条差不多,猪肥膘被蒸熟时会流出大量的油到鱼翅上,有油润着,不仅不易蒸散,还能增加鱼翅的香味。

  鸽子蛋、冬笋和鱼肚需要用豚油炸一遍,再一起装坛煮。

  一锅正宗的佛跳墙在煨制过程中几乎没有香味冒出,只在煨成开坛时,才会有浓香飘出,因此对煨制的坛子密封性格外讲究。

  姜言意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的坛子,想到反正一会儿煨制时还得加不少烧酒进去,就让客栈掌柜的腾出一个密封性好的空酒坛子给自己。

  掌柜的找了一个装十八年陈酿的酒坛子给姜言意,姜言意洗干净酒坛后,因为坛子常年装酒,里边还是能闻到醉人的酒香。

  她把之前煮好的鸡鸭等食材铺在酒坛最底层,鱼翅鲍鱼等食材铺在上面,倒入汤汁后用荷叶封好坛口,并在边缘用细线系好,最后才用一个碗倒扣在坛口,放到大蒸笼里隔水炖。

  隔水炖是闽菜的有名烹制手法,极好的密封性在炖煮时可以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香味,而且在蒸笼里受热均匀,比用明火炖煮出来的汤更鲜美,煲好汤色清澄,一点也不浊。

  刚把佛跳墙炖上,姜言意就听说封朔来了。

  她没出去迎,在厨房等着封朔自己找过来。

  没多时,厨房外就响起店小二诚惶诚恐的声音:“参……参见王爷……”

  封朔不耐烦挥了挥手,店小二如蒙大赦退下。

  封朔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的坛子,想到反正一会儿煨制时还得加不少烧酒进去,就让客栈掌柜的腾出一个密封性好的空酒坛子给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