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过节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以前顾昕可没觉得过节是这么累人的一件事儿主要是以前她也不管事儿。</p><p>中秋节宴席的菜单还送了一份儿过来让她过目。</p><p>自然了,这席上的菜不图让人吃饱,也不图人吃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看名字,个个吉利,有的都看不出来到底是个什么菜。</p><p>“花开富贵是个什么?”</p><p>“回娘娘,这是虾和青豆做的。”</p><p>那跟花开有什么关系?富贵又在哪儿呢?</p><p>“是成菜装盘的时候,摆成花开状。这虾熟了又是金红色的,看起来富贵。”</p><p>行吧。</p><p>顾昕又问:“这个金菊圆月又是什么?”</p><p>“娘娘,这是清蒸螃蟹。”</p><p>至于为什么取这名儿顾昕也懒得问了。</p><p>剩下的还有福泰平安、如意吉祥,五谷丰登,百川归海……这只看名字是完全让人想不出这道菜是个什么东西,什么做法。</p><p>据说宫里过节从来都是上这样的菜,好吃不好吃的不要紧,重要的是得讨个好口彩,过年的时候也是如此。点心茶果还有酒也是一样,中秋用的酒一般是团圆酒,或是金桂酒这些,过年则是阳春酒、素液酒,名字一定得好听,至于味道那不重要。</p><p>反正大家也不是奔着吃喝去的。</p><p>节前的几天都在一拨一拨的放赏,宫里的,宫外的。香珠特意拿了清单来给顾昕看。</p><p>那单子上特意用笔划出一行字,是给顾家的赏赐。</p><p>虽然顾昕和顾家的关系一点儿都不亲近,但顾家作为贵妃的娘家,得这个赏赐顺理成章。</p><p>赏的东西倒是没有多特别,和赏其他妃嫔娘家的差不多。月饼两盒,桂花酒两瓶,还有就是瓜果之类。</p><p>“娘娘要不要再添点儿?”</p><p>顾昕没想给顾家添什么东西,倒好奇地问:“其他人有多添赏赐的吗?”</p><p>“有啊,多着呢。”香珠说:“陈妃祖母还在呢,她多赏了念珠、拐杖、还有,她还有堂弟在读书准备科举,陈妃还单赏了书、砚台还有一盒子墨。”</p><p>“张嫔给她母亲赏了些补品,还有一对玉石镇纸,应该是给她兄长的。”</p><p>至于其他人,只要位分够,娘家又在京城的,多多少少都借着过节多送了些东西出宫。</p><p>不赏的,要么是家在京城外头不方便,或是位份低唔,象顾昕这情形她是独一份儿。</p><p>她没有父母亲人了,顾家和她的关系又疏离淡漠。</p><p>“娘娘多赏点儿,那是恩典。不多赏,旁人也说多着呢。”香珠说:“陈妃祖母还在呢,她多赏了念珠、拐杖、还有,她还有堂弟在读书准备科举,陈妃还单赏了书、砚台还有一盒子墨。”</p><p>“张嫔给她母亲赏了些补品,还有一对玉石镇纸,应该是给她兄长的。”</p><p>至于其他人,只要位分够,娘家又在京城的,多多少少都借着过节多送了些东西出宫。</p><p>不赏的,要么是家在京城外头不方便,或是位份低唔,象顾昕这情形她是独一份儿。</p><p>她没有父母亲人了,顾家和她的关系又疏离淡漠。</p><p>“娘娘多赏点儿,那是恩典。不多赏,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p><p>香珠没有劝着娘娘一定要赏顾家的意思。</p><p>顾家本来也没把娘娘当亲人看待啊。娘娘进宫的时候,根本没什么金银细软带进来,连一个贴身丫鬟都没有!可见顾家做得有多么过分。要是换了香珠,保不齐还要给顾家使绊子,让他们也难受难受。</p><p>娘娘不找他们麻烦,已经够大度宽厚的了。</p><p>中秋那日皇上难得的歇了半日,午膳也是在会宁宫用的。</p><p>顾昕就听皇上说以前他是怎么过中秋的。</p><p>这个以前,指的至少是十五二十年前了。</p><p>“六岁之前皇子们都还住在后宫,那时候瑾太嫔还活着,带着我和宁城公主两人一起赏月过节,有一年中秋她亲手做了一幅纱帐,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圆月,上头有一角月宫,桂树,还有一只兔子。瑾太嫔手很巧,帐子是仿着宫中的一张画绣的,十分清雅。晚上赏月时,就帐子撑了起来,席桌就摆在帐子下头,月光映着帐子,上面的月宫桂树影影绰绰,风吹过来,那桂树的枝叶仿佛在轻轻摇晃。”</p><p>顾昕笑着问:“皇上可还记得那天吃了什么?”</p><p>“这个倒是不大记得了……”</p><p>看来在皇上的印象中,最深刻鲜明的是那个帐子,对于吃倒是不怎么上心。</p><p>顾昕和他可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