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意外之客(二合一大章)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立场变换,许多事务都将发生变化。</p><p>若是任其自由发展,昔日熟悉的同门,必定会渐行渐远。</p><p>但这一切若是有了利益维系,就截然不同了。</p><p>所以在这三年中,刘玉有意无意传播自己二阶炼丹师的身份,果然有一些比较熟悉的同门上门拜访、</p><p>被询问的时候,刘玉坦然承认了自己的炼丹造诣,并且承诺可以有限的、以较为优惠的价格,出售一些丹药给这些同门。</p><p>当然,流出丹药的数目绝对不会多,要符合正常炼丹师的数量,但该有的目的还是达到了。</p><p>元阳三脉之间虽有种种明争暗斗,但有天风老祖在头上压着,还是保持着相对克制的地步,并没有陷入疯狂的内耗之中。</p><p>三脉修士之间不乏争斗摩擦,但私下里也不乏相互往来,所以刘玉的作为并不会犯忌讳。</p><p>足够的人脉,可以减少对严家的依赖,虽然现在双方还处于“蜜月期”,但将来是什么情况那就不清楚了。</p><p>刘玉一向喜欢早做打算。</p><p>三年时间过去,明日便是收徒大典,他踱步返回洞府,再次拿着珍稀灵草典籍翻看。</p><p>熟记各种珍稀灵草的外形特征、功效作用和生长条件,不管是身为一名炼丹师,还是行走修仙界,都是用得上的。</p><p>大厅的灯光一夜未灭,其主人也挑灯夜读彻夜未眠。</p><p>第二日,卯时刚至。</p><p>几天几夜未眠的刘玉依然神采奕奕,他将厚厚的几本珍稀灵草图鉴收入储物袋,稍稍整理了一番自己的着装,便出了洞府。</p><p>尽管修为已至筑基初期巅峰,但刘玉一出洞府立刻运转隐灵术,将修为法力等隐藏了小半,表现在外的修为普普通通,修炼速度也维持在比三灵根修士快上一小截的地步。</p><p>筑基初期就使用上品灵器,还是太过惹人注目。</p><p>秉持尽量低调的原则,虽然手中已经有四件上品灵器,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不准备示之于众。</p><p>他不会一味的低调,但该藏拙的还是会藏拙。</p><p>一拍储物袋取出子母追魂刃,刘玉熟练的驾驭法器冲天而起,化为一道乌光向通天峰飞去。</p><p>江秋水也符合参加大典的条件,但刘玉与此女“商议”了一番,“规劝”其不要参加,她没怎么犹豫便答应了。</p><p>虽然按照存神妙法种下的元神禁制极为隐秘,但金丹修士仔仔细细探查,还是有可能发现的。</p><p>万一江秋水好运的被某位长老看重,无疑会增加变数。</p><p>刘玉索性就让此女好好坐镇金星玉丹堂,不去观看收徒大典了。</p><p>通天峰是元阳宗山门范围唯一的四阶灵山,达到了接近四阶上品的地步,是元阳宗绝对的中心之所在,整个宗门都是围绕此灵山建立,再向周围散开。</p><p>七大主峰在其周边百里外环绕,以此山为中心向外扩散,一般而言越是靠近通天峰的灵山,灵山灵脉的等阶就越高,特殊的例子除外。</p><p>这样的情况,据说是从元阳宗统治青州、成为霸主之后开始,相传当时的元婴老祖血洗前代势力的残余,将之门人弟子赶尽杀绝,对其灵脉施展移山填海的大神通,强行迁移到元阳宗山门,打造成了现在的格局。</p><p>通天峰凝聚了元阳宗最精华的力量,有接近两百名筑基修士在其中修炼,金丹长老也有十来人长居于此,定海神针天风老祖的洞府就在峰顶之处。</p><p>刘玉驾驭遁光片刻不停,直到三个时辰之后,一座巍峨磅礴的灵山才映入眼帘。</p><p>通天峰钟灵敏秀、巍峨磅礴,高度达到了惊人的三千多丈,只到山腰处便云雾缭绕,至于更高的地方,只能透过云雾看到一道朦胧的黑影。</p><p>远远看上去,仿佛一根擎天的巨柱,在支撑着的这片天地,又似乎起到了连接天空与大地的作用,将二者串联成了一个整体。</p><p>在世俗凡人,或者低阶修士眼中,这是传说也是神话!</p><p>不管看到多少次,刘玉心头依然觉得震撼。</p><p>即使他已经到了筑基境界,在巍峨磅礴的通天峰下,也显得如蝼蚁一般渺小。</p><p>距离渐渐接近,刘玉平复心湖泛起的涟漪,收回目光,操控遁光向通天峰山脚落去。