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套路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次的全国范围内的比赛,地点在学校专门布置的电脑室,五台电脑在一张环形桌子上,每组都有隔板隔开。

  c大之前为博弈杯设置的模拟赛其实其他名校均有设计,模拟赛以班级为单位的话,通常一节课就能够结束,到后来的几周,全系一块组织了几次模拟赛,都是几个小时才结束的。

  是因为这项比赛的时常与参与人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数越多,参与的公司就越多,数据越庞大,要考虑的因素越复杂,经营耗费的时间也自然多。

  所以博弈杯和之前几届一样,每天固定了六小时经营时间,六小时等于一年,一共五天,也就是代表了公司经营五年。

  因为比赛过程中是不可携带电子产品,不能拍照,不能给别人传输消息。经营公司的模式是固定的,并且不管线下是咨询谁,找谁都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因为每天线上开放的时间内,公司已经进展一年,而下一年的决策,发展,都要根据下一天的现场实况来进行判断。

  永远不可能掌握成千上万每组公司的意图和动向,也就意味着这个比赛是基本上不可作弊的。

  最后的比分由两部分组成,软件计算得分占80%,而还有专家团队综合评分占20%,最后加在一起才会决出名次。

  并不光是营业额最高的一定获胜,还牵扯到每个组的决策、规划等一系列能力。除此之外,计分还包括了额外的许多加分项,例如成为市场老大会加分,开发认证iso9000和iso14000会加分,研发p2、p3、p4等产品会相应加不同的分,就连没借高利贷这都能算是一个加分项。

  非常细致且繁琐。

  阮安安以前在大学的时候,参加国外那个类似的比赛时就已经深谙其中的门路,那会儿她还不算成熟,也没有过多的在林氏参与重要工作。后来的几年里不光读书更上一层楼,也在各种假期跟着泡在公司经历了不少重要项目。

  所以这次比之前自己凭借直觉闷头闯的时候要好得多。

  更别提上次只有她自己,这次有了几个组员,组员里还有顾诀这么个……

  阮安安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他好了。

  这项比赛其实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是个很大的挑战。

  因为经营公司本就是极为琐碎且困难的一件事。

  当现实数据摆在面前,这和你学习的经济学原理几乎是分割开来的。学会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知道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但你就能确定你真的能够选出最正确的产品去生产,去销售吗?

  学会了投资学原理,会做期末考试给出的情景题,但当面对自己经营的公司,从纸上谈兵到真的作出正确投资也有极大距离。

  难就难在这里,权威也权威在这里。

  因为考试考得好,只代表在学校是优秀的学生,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不是优秀的学生,不是只会背书和只理解经济学原理的人。

  是会运用它们的人。

  而参加博弈杯比赛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从来没有机会在现实中接触过公司经营的学生,所以很多时候是买有办法运筹帷幄的,

  但顾诀这个大学生是真的很神奇。

  队伍内会有一个ceo一样的人物,从头到尾,阮安安都是小镇之光的ceo。

  顾诀平常的任务一般是和她讨论,辅佐她,然后把控一下其他她注意不到的小细节。

  但阮安安已经有好几次……会不自觉生出一种顾诀比她更适合当这个小组ceo的感觉。

  阮安安是做大决策的那个人,曾经有一次,她差点儿选错产品线,顾诀几乎立刻就点了她一下。

  事后她问起来,这人说:直觉。

  ……

  阮安安扪心自问,如果他硬要说那是直觉的话,也不是不可以。经济学上的东西,如果你想,每一次选择,不管是投资也好合作也好选产品也好,都可以用直觉两个字来充当原因。

  阮emsp;阮安安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他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