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防微杜渐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成语: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的意思是: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这句话我个人的解释是:在抓各类事务上,如果凡事都能够主动的去履职尽责并且经常反省错误,对于那些隐患能够做到防微杜渐,把事故隐患和苗头都能消除在萌芽状态的话,一切不吉利、有害的事情都能能得到很好杜绝,也就可以平安幸福。

  这个成语也出自《后汉书》看来这部名著给咱们贡献出太多的成语了。

  故事发生在东汉和帝时期,汉和帝叫刘肇(和赵同音,肇事者的肇)是汉章帝的第四子,他前边有一位太子就是他的三哥刘庆,但是受到窦太后的诬陷被贬为清河王,然后汉章帝才立刘肇为太子,三十三岁的汉章帝驾崩,九岁的刘肇继位!

  您想想九岁的孩子懂什么,小学都没毕业,朝政只能由窦太后掌管,窦太后重用外戚,什么叫外戚,就是自己的娘家人,尤其是自己的哥哥窦宪。

  窦宪犯了一个杀头之罪就是暗杀都乡侯刘畅,后嫁祸给刘畅弟弟刘刚,最后真相大白窦宪被囚禁起来,后请求戴罪立功出战北匈奴,窦宪这人虽然人品不咋地,但是必须承认这老小子是一个军事天才,此一战彻底打垮北匈奴,把北匈奴从地图上消灭了,从此以后中国在也没有北匈奴的消息了。

  窦宪回来之后因功勋卓著官拜大将军,好家伙这个官大极了,权力地位仅次于皇帝,地位远在三公之上,尤其是窦宪当大将军,权力相当于二号天子,汉和帝刘肇就是个摆设。

  窦宪就开始建立朋党,排斥异己,和赵高干的事一样(难不成他也想当太监?),窦宪把他们老窦家的人都安排在重要岗位,朝中忠于大汉的臣子们经常半夜哭着说“这大汉江山要变成大窦江山了!”

  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位,丁鸿很有文采,肯定是知识分子,还是公认的那种,他对老窦家权侵朝野十分气愤,打算为国除害除掉窦家集团。

  几年后,他发现天空有日蚀,丁鸿就借着这个机会给窦宪写举报信,信上说“陛下,天降日蚀大不吉也,肯定是窦宪这老小子怎么怎么……”(古人就愿意相信这些自然现象,比如日蚀、地震、水灾……皇帝就以为朝中有奸臣或者自己有过失)

  丁鸿又上书陛下来一份正式的文件,说了一大堆窦家专权的事情,阐明利害关系,其中就有这么一句“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建议趁窦家兄弟立足未稳,权势尚不大时铲除他们,等他们站稳了做大了那就没办法了。

  和帝原本就想铲除他们,于是就接受了丁鸿的建议,慢慢培养势力最后铲除窦家势力,夺回实权。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