</p><p>山腰山顶是金丹长老与元婴老祖的洞府坐在,筑基修士无故不能前去,收徒大典自然在山脚举行。</p><p>未时的日光已经不那么炽热,照耀在通天峰山脚的一片广场上。</p><p>这片广场极为宽广,长宽初步估计有三四百丈,名为真阳道场。</p><p>在广场东面,修建了许多亭台水榭等样式的建筑,皆是以古朴自然为主,并不如何奢华美丽。</p><p>如果是平常的时候,一些筑基修士修士会在此坐而论道,交流修行经验与各种见闻,若是有理念不合,常常会争得面红耳赤。</p><p>在广场的西面,修建了五座二十丈长宽的斗法台,皆是由能够炼制上品法器的黑色金刚石所修建,让无数修士看到一道朦胧的黑影。</p><p>远远看上去,仿佛一根擎天的巨柱,在支撑着的这片天地,又似乎起到了连接天空与大地的作用,将二者串联成了一个整体。</p><p>在世俗凡人,或者低阶修士眼中,这是传说也是神话!</p><p>不管看到多少次,刘玉心头依然觉得震撼。</p><p>即使他已经到了筑基境界,在巍峨磅礴的通天峰下,也显得如蝼蚁一般渺小。</p><p>距离渐渐接近,刘玉平复心湖泛起的涟漪,收回目光,操控遁光向通天峰山脚落去。</p><p>山腰山顶是金丹长老与元婴老祖的洞府坐在,筑基修士无故不能前去,收徒大典自然在山脚举行。</p><p>未时的日光已经不那么炽热,照耀在通天峰山脚的一片广场上。</p><p>这片广场极为宽广,长宽初步估计有三四百丈,名为真阳道场。</p><p>在广场东面,修建了许多亭台水榭等样式的建筑,皆是以古朴自然为主,并不如何奢华美丽。</p><p>如果是平常的时候,一些筑基修士修士会在此坐而论道,交流修行经验与各种见闻,若是有理念不合,常常会争得面红耳赤。</p><p>在广场的西面,修建了五座二十丈长宽的斗法台,皆是由能够炼制上品法器的黑色金刚石所修建,让无数修士感叹宗门的大手笔。</p><p>还请高明的阵法师出手,在斗法台上铭刻了坚固、火抗、冰抗等各种高级符文,足以承受筑基修士的斗法。</p><p>若是有修士新练成一种强大的法术,或者得到一件威能不俗的法器灵器,便可邀请好友上台切磋。</p><p>每隔几年或者十几年,便有金丹长老在此现身讲道,传授修行的经验。若是某一段时间长老们心情好的话,说不定连续几年都能聆听讲道。</p><p>当然,来此聆听讲道的修士,并不局限于洞府定居在通天峰的,选择在宗内灵山开辟洞府的筑基修士,同样可以前来。</p><p>刘玉遁光一敛落在真阳道场上,将子母追魂刃收入储物袋,随后向着道场东面的那一片建筑走去。</p><p>此时道场那边的建筑群中,已经有接近两百名修士分散在其中,或独自一人品着灵茶灵酒,或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时事,挥斥方遒指点江山。</p><p>通天峰洞府,就算是山脚的,也最低要筑基初期方能拥有,所以炼气期弟子一般是不能接近通天峰的,自然不能前来观看收徒大典。</p><p>故而两百人中,只能寥寥十几人是炼气境界,显然这些人来头不小。</p><p>至于其它一百几十名筑基修士,多半是来看热闹的,刘玉可不相信符合条件的修士这么多,那样的话,竞争也未免太过激烈了。</p><p>修炼的感觉非常舒爽,但苦修生涯又是十年如一日的寡淡无味,并不是所有的修士都能忍受。</p><p>恰逢四十年一次的盛会,热闹一点也正常,他完全理解。</p><p>何况,说不定能在金丹长老面前混个脸熟呢?</p><p>刘玉找到负责报名登记的师兄,客气的将宗门令牌递了过去,并且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顺利登记完成报名。</p><p>随后他目光一转,扫视亭台水榭,打算一个地方先坐坐。毕竟收徒大典要戌时才开始,还有好几个时辰,一直站在这里太显眼了。</p><p>“刘师弟,这边!”</p><p>这时,一声熟悉的声音传来。</p><p>“崔亮”“钱志金”</p><p>刘玉平静的转过头,看见了比较熟悉的两个同门,坐在一个小亭跟他打着招呼。</p><p>崔亮这色中饿鬼,已经是非常熟悉了。</p><p>至于比较贪的钱师兄,刘玉对其印象其实还好,此人虽然贪了一点,但至少收灵石就办事信用不错,还是很有原则。</p><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