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归家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六月下旬,经过长途跋涉,曹子恒一行人终于回到了东武阳。迎接他们的是曹操为首的兖州上下官员,领队的曹昂自然收到一片赞誉。

  东武阳城东门楼上,从这里能远远的望见青兖工坊那繁忙的景象。

  目送着往青兖工坊而去的百姓队伍,曹昂颇为愧疚的道:“父亲,如此逼迫小丕,真的好么?”

  “那小子对百姓过于仁善,这是好事,亦是坏事。多与其见识这世道的残忍,于其而言,大有着益。不然,其一生,怕是甚为艰难。我曹氏如今已成骑虎之势,有些后手,为父不得不为之。子脩,你能谅解?”

  曹昂与曹操一礼,道:“本该如此。只是,小丕似有自己目标想法,儿子觉着,勉强不得。”

  “儿大不由父呀,可那小子才七岁。”

  曹昂打趣道:“父亲,你原知小丕才七岁呀,拔苗助长并无着益呢。如今袁公路新败,我兖州之地,应能平静些许时日。父亲如今可有空闲,与昂手谈一局,何如?往雍丘路上,小丕可是拿出了个新鲜玩意。”

  ……

  回家的感觉很好,阔别了整整两月的睡床,让这个疲惫的小鬼酣然入梦。梦里,不再是现代的繁华,而是一个胸前插着短刀在地上不停挣扎的老头,随后老头变成一个面色灰败,不停咳嗽的老道,还有,很多倒在血泊里的妇孺……

  过往的梦境,总是缥缈,而这次的,却格外的真实。即便惊醒,梦里的场景依然明晰。

  夜还很深,可曹子恒却再也无法入睡。让绿荷点了灯,铺开纸张,又再写写画画。一下子多了两倍的附从,且以妇孺居多,这些人员造纸车间即便能消化一部分,剩下的,也足够曹子恒头疼。

  不知不觉,天已大亮。小山院,这是曹操因造纸之事应曹子恒的要求,赏赐给卞氏的小院。里面的家杂皆是曹子恒托人订制,上好木材所造,不过皆漆上黑色。

  与卞氏见了礼,便留在此间用早饭。卞氏还是一如既往的絮叨,一手抱着曹植,一手往曹子恒碗里夹菜。

  曹彰如今举止愈发文静了,若是穿上白衣,仿佛缩小版的文士,可事实上,他的功课并不好,夫子言其并不蠢笨,只不喜咬文嚼字。夫子曾与其讲孙子兵法,隔天就能背诵。如今,总是缠着家中护卫头子,要求其教授自身武艺。曹子恒出发雍丘之前,给他留了一副象棋,没两天府中就没了敌手。随后缠上了曹洪这个叔父,每日上门讨教,如今,曹洪避之如蛇蝎。如此,直至荀彧等人回返,曹洪才松了口气。

  食不言,这规矩对曹子恒而言就是个屁。“小黄,你为何不找夫子对弈,夫子棋艺应不差。”

  曹彰自顾自的吃着,半响才回答道:“那天我去找夫子手谈了三局,晚上,我的功课比旁人多了三倍。”

  ……

  吃过早饭,曹子恒又回到书房,打发绿荷去泡茶,就继续发呆。“纺纱,这里并非江南,材料产地遥远。酒楼过于抛头露面,亦消化不得太多劳力,养殖场倒是个可行之法,可同样消耗不得太多劳力,且耗费不少……”

  待的茶水放凉,曹子恒还是一口未吃。而这时,荀诜来访。浦一进来,荀诜就跪下请罪,道:“诜,未能为公子说来那几位,有负公子所托,请公子责罚。”

  正在发呆的曹子恒一时未能反应过来,愣了半响,才道:“那三人皆人杰也,哪能如此轻易请来。走这一遭,辛苦曼倩哥哥了。详细如何,可与我言说一二。”

  随即,招呼荀诜坐下,奉上清茶。“子义兄,有侠气,本已意动,奈何孔北海阻之,功亏一篑,殊为可惜。”孔融,字文举,正儿八经的孔子后人,真正的天下名儒,那会看得上曹操这个宦官之后。自己中意的后生要投兖州,从中阻拦,一点都不奇怪。

  “赵子龙怕是看不惯家父所为,不愿来此吧。黄汉升又是何故,其为子所累,即便不愿,亦该前来拜会华先生。”

  荀诜点了点头,道:“公子真料事如神也,子龙兄确实对主公之事嗤之以鼻,不过于公子,却颇为欣赏,称赞公子收留流民乃仁善之举。只其兄长新丧,且常山之地如今颇为不靖,家中之事,分身乏术,只待来年,再与公子把酒言欢。同样消耗不得太多劳力,且耗费